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无才便是德
作者:鹄面鸠形时间:2025-04-11 12:25:35热度:0
导读:“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一句封建主义的老话。虽历经批判,却被不少人奉为真谛,特别是些一些事业有成的男子,他们喜欢的是女子漂亮的容颜,高雅的气质,谦恭的礼节,辛勤的操劳,“有才”“无才”倒不计较,其实从骨子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一句封建主义的老话。虽历经批判,却被不少人奉为真谛,特别是些一些事业有成的男子,他们喜欢的是女子漂亮的容颜,高雅的气质,谦恭的礼节,辛勤的操劳,“有才”“无才”倒不计较,其实从骨子里对女性之才没有认知和重视,而时下社会风行的某些风尚,也正是按照强势男人嗜好,成为一种流行和时髦。
时下女子减肥美容、隆胸绣眉、低胸露跻、浓装淡抹,甚至不惜减到露骨,不惜重金整形,更有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追赶流行,正是符合一些男人对女性的欣赏口味,窈窕淑女,温柔美丽,也正是男人眼中女性的完美形像。
——单位里,有才女子鹤立鸡群,锋芒毕露,指挥若定,侃侃而谈,有压倒男人的强势,被人冠以“女强人”;无才女人三缄其口,被视为温情脉脉,默默无闻,被视为柔情似水,完不成任务时犁花带雨,引动男人侧隐之心,遇到批评时花容失色,又让男人怜香惜玉起来,唯恐此温柔香艳受到摧残而凋零,英雄主义膨胀起来,又岂是在才女训责面前表面唯唯诺诺、内心咬牙切齿的样子,如此“无才”较之“有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
——家庭中,有才之女收入较高,经济地位高,掌握家庭财权,男人却要求其下得厨房,入得厅堂,还要包揽全部家务,只恨分身乏术才能事业家庭两不误,心里孤寂无处发泄之所,工作委屈不敢带进家门,只得拚了一身疲惫还要做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难!哪如无才女子的低调温柔,那水莲花般的柔弱早就激起男子汉护卫的雄心,那唯唯诺诺的顺从,那低眉顺眼的绵软,即使打翻酱油炒糊了菜,即使花光钱财断了粮米,只要那柔柔弱弱的妩媚娇声,任是外人听了都耳热心软,况是自家夫君,即使置其于水深火热之中也会怡然自得。只是这种无才的甜蜜在爱情的余温、婚姻的责任中又能持续多久?
——社会上,有才女子身居要职,发号施令,一言九鼎,威风凛凛,敢与须眉争天下,何必让其半分毫,男人纷纷称其“母老虎”,女人赠之“母夜叉”。而无才之女甘居人后,享受着男子劳动的成果,工作无须动手有人帮忙,事业无须有才有人完成,虽地位平庸,却被捧为“花朵”宠爱,为男子的怜惜之心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只须衣着光鲜,哪知腹中草莽;只须脸蛋漂亮,哪管无知无才,只要身材苗条怎料无法胜任,只惹得那些人像无头苍蝇围着打转找到献殷勤的缝隙,找不到可以彰显男儿气魄的舞台。
所谓“无才”之德也是男子眼中的道德,实质上体现和捍卫的正是封建社会中男性的利益,同时也是他们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古老国度,男尊女卑流传了几千年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男女平等”、“女子解放”也是新民主主义运动以后的事,流传深广根深地固而深入人心,不是几句“解放”和“平等”就可以解决的事,眼下社会中的一些流行和复古也正合了一些人的口味。一些女子大学毕业后只待嫁入豪门享受富贵荣华,一些女子把做全职太太安享富足生活当做人生目标。“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一些男人的认知,也成为一些女子的追求,岂不知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灵魂,就像瓶中鲜花,就像蝴蝶标本,只是一种没有灵气的的美丽。那些苦苦奋斗的女子,较之这些漂亮光鲜的标本,哪个更有活力、哪个更具吸引,哪个才是真正的德艺双馨?
作为小女子,我却一直苛守于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不敢稍微放纵自己,不谄媚、不违心,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而较之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男人或女人,无疑是他人的口中笑料和眼里古董。其实,我还是要认真地说上几句,女子要真正活出自我,自尊自立,何必以别人的眼光来裁剪自己,活出自已的性格,活出自己的精彩。可以不是成功的女人,但却要是自强的女人;可以不是的有才女人,但却是自尊的女人;可以不是强势的女人,但要是自立的女人。要为自己的无才惭愧,争取德才兼备才是人生追求。
“女子无才便是德”,下一句则为“男子有德便是才”,这包含了父权制文化对男女两性的双重价值标准和双重道德标准,还是一种封建社会的统治手段,即将女性的“德”与“无才”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牢牢套在中国女性脖子上的千年枷锁,以“德”为由,剥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将她们置于愚昧无知的境地,以此来确保男权中心主义的统治地位及对女性的压迫与控制。当今社会,女子应当珍视自己的与男性平等的权力,女人断不是男人的附庸,更不必以男性的眼光来装扮自己,既然给了我们“半边天”的称号,我们就要当仁不让,用我们的聪明才华、用我们的德才兼备撑起的我们共同的天空,活出真实美丽的自己来,成为事业、家庭、社会上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