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早就想写一篇和自杀有关的文章了。2007年10月9日,年仅30岁的云南诗人余地,在凌晨一点的时候,他用一把菜刀结束了自己30岁的生命,留下年迈的父母、患重病的妻子和不满百天的双胞
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早就想写一篇和自杀有关的文章了。
2007年10月9日,年仅30岁的云南诗人余地,在凌晨一点的时候,他用一把菜刀结束了自己30岁的生命,留下年迈的父母、患重病的妻子和不满百天的双胞胎儿子,还有一套没有供完贷款的房子。消息借助互联网而遍知天下,闻者无不为之惊骇。
我在网上看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我心中感到一阵悲凉。对于余地自杀的评价,网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是对一味追求心灵纯净与坚定持守人格尊严的诗人余地,不少人除了同情其遭遇外,还敬佩其不入世俗洪流的勇气。“对于一些诗人而言,降生是罪恶,活着是痛苦,只有死亡是那样的具体和生动,死亡包含着绝美,凄凉,悲壮等优美的风景。因而,一些诗人的自杀,也成了一种宿命。”而另一种观点则侧重于人伦,批评余地不该逃避责任,抛下患重病的妻子和一对刚出生不到百天的双胞胎儿子。我个人认为:一个人选择自杀,他在自杀前真正的内心世界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这样说,他有选择活的权力,也有有选择死的荣光,我们应该给自杀者一些理解和尊重!
加缪说过:自杀是人类唯一严肃的哲学命题。诗人通过自杀向世界索取意义。
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一些熟悉的名字和他们选择自杀悲剧的一幕:
1890年梵高走进一片金色的麦田,对着太阳自杀。
1893年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1905年中国近代作家陈天华于12月8日蹈海自杀。
1914年奥地利诗人乔治·特拉克尔服药过量自杀。
1916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注入过量吗啡自杀,年仅40岁。
1923年日本著名作家有岛武郎与波多野秋子一同自缢。
1925年俄国诗人叶塞宁于因精神抑郁在一家旅馆自杀。
1927年叶塞宁的情人、现代舞之母邓肯在汽车上用围巾勒死自己。
1927年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
1927年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服安眠药自杀,时年35岁。
1930年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4月14日开枪自杀。
1932年美国诗人哈特·克莱恩跳海自杀。
1933年朱湘于12月5日在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投水自杀。
1933年美国女诗人莎拉·蒂斯代尔自溺在寓所的浴缸里。
1937年拉丁美洲短篇小说家基罗加自杀。
1937年匈牙利诗人尤若夫·阿蒂拉卧轨自杀,年仅32岁。
1938年意大利女诗人安东尼亚·波齐自杀。
1941年俄国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偏远的小镇叶拉步加自杀。
1941年俄罗斯诗人勃洛克不堪忍受黑暗的世界自杀。
1941年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在3月28日投入马斯河自杀。
1942年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寓所与妻子一起服毒自杀。
1948年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东京西郊与情人山崎富荣投河自尽。
1950年意大利作家塞何里·帕维泽自杀。
1956年前苏联革命作家法捷耶夫于5月13日自杀。
1961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在海边用双筒猎枪击碎自己喉咙。
1963年美国女诗人普拉斯拧开煤气在厨房自杀。
1965年南非女诗人英格丽德·乔科自杀。
1965年美国诗人伦德尔·加雷尔撞车自杀。
1966年中国现代作家老舍投太平湖自杀。
966年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1966年新月派诗人陈梦家不堪文革迫害自杀。
1967年智利女诗人维沃莱塔·帕拉自杀。
1968年作家杨朔文革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药自杀。
1968年诗人远千里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1970年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日本自卫队总监室剖腹自杀。
1971年诗人闻捷不堪与戴厚英的“跨阶级恋爱”饮煤气自杀。
1974年美国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吸一氧化碳辞世。
1972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含煤气管自杀。
1991年台湾作家三毛在寓所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
1972年美国诗人约翰·伯利曼在明尼苏大学自桥上跳下自杀。
1987年3月3日女诗人蝌蚪用手术刀割断大腿静脉自杀。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1990年诗人方向服毒自杀。
1991年诗人戈麦在圆明园附近投水自杀。
1993年诗人顾城利斧劈妻,继而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1996年诗人及报告文学家徐迟从六楼病房阳台上跳楼而亡。
2000年中青报文化记者、诗人王长安在寓所中自缢。
2004年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手枪自杀于汽车之内。
2004年中国作家殷谦在肯德基服毒自杀。
2005年美国作家崔斯坦·伊格夫宾州的家乡自杀。
2006年日本女作家鹭泽萌前在家中自杀。
我们诗人的祖师爷屈原大夫就是选择了自杀做为归宿。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怀有满腔豪情的爱国志士,博学多才的国之栋梁,却得不到当局者的重用,哀莫大过于心死,心既然死了就是行尸走肉,他将自己投进了清澈的汩罗江,将自己不屈的灵魂和身体都回归于自然,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彻底地向那个黑暗的世界绝别。正如诗人在《山鬼》中所表达的那样:“年华渐渐逝去,谁能使我的生命放出光彩呢?”然而有人却拿2000多年前的人大做文章。妄加言论指出:“屈原究竟哪里值得我们纪念?”“屈原在诗中表述更多的是自己的失意之情,对当局不识人才的失望,对报国无门的无奈,对国之将忘的痛苦,而这些失意、失望、无奈、痛苦都是诗人的主观消极情绪,说得偏激一点就是发牢骚,抨击当局政府。而对于祖国的建设、当局的改进、民生的改善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也可能是受当局管制的限制。对于一个厌世的才子,即便才华横流,心理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