我看康熙手下的老骥暮年
作者:鸳梦时间:2025-02-02 21:31:53热度:0
导读:说到历史,我总觉得惭愧。那些涉及历史上的一些关关节节、朝代人物等等我知之甚少。因此,最近在网络电视中补看了些关乎历史的连续剧,《康熙王朝》就是其中之一。看完《康熙王朝》一剧,最有感想的便是康熙手下的老
说到历史,我总觉得惭愧。那些涉及历史上的一些关关节节、朝代人物等等我知之甚少。因此,最近在网络电视中补看了些关乎历史的连续剧,《康熙王朝》就是其中之一。
看完《康熙王朝》一剧,最有感想的便是康熙手下的老骥们暮年实在让人扼腕叹息!正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非成败转头空”
记得曹操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惜剧中人却大多把雄心壮志投资到一己之利上了。他们到了暮年,思想也就腐朽了,全然忘却了自已英年时期正确的抱负。老了的鳌拜及吴三桂,原本只要忠诚于皇帝不怀二心不去造反便算是大清劳苦功高的功臣,美名可流芳百世。可他们偏偏听信谗言,居功自傲,贪得无厌,不忠不义,最后把康熙帝逼上梁山拿了他们九族。再说索额图与纳兰明珠,同样壮怀激烈,为大清的江山社稷遮风挡雨,肝脑涂地,半世以来为众人钦慕的首辅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他们却也不知收敛,竟然到处结党营私,中饱私囊,最终都咎由自取,身陷囹圄。在康熙皇帝大摆“千叟宴”会上,两人步履蹒跚,欲言又止——
也许,真的要等到老了的时候才会彻悟,在苍茫大地中你我不过是别人棋盘中的一颗棋子。但倘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那么棋子终归是好的,至少受人一用。
再看里面的王候将相如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他们最初都是布衣平民,因为饱学多才,忠贞爱国,所以得人举荐受朝庭重用,一一成为康熙王朝中的千里马。这些千里马为朝庭日夜兼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人生得意处他们一样也立于庙堂之上位高权重,所到之处无不携带皇恩浩荡。他们在倍受重用的时候也运筹帷幄,傲视群雄、一言九鼎。而当国家危难,他们也出谋划策甚至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可一旦大功告成,遭罪的也是他们。所谓的罪过其实并不一定是这些臣子们不忠不义,十有八九是被疑虑功高盖主,从而流放于荒蛮偏远之地,任其自生自灭。这种悲哀在周培公身上尤其明显。周培公能文能武,关心百姓疾苦,不但政绩卓越,而且在平定吴三桂中战绩赫赫。然而他是个汉人,遭遇当时满人奸臣的猜忌与挤兑。正当他要乘胜追击时,结果皇帝一纸诏书将他发配到漠北荒原——老骥暮年,原本他应得皇恩颐养天年的,可是这颗棋子却被丢得远远的。
让人折服的是这位贤能竟然在那与世隔绝的凄凉地里还不忘报国之志,倾尽余生精力为大清国绘制了所辖疆土的长卷地图。就这么一长卷地图足以让康熙羞惭并为之动容——冰天雪地的漆黑长夜,积劳成疾的周培公瞌然长逝。康熙帝扣心自审,亲自临图打坐,黯然伤神通霄点烛为亡灵守夜……这颗棋子没了,接着又来了下一颗。
下一颗就是姚启圣。姚启圣这人按索额图的概述他应当就是地下的流水。他总是流向低处,为官从高到低越当越小,最后接了孙悟空的班当了“弼马翁”。康熙帝叫太监把他从九河里马场提出来准备任用。但是将降大任于斯就先苦死他的心智。瞧,先是关进大牢里半年多,只管叫人好饭好酒款待着他,但就是不准任何人跟他说任何话,哪怕一个字也不许。接着又把他关在木栅栏的笼子里,佝偻的脊背,苍苍的发须,蓬头垢面中顶风披霜前往茫茫雪域……好不容易拟订一个平台方略,却又因是汉人而遭排斥,只得一再告老还乡“丁忧”去。最后,还算好人有好报,得到皇帝赏赐,在西湖一清静处慢慢养老,清煮他独钟的那一壶铁观音……
再转头瞧瞧老祖宗孝庄信赖无比的容妃娘娘。她生前美丽贤淑、知书达礼、是非分明、进退有素,是康熙皇帝的宠妃,也是康熙眼里能说体已话的知音,算得上一匹良马。可是她照样摆脱不了被命运捉弄的结局:在“千叟宴”会同一时刻里还在草堂洗刷马桶,然后在成堆马桶中香消玉殒。
去的永远去了,成了历史。有些历史是应当好好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