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
作者:招聚时间:2025-04-01 04:15:26热度:0
导读:伯父老了,真的有点老了。年过八旬的伯父,突然觉得真的老了!工业园外的乡村夜晚,夹杂着城市的喧哗,充斥着一向俱寂的乡村。夏氏宗祠里,昏暗的灯光下,伯父站在记载族谱的木牌前,沉思着。“我真的老矣!一点也不
伯父老了,真的有点老了。
年过八旬的伯父,突然觉得真的老了!
工业园外的乡村夜晚,夹杂着城市的喧哗,充斥着一向俱寂的乡村。夏氏宗祠里,昏暗的灯光下,伯父站在记载族谱的木牌前,沉思着。
“我真的老矣!一点也不中用了。”伯父喃喃自语着。
“门突然被推开了,伯娘拿着外套走到伯父身上,给他披上。
伯父转过身子,望着妻子,眼神中充满了忧怨之意。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我们都已经老矣,没有能力顾及后一辈的事情了。”伯娘轻轻地给伯父捶着肩膀。
伯父抬头望着悬在横梁上的醒狮,似在回忆着些什么,随口地问:“你还记得那头醒狮吗?”
“又提起你当年的威风史了。当年三乡上下有谁不认识我们夏氏朗村的醒狮啊!你们男丁上场,我们女孩子跟随着,在场下拍掌欢呼。那个时候,全村上下团结得很啊!”伯娘平缓地回答。
“可是,现在呢?我们同宗的兄弟的牌坊庄典的日子,我们连一些表示祝贺的意思也没有,连舞狮采青的礼仪也没有了。可悲,可叹啊!”伯父不断地摇头叹息着。
“老头子啊!这不是你的错,你做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可是,现代的年青人根本都不买你的帐。”伯娘劝解着。
“是啊,我真的老了,没有能力将族民呼唤起来。当年的花旦和擂鼓手已经不中用了。想想今天的事情,我惭愧得快要掉眼泪。夏氏朗村一千八百六十多口人,竟然舞不动一头醒狮,向同宗的牌坊庆典表示祝贺,你说多丢人啊!在十九条姓夏的兄弟村落里,唯独没有我们去采青。丢人啊!”伯父的声音哽咽起来了。
伯娘依着伯父身旁,陪着他一起落泪。
夫妻俩一直站在族谱的木牌前,抬头望着横梁上的那头醒狮,陷入深深回忆当中。
灯光照在他们夫妻俩布满皱纹的面孔,倒映出他们几经沧桑的岁月,几度辉煌的历史。一头醒狮牵引着他们一段美好婚缘;一头醒狮成为他们整条村,繁荣昌盛的象征,一头醒狮将不同阶层的村民牵扯在一起……
突然几声尖锐的喇叭声将伯父夫妻俩从回忆中惊醒过来。
“回去吧!已经是深夜了。”伯娘扯着伯父的衣角说。
伯父走到族谱的木牌,用衣角轻轻地抹去上面的尘埃。
“别想了,我们还是回去吧!”伯娘又拉了拉伯父的衣角说。
“唉!”伯父长长地叹了口气,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祖堂。
伯父夫妻俩刚走到村道上,十几名孙辈级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从他们身边飞驰而过,不时发出哈哈的尖叫声,划破乡今晚的宁静。
“老头子,你看到了吧,指望他们这代年轻人,能行吗?”伯娘问。
“现在的年轻人简直混帐。”伯父狠狠地骂了一句。
“所以说,这不是我们的过错。前几年,你不是逐家逐户窜门要组织年青人再组建醒狮队的吗?结果还不是招别人的白眼。”伯娘解释说。
“你说不是我们的过错。哪又是谁的过错呢?不行,为了后代的着想,只要我一天不死,都非要将他们牵扯在一起不可。”伯父突然一咬牙关,大步朝家中走去。
没走多远,迎面走来两位老人家。伯父连忙走上前,亲切地询问:“鸿金、鸿明两位弟兄,深夜时分出来,难道出了急事不成?”
“我们正是出来找大哥的。”鸿金答。
“找我?”伯父有些惊讶地问:“真的出了急事吗?
“就是因为今天的事情。”鸿明解释说。
“是呀,我们回去后,彻夜难眠。想到今天的事情,我们的眼泪就要掉下来了。于是,我们就出来找大哥了。”鸿金补充一句。
“走,回自家去再聊。”
回到伯父的大院子,老人们坐下后,伯娘忙着给他们彻茶端小食。
“我这一辈子从没有像今天遇到的事情那样丢脸。那简直是一种耻辱。同宗牌坊庆典,来自不同村落醒狮相继上台采青,表示庆贺,唯独缺少我们朗村。当司仪连续点出我们的村名,督促我们的醒狮上台的时候,他每一句话都像一根刺一样,刺穿我的心窝,耻啊!”鸿金愤慨地说。
“我怎么也无法入睡,思来想去,我还是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昔年三乡上下的朗村醒狮,今天竟然衰败到这个地步。”鸿明接着说。”
“两位弟兄的意见如何?”伯父问。
“大哥,按年龄论辈份,你是我们村族中最具权威的老人了。说句真心话,黄土也快要盖过我们的头顶了,但是看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衰败到这个地步,实不瞑目呀!因此,我们才连夜出来,听听大哥的看法。”鸿金诚恳地说。
堂兄弟三人,互相对望了一下,三双布满蚕茧的手掌不约而同地叠合在一起,他们共同心语:重祖昔日醒狮雄风!
筹建醒狮队将面临两大问题:一、放置在祖堂的道具已多年不动,基本上腐烂了,连狮头也发莓了,大鼓被老鼠咬破了好几个洞,根本要不得了,要重建,必须配置道具;二、村落的年轻人都往外地打工或者求学去了,一年到头也不回来几次,即使在节日时分也难得多逗留几天,要他们再重新习练,好像已经不大可能的事情了,目标对象集中在村小学的小学生身上。可是,多数夫妇只得独子或独女,很多人都害怕耽误了子女的学业,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整天舞狮打鼓吹号子的。因此,调动村民积极性,做好思想工作是关键。
伯父的大意写成了告示,贴于祖堂外的榕树下,并倡议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筹建属于我们村落的醒狮队!对于筹钱,全村民是没有异议的。这些年,搞养殖的起了家,搞运输的建起了楼房,搞个体经营的富了起来,每家每户都是三几百元地捐出来。
当年过九旬的老祖太拐着拐仗,在孙女的扶持下,来到榕树下,将几张皱巴巴的百元大钞交到伯父手上。
“三婶,你……”泪水在伯父深深的眼眶内打转,喉咙像被什么塞住似的。
“这是公益的事业,这是我们全村族人的好事,造福后人的好事情,很多事情都有劳你们操心了。”老祖太的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了。“
伯父感激地点了点头。
“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再次看到我们朗村昔日雄狮的风采,好多年没有见过我们的醒狮上门采青啊!“老祖太喃喃自语着。
“三婶,你放心,今年一定会让你看到醒狮的。”伯父语气很坚定地说。
“好啊!说句真心话,这些年来,子孙们都给我捎来不少财物。我从来就不缺这些,但心里头总像缺少些什么似的。我曾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