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小说 > 文章内容


导读:县城里有个小巷子,巷子深处有家小饭馆,小饭馆门口的上方有一块招牌,上书“蒋记老字号”几个猩红大字,大字的下面紧密的写了一行小字“三大件,各类面食”。要不是这一行小字,一般人都不知道这个“蒋记老字号”究
县城里有个小巷子,巷子深处有家小饭馆,小饭馆门口的上方有一块招牌,上书“蒋记老字号”几个猩红大字,大字的下面紧密的写了一行小字“三大件,各类面食”。要不是这一行小字,一般人都不知道这个“蒋记老字号”究竟是做什么的。
“蒋记老字号”饭馆就这样坐落在县城里偏僻的一隅,就凭眼前看到的情形,想来生意大概不是很好。但是,生活中的有些事儿就是这样经常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所蒙蔽。其实,“蒋记老字号”饭馆在相同规模的饭馆中,生意算是最好的。不管处境如何偏僻,不管天气如何,总有三三两两的食客踱着缓慢的步子走进来。其实,招牌上的字已经说明了这一切,“老字号”嘛!自然有过人之处,这过人之处不在别处,就在招牌上的那三个小字“三大件”上。这“三大件”虽说不是远近闻名,但也是名噪一方,在这小小的县城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日里来这儿的食客,十有八九是奔着“三大件”而来,基本上都是常客,偶尔有一两个面生的,也都是听别人神乎其神的传说之后,闻名而来。进得门来只是简单喊一声“老板,三大件,再按人各上一碗面”,老板应声“好来!”一盏茶功夫,菜面上齐,食客们顿时拿起筷子,风卷残云般吃了起来,边吃边露出满意的神色。只有个别“蒋记老字号”人,偶尔进来吃一碗面后,看看其他桌子上丰盛的“三大件”,舔舔意犹未尽的嘴唇,撂下三块钱离去。
行文至此,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急切的想知道这“三大件”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魅力?其实,“三大件”只是普通不过的三样荤菜,猪手、猪肚块、猪排骨而已,只是蒋家的做法不同,使得这如此普通的三样东西有了与众不同的味道和口感,这好端端的猪肉,经过蒋家的祖传手艺一加工,味道就变得不大一样了,那是油而不腻,纤维粗却入口滑,各种配料的搭配也精致到了极点,味道鲜美绵长,食之香气久而不散,完全没有猪肉的腥味和秽气,真是应了那句“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的赞美之言。这“三大件”的具体做法,是老蒋家的祖传秘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说还是传男不传女,外人就很难知道了。就连门口的招牌,也不知挂了多长时间,到蒋大柱从父亲那儿接过店面之后,才请了油漆匠人将招牌上已经脱落得斑斑驳驳的字迹重新描绘了一番,简单的收拾了祖传的饭馆,就开张了。
蒋大柱从父亲手中接过这“蒋记老字号”之后,生意比以前好像要好得多。日子在平静中前行,岁月在发展中更替。生意好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人们都有钱了。“三大件”不再是富人、干部们独有的口福了。生意好了,蒋大柱两口子自然高兴,但这高兴之中,却夹杂着一种淡淡的忧虑。
两个人有点忙不过来了,他老婆琢磨着再找一个伙计在搭把手,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蒋大柱。蒋大柱听后心想,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就是这个好办法让蒋大柱犯难了。他害怕伙计从早到晚的和他们一起忙活,时间长了久了,对自己祖传的配料秘方打歪主意,致使祖传多年的秘方在自己手中流失,他担不起这个责任,也负不起这个骂名。想到这些后,他咬咬牙对着老婆摇了摇头。而后的日子里,依旧是两口子里里外外的忙碌。忙碌之余,更让蒋大柱忧虑的是,至今没有一个可以传承的子嗣。除了结婚第二年老婆给他生了一个丫头之后,无论在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按照祖训,他不能将这秘方传给女儿,但是,他更不想将这传承很久的秘笈毁在自己手中,从此流失。这一点,才是真正让蒋大柱焦心和忧虑的。
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眼看着老婆的肚皮依旧如一潭死水不起涟漪,蒋大柱的焦心忧虑与日俱增。
2003年,震惊全球的萨斯病毒肆虐,就连着边缘僻静的小县城也难逃厄运,疯狂的人们,疯狂的开始购物,如同硕鼠在准备过冬的粮食一样。短短几天后,街面上少了来来往往的人流,好多门市部、饭店、发廊相继关门。只有“蒋记老字号”在巷子深处依旧开着,就像是等待汉子的寡妇一样等待着可能光临的食客。蒋大柱和老婆每天里在门口对着空荡荡的巷子翘首企盼,将廉价的笑容抛洒给空朗朗的巷子,显得很执着,又显得有些滑稽。整整一个月的日子里,没有一个食客光临。每日走进门的,只有已经上了高三的女儿蒋岚。
蒋大柱经不住女儿再三的劝说,终于在五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关上了饭馆的门。传承百年之久的“三大件”,终于在这样一个不可预知的灾难面前悠闲了下来。一同悠闲下来的还有蒋大柱那整日操劳的略显臃肿的身躯。整日里忙碌惯了的蒋大柱,这一消闲下来,就有点不适应了,再则还有那没有继承衣钵的子嗣,更让蒋大柱忧心忡忡。而此时的非典疫情,又不知何日才是终点。蒋大柱终于在一个炎热的中午,病倒在自己的床上。
古人说,大隐隐于市。这小巷确实是藏龙卧虎之地。就在小巷深处“蒋记老字号”的斜对面,有一家中药铺,没有人知道这家中药铺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这家中药铺从何时开始存在,多少年来,一直想一尊雕像一样,站立在那里纹丝不动。眼下开铺子的是一个六旬老头,干净整洁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这双足以洞察世间沧桑炎凉的眼睛,据说能看穿每一个人的心事。老中药铺没有招牌,没有明显的标记可以说明这是家药铺,但是没有招牌的中药铺口碑,也许就是最好的招牌。
蒋大柱的老婆请来了老中医,老中医犀利的目光扫过蒋大柱的脸,而后抓起蒋大柱的左手开始号脉。老中医双目紧闭,仿佛是在沉睡,又好像是在思索。良久,老中医抬起头,睁开眼睛,慢慢的说,“心病啊!”
而后老中医将蒋大柱老婆叫道一旁说,“病人脉象紊乱缓慢,肝火旺盛,以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定是近日思虑过度致使病倒!我先开三剂疏肝养心的药,煎服三日后再说!”蒋大柱老婆随老中医前去开了药,临出门时老中医又特别叮咛,“大柱的病情不大要紧,安心调养数日应该可以痊愈,只是心病还要心药医,你回去还是耐心找找症结所在吧!”
蒋大柱服了老中医的药,效果果然明显,当日晚上就有了精神。只是嘴里不断的念念有词。像是在说女儿,又像是在说秘方,后来,他老婆终于听清了,原来是怕祖传秘方在自己的手里因没有继承的人儿失传。他老婆从床上扶起蒋大柱说,“你要怪就怪我吧!怪我自己不争气,没有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