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李敖跟韩寒,对我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敖七十五岁了,看不出老相,精神矍铄,应了凤凰电视台刘老板之约来大陆参观世博,也为了自己的书造势也为了儿子李戡的书造势。不过我认为夸自己没必要贬低别人。李敖认为韩寒
李敖跟韩寒,对我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李敖七十五岁了,看不出老相,精神矍铄,应了凤凰电视台刘老板之约来大陆参观世博,也为了自己的书造势也为了儿子李戡的书造势。不过我认为夸自己没必要贬低别人。李敖认为韩寒写小说能写一辈子,赛车也很棒。但是如果离开这个本位就不行了。如果说时势造英雄,如果说存在决定意识,环境决定性格,那么李敖这句话是切中肯綮的,那么这句话来说明李敖自己不更合适?我历来认为一切对别人的评价都是对自我的认可,一切射向别人的箭都对着自己的胸口。李敖先生,你心疼了吗?如果没有台湾,如果没有蒋家王朝,如果没有胡适没有雷震没有《文星》没有国民党的禁严还会有今日的李敖吗?如果你离开呢?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如果李敖生活在大陆生活在香港我想就算是一才子也没有今天的强悍今日的狂飙今日的传奇。因为这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
李敖,包括上次陈文茜女士都说韩寒学问低,我想艺术尤其是文学与一个人的学历是不成正比的,在大陆有多少博士多少硕士多少人的学问高于韩寒,可是又有几个人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面敢于调侃一个团体,闹不好会被杀头的,你别笑,因为自有真理的路历来失血洗的。
李敖认为韩寒不如自己的儿子务实,儿子的书是对台湾教育的揭露,是一代人的心声,那么韩寒在十年前早已经说出了大陆一代人即八零后思想先锋的心声,务实的很--《零下一度》、《三重门》,而且早他儿子十年。这些年韩寒也在学习,学习法律,学习他常常关注的那个团队文化,关注时事,关注民生,倾听民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言行,在相同的年龄阶段韩寒的知名度远远高于李敖,而且文字的轰动也高于李敖。牢骚谁都会发,小说不是每个人都会写,正如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读起来都不像人话了,因为似乎一直有一个人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不是小说,那是辩论赛纪录。到底谁不如谁,历史自有分晓。
李戡,在我看来不过李敖这棵大树下的一棵小幼苗而已,似乎经不起一阵风的文弱书生。韩寒的成名全凭自己的才气与勇气,他的精神的导师有两个,一个是钱钟书,另一个就是李敖,而且现在的韩寒更倾向于李敖,因为韩寒的文字并不是像李敖所说情绪化太多。相反他的文字是一面镜子是我们青年人心中的晴雨表,正如孔庆东的文字。也正如你李敖当年在台湾的文字。而我们都知道,文人自古相轻,尤其跟自己相像的人,尤其在中国。李敖又拿自己的学问炫耀了,说如果想跟他谈论《资治通鉴》,请先看完再说,谁吃饱撑的跟你讨论,你是真正的史学家吗?不是,你有真正的学术专著吗?据我所知李敖做学问喜欢引用资料而少有自己系统的学问。因为李敖骨子里是一个商人,他的文字都是为了做广告,他不过是一个披着文化外衣的商人,披着狼皮的人吧。
李敖说,韩寒大自己儿子十岁,自己儿子更有希望,这感觉不太从实际出发,明显的护犊子,成不成功与年龄有必然联系吗?很多人年轻时就想超越你李敖,年老了,还是捧着你的书读,还是你的粉丝,何来超越?韩寒在模仿你,不言而喻,虽然不如你强悍,但是正如你所说,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让老顽固们高一高血压,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了,在大陆,在当代,韩寒足可以横扫一切老朽而无需汗颜。
在韩寒面前,我感觉李敖老了。但是李敖也说了这是对韩寒的希望,是的,但愿一切的言论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希望。只要有这几个举着火把的人,这个世界就有希望。我从一切无所有中从一切的角度寻找你--希望!
末了,我真心希望李戡同学不要被同化,因为任何学问的府第都不是童话,都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见过的人就沉默了。拭目以待吧,明日的书肆中到底是谁的书在卖得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