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不知从何时起,有关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接连出现了严重的庸俗化倾向,其表现是:一,恶搞敌人的愚蠢、痴呆与二傻;二,我之火力优越、迅猛,堪与敌人争锋、比拼;三,导演爱上了狙击手,因而狙击手超越历史事实大量出现
不知从何时起,有关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接连出现了严重的庸俗化倾向,其表现是:一,恶搞敌人的愚蠢、痴呆与二傻;二,我之火力优越、迅猛,堪与敌人争锋、比拼;三,导演爱上了狙击手,因而狙击手超越历史事实大量出现;四,神话抵抗者。
看一组数据,1.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多达3500万人!当时中国全国人口约为4亿5000万,伤亡人口比率为8%。其中战死1000万人以上(日方公布为1200万人),死亡人口比率为2%。战争中所受损失,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元之巨,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2.国共两党高级将领阵亡人数,自师级以上高达300多人。其中国军方面,上将6人,中将32人,少将30人;共产党方面,自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到副总参谋长达28人;相比之下,日军自少将以上则只有77人被歼!
3.拿具体战例来说,以徐州会战为例,此乃正面战场所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据白崇禧口述,日军参战兵力约8个半师团,20万人;国军方面参战部队达60个师,40万人,伤亡失踪达3万人,歼敌则为1万余人,敌我损失比率为1∶2强;
平型关大捷,乃八路军方面所取得的首次大捷,不论按当时宣传还是后来考证,敌我伤亡人数比率保守估计也在1∶1以上,而我方却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各项优势。
但不论国共双方军队取何战术,抛开其他战斗要素,都是在人数上以数倍于敌展开激战。如若不然,则极难取胜,这也是事实。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武器装备、兵员素养、后勤保障等方面差距太大。
还有,在战争中,尤以正面战场为例,我整排、整连、整团甚至更大规模的损失——譬如淞沪会战——当不在少数。而抗战初期,日军三四个人就可以轻易拿下一个乡镇,七八个人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占领我一座县城,因为恐日病所然。就连国民党首都不也沦陷于日军之手,这才有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呀。而日军所到之处,动辄烧光、杀光、抢光,他们制造了多少个无人村,无人乡!当斯时,中华民族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频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1.敌人并非愚蠢、痴呆与二傻。在中国战场,如果敌人不是野心太大,假如其牢牢控制我东三省进而逼迫国民党当局予以割让,并谨慎出华北,那么,就算敌人终被消灭,但是,从时间上就很难说如何如何了,而收复东三省就会变得愈加困难。
在太平洋战场,假如日军放弃偷袭珍珠港,不从根本上惹恼美国,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包括中国抗日战争会不会要大大的推迟呢?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却不能不认真去想,去研究。
更何况,鬼子就是鬼子,绝不会和愚蠢、痴呆与二傻划等号。倒是时下一些可爱的导演们太天真了,想想今日钓鱼岛之争,以及日本政府极力抹杀战争罪行,公然挑战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日本极右实力和军国主义重新抬头、死灰复燃等等,难道还不能说明一切吗?
2.在抗战影视剧中,我之火力优越、迅猛,堪与敌人争锋、比拼,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毫无疑问,那是导演杜撰来的,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博得票房收入,根本不值一驳。再就是受了今日人家好莱坞大片的启发,于是照猫画虎炮制一二过过瘾而已。
老实说,抗战中武器装备,中日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八路军自不必说,武器弹药主要以缴获敌人为主,且子弹奇缺。在一般正规建制连队,大刀、长矛则极为普遍,能缴获一支三八大盖竟高兴得和什么似的,机枪更是稀罕的要命,其它重武器就更不要提了;即便是国民党军队,像汉阳造,老套筒等劣质装备在战斗部队当不在少数。那么,国共双方军队中,又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狙击手呢?而且装备居然那么先进,堪比日军!
更有甚者,我八路军或小分队和敌人对打起来,子弹就和泼水似的突突个没完,简直是太富裕、太富有了,哪像那会儿穷的叮当响啊。用《亮剑》中李云龙的话说,每人能有五发子弹,我们就能打一个阻击战了。这才是历史事实!
而不少情况下,为了麻痹敌人,我战士所背子弹袋中,竟用木棍填充之。照影视剧这样演绎,哪还用搞什么地道战、地雷战等等土把式,和敌人硬拼多痛快呀,根本不用八年时间!或者不硬拼,直接交给狙击手完事儿,让他们轻而易举瞄准冈村宁次等日酋斩首算完。
否则,后来不明真相的人以及少年儿童,背不住会这样问:既然我之火力优越、迅猛,堪与敌人争锋、比拼,那么,区区一个抗日战争,怎么会打了八年之久呢?更是付出了人员的巨大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这不是杞人忧天和无端较真,因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有一支重走长征路的××团队,事后去给学前班儿童做报告,当时就有一个小朋友天真地问:叔叔,那些饿死的红军叔叔,他们为什么不吃方便面呢?你说,被问者该作何回答?!
3.老实说,在抗战中神枪手倒是不鲜见,像《亮剑》中那赵刚就是一个例子。因为你不一枪消灭敌人,则敌人一定会消灭你,所以为了自己生存也必须要练就一手好枪法。
还有,就我军装备而言,在改革开放以前,一般轻武器瞄准还是传统的三点成一线,哪有什么瞄准镜?就不用说抗战那会儿了吧?倒是改革开放中后期,随着我军逐渐参加外军比武,才发现我们的传统瞄准方法已经大大的落伍了,外军同行更是对此惊呼连连,大惊失色,因而后来我们的相关武器装备制造才予以转型。
结论:抗战中狙击手不能说没有,但也绝对是凤毛麟角,稀罕的要命,更不是随便一个基层战斗单位就能具有的,像李云龙那样的团级单位都没有,又何来影视剧那样泛滥呢?所以,是导演爱上了狙击手,而非抗战中真的如此!
4.最后说说神话抵抗者的问题,某电视剧中只见一位狙击手在竹林中被一群日军疯狂追杀,可是他却临阵不乱,一边跑还一边用瞄准镜瞄准射击,于是敌人中弹纷纷倒下,可是他却毫发无损。乌龙的是,当子弹朝他射来时,他竟能提前发现并一再侧身躲开,你说神也不神?!
但稍有军事常识的人便明白,如果你能看见朝你射来的飞跑着的子弹,并能躲开,那这样的子弹几乎没有杀伤力了,所以根本不用躲,没准儿那子弹还会是横着飞的。倒是二战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