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名字
作者:屈膝求和时间:2025-02-02 17:47:01热度:0
导读:名字是什么?这个问题,有点幼稚,也不需要回答的吧。人一生下来就有名字。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有的人名字高雅,书卷气浓厚;有的人名字简单,下里巴里味道十足;有的名字含义深刻,有的则浅显易懂。古人有名有字,
名字是什么?这个问题,有点幼稚,也不需要回答的吧。
人一生下来就有名字。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有的人名字高雅,书卷气浓厚;有的人名字简单,下里巴里味道十足;有的名字含义深刻,有的则浅显易懂。古人有名有字,名字互为含义。小时候,我也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宝号,一个是班号。宝号是未成年时使用,班号则是学名,读书用,成年用。我现在的名字是班号。取名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区别。就像物体的名字一样,没有名字就会混淆,有了名字,甲就是甲,乙就是乙。要是大家都不用名字,那就很不方便。在称呼人时就只能“嗯、嗯”,或指手画脚。那样往往会指鹿为马,张冠李戴。
叫名字当然也是有讲究的。在有名有字的社会,平时一般以字相称,那样是尊敬。例如,称呼孔子,不应该直呼“孔丘”,而应该称“仲尼”,这是对孔子的尊敬。而孔子自己称呼自己,就应该说名“丘”,这是对听者的尊敬。小时候,我们有宝号,父母亲、长辈喊我们的宝号,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爱昵;倘若喊班号就显得别扭。成年了,不论父母还是其他长辈,都应该喊班号,以示对其成年的肯定。不同的人称呼名字往往也有不同的含义。熟人之间,你叫我的名字,我叫你的名字,习以为常,显得很随意。父母叫子女的名字,长辈叫晚辈的的名字,是一种爱。单位领导叫下级的名字,有时也应该是关心;同事之间互相叫名字,显得随意关系亲密。社交场合,一定要叫得出别人的名字,那是对人的尊敬。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是名字上的交往。名字是拿来交换的。你有一个名字,我有一个名字,互相交换,算是认识。倘若你想和一个人做好朋友,或者要找他办事,或者要去旁亲戚,第一要紧的是搞清楚被找人的名字。倘若连对方的名字都叫不出,那是很尴尬的,不仅做不成朋友,办不成是,沾不上亲戚,就是做人的形象也会打大打折扣。别人会觉得这个人做人失败。
名字既然是一个交换的物品,姑且说是物品,当然是可以公开的。好像法律也没有将人的名字作为一件隐私。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公开自己的姓名不是随意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跑到大街上,随便抓住一个人,对他说:“我叫阿猫。”“我叫阿狗。”那样做的话,别人会另眼相看,以为是神经病。公布自己的名字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或者有人在旁给予介绍,或者两个邂逅而谈得来,或者为某一件事去找某一个人而自报家门。等等。在有些场合,例如网络世界,名字是否公开,需要别论。
现在的世界,更多的表现为一个网络世界。在网上,上网的人有一个网名。这个网名就是在网络上的名片,是名号,是一个人的标志。网络中认识你的人,首先认识的是你的网名。以网名相称,就是对对方的尊敬。其次网络不是生活。生活中,倘若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或者别人介绍人给你认识也不介绍名字,那又怎么进行交往呢?在网络就大不同。不知道对方真实名字,一样可交往,可以成为好朋友。还有对陌生人,特别是虚拟的网络世界的陌生人,每一个人都保持一种谨慎的防范心理。网络那么神秘,好比一个大的林子,什么鸟都有,所以需要谨慎。这也是自保的需要。随便告诉别人名字,也许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尽管这种麻烦很少。这是一个信任的问题。
我虽然不保密自己的名字,但是在网络上也很尊敬对方。一般不去问别人的名字,担心人家起疑心,以为会有什么不轨的想法。我遵循的是自然而然的原则。虽然上网多年,以QQ之方式与一些人聊过天。对和我聊天的他(她)们,有的聊一两次,就不聊了,拜拜了;有的聊的多些、好些,但不去问其名字;有的互相信任,成了好朋友,就交换了名字,电话号码,甚至对方单位的名字也不保留。过年过节,发个信息互相问候一下,表示远方还有一个朋友在关心记挂,不也是一种温暖吗?
什么时候人们能够坦然地以名字相向,人与人之间,就谈得上信任与真诚。名字就是一个符号,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