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窗下的婚礼
作者:愁黛时间:2025-04-16 06:13:30热度:0
导读:(一)这时,在大海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露出了一轮红日。此刻,那初升的阳光,冉冉地照射在海面上,处处都闪耀着艳丽的光芒,新的一天开始了。前面不到2000米处,隐约地看到了北海口岸。昨晚,一直站在船头上两
(一)
这时,在大海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露出了一轮红日。此刻,那初升的阳光,冉冉地照射在海面上,处处都闪耀着艳丽的光芒,新的一天开始了。
前面不到2000米处,隐约地看到了北海口岸。昨晚,一直站在船头上两个多小时之久的莫老爷,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兴奋的对正在驾驶室里的渔夫喊了一声:“大叔,快到岸了!”接着,他深情回头远望,看到琼州岛己消逝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自己确实己经离开了那沸腾的玉兰村,逃脱了警察的追捕。
早晨六时左右,渔船徐徐靠岸,渔夫把发动机减速后,急急走到船头。突然,他觉到自己的眼睛十分疲倦,于是,用右手擦了擦,然后,他面对着尚处于沉睡显得静悄悄的口岸,紧握着莫老爷的双手,眼睛里含着热泪说:“快走吧!孩子,走得越远越好!”说着,他从衣袋里掏出五百元,塞进莫老爷的手中。这时,不等莫老爷回话,他就把莫老爷推上了岸,然后,他急急返回船舱,开足马力,掉转船头返回茫茫的大海去了……
莫老爷站在岸边,眼睛里充满着感激的泪水,面向着渐渐远去的渔夫,叨扰地说:“我莫老爷吃人民的,穿人民的!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赴汤蹈火,也要与修正主义分子斗争到底,决不辜负您老人家的期望。”说完,莫老爷擦去了眼泪,挺起胸膛,继续踏上‘三反’斗争新的征程。
七时五十分,莫老爷坐上了从北海市开往京都的五十五次直快列车。由于是临时购买的火车票,没有买到坐位票,仅购买到16车厢站票。当他跨入硬座十六车厢时,只看到车厢里挤满了人群,为防止便衣警察跟踪,他急忙找到车厢边角处坐下来。
“同志,你去哪里?”坐在身边的一位大约三十多岁,脸上沾满灰尘的年轻人问。
“去郑州!”莫老爷看了看这位年轻人一眼,见他没有什么恶意,就回答了他的问话。
“去郑州干吗?”年轻人见莫老爷诚恳的回答,便紧接着问。
“去打工!”莫老爷为了提防便衣人员,违心地说。
“打工?”年轻人打量了莫老爷一眼,有点怀疑。
“打工就是打工嘛!难道你不相信?”莫老爷奇怪地反问。
“不是不相信。我想,如果你真的想打工的话,不如到京都去打工。”年轻人好像心中有数地说。
“为什么?”莫老爷有意反问。
“京都是大城市,那里工资高。”年轻人说到此,眼睛扫了周围一眼,装出十分神秘的样子,身子移动了一下,然后贴近莫老爷耳边,悄悄地说:“据说,京都下岗工人、左翼人士每星期日,都要到红山公园唱红歌,宣传毛泽东思想,犹如当年延安抗大一样。”
“是吗?”莫老爷本来早就知道到京都红山公园唱红歌的传闻。此时,他仍然装出不知道的样子。
说到这里,莫老爷由于昨晚一夜没有睡觉,而且又站立在船头上两个多小时,实在是太累了,说着说着,他就闭上疲倦的眼睛——睡着了。
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中,玉兰村农民保卫土地斗争的场面,一幕幕出现在莫老爷的脑海里。他看到那位冲在前面年过六旬的农民谭良玉,被打倒在地上又拳打脚踢,遍体鳞伤;青年莫海被打得鼻青脸肿,满身是血;他看到妇女们在田间,手拉手,举着“保卫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标语,喊着“打倒腐败分子”、“打倒修正主义分子”口号的斗争情景……
一天一夜过去了,第二天下午三时左右,火车徐徐地驶入京都西站。这时候,下车人群吵吵嚷嚷声,促使莫老爷从睡梦中醒来。他擦了一下眼睛,看了周围的人群,发现与自己说话的那位年轻人不见了。他马上意识到,这位年轻人,如果不是提前下车,那就是跟踪自己的便衣警察。于是,他立即站起身来,随着下车的人群,三步并做两步,急急的走出京都西站。
莫老爷走出西站后,来到东边公交车站广场,只见这里人山人海,来去勿勿,熙熙攘攘,他顾不上多看广场的壮观景象,就赶紧搭上开往红山404路公交车。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临近傍晚,莫老爷来到了京都红山区郊外的一个小里庄。
这个小里庄离市区几十公里,往市区需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正是远离市区,居民少的原故,房子出租较为便宜,莫老爷便找到了一个不太大的庭院,主人是一对年近五十开外无子女的夫妻。院里种着一棵柳树,长得茂盛青绿,院子内有五、六间并排的土坯房子中,己有两间被来自四川、青海的打工仔租住。这里环境较为偏僻,派出所很少过问,莫老爷以每月一百元,租下靠东的一间不足八平方米房子住了下来。
这天晚上,莫老爷觉得自己很累,在外面快餐店,粗粗吃了一盒快餐,回到简陋的房间,就上床睡觉去了。可是,在陌生的床上,他翻来覆去总睡不着,想得相当的遥远,他想到自己将要开始新的生活时,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身为一个处级干部,在省府机关上班,不管官大小总算是一个官。如今,在这里租房,吃粗茶淡饭,吃饭要靠自己来做,买菜要自己买,连上厕所还要跑三、四百米远的公厕,这一切与原来生活环境,天壤之别。自己年近五旬的人,这样的生活环境,能顶得住吗?想到这里,他又翻过身来,想到自己是吃人民的,穿人民的;想起许多穷家孩子上不起学,在死亡线上挣扎;想起千百万工人下岗,看不起病,以泪洗脸;想起许多妇女生不起子,悲痛欲绝,跳楼自杀;想起许多农民失地,流浪街头求乞情景……这一幕幕,使他更加难眠。他又想到自己是毛泽东思想培育出来的干部,是人民公仆,就要像雷锋、焦裕禄一样,心里时刻装着工农大众,去生活,去工作。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有些什么不好的东西舍不得丢掉呢?”想到这,他心里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为苦难的人民大众,再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与剥削,自己吃点苦受点累算不了什么?只要广大贫苦劳动人民大众,过上平等和谐的好日子,自己吃这点苦值得,而且有意义。想着想着,他的心越想越阔广,不知不觉地睡去了……
(二)
第二天,四月的京都,晨雾降临得很早,五点多钟天就亮了,比琼州的早晨提前近一个小时左右。莫老爷由于迟迟才入睡,一口气睡到了上午九点钟,才苏醒过来。今天正好是星期天,他顾不上吃早餐,刷牙洗脸后,穿上衣服,提起挂包,就急急忙忙登上公交车,往红山公园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