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边城》的故事有两条线:一是边城的风土人情;二是翠翠的故事,特别是翠翠的爱情。可以说,这是一个从美和善发端的故事,在读者来说,每个人都怀着遐思,既想看看边城美丽的风景,也想知道翠翠如何得到甜蜜的爱情,
《边城》的故事有两条线:一是边城的风土人情;二是翠翠的故事,特别是翠翠的爱情。可以说,这是一个从美和善发端的故事,在读者来说,每个人都怀着遐思,既想看看边城美丽的风景,也想知道翠翠如何得到甜蜜的爱情,美美地在这世俗平凡的世界里,过她特别的一生。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故事越美丽,背后其实越是一个悲剧。
翠翠的母亲因为与一个军人的爱情不能圆满,军人服毒自杀,她在忍辱生下翠翠后,到溪里的喝冷水死掉了。这美丽的地方,爱情也是那样的真挚而凄凉,动人而忧伤。逝者已去,生者更当珍惜现世中的生活。且看那个叫茶峒的小山城,“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可以说翠翠是一个“自然人”,在溪边塔下寂静安闲的生活,不需要面对人事的忧伤。此外,还有茶峒的许多人物,关于这些人物,沈从文在《水云》第四节中有过交代:“一切充满了善,充满了完美高尚的希望,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良善与单纯的希望终难免产生悲剧。”沈从文早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可他着笔带给我们的却又始终是那么优美的意象,清澈见底的溪水,游鱼,普通善良的人家,淳朴的民情民风,这一切都无法让我们相信它预示了一种悲剧的诞生。
故事里描写的情感是柔韧的,把读者的心吊得老高。翠翠在两年前的端午节日里遇见了二老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在后来的一个端午节日里翠翠又遇见了大老天保,这回却是天保喜欢上了翠翠。从此,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竟然都恋上了翠翠!翠翠心里虽只喜欢二老傩送,但又怕伤了他们兄弟的感情,于是始终不敢在他们兄弟间做出选择。大老不知道二老的心事,先让人来提亲了。爷爷很高兴,但后来当他发现翠翠的真实想法时,心里也不禁害怕得苦笑起来,想起翠翠已死的母亲,“隐隐约约便感觉这母女二人共通的命运。”这时候,老人的心里,悲哀和不祥已经完全出来了。谁也不知道怎样的选择才是完美的,既不伤谁的心,又能让谁都满意。但其实谁都清楚,一个悲剧已经难以避免地诞生了。
沈从文在《湘行散记•老伴》中讲到这个故事的原型时,他说:“我被‘时间’意识猛烈地掴了一巴掌”。是啊,十多年前人事,如今后人重蹈覆辙!几乎就像一场梦,如今又一次发生了,却挡也挡不住,人只能无助地看着事情向悲剧处发展。
本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这是一件很圆满的事情。但傩送却不要碾坊,只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当天保知道翠翠所爱的是傩送后,为了成全弟弟,失望之下驾船离家,却失事淹死。傩送因为哥哥的死,在心里结了疙瘩,也驾船出走了。一个雷雨之夜,老船夫也死了,只剩下翠翠一个人。翠翠心里想着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200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