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处理了几项事情后,背上了闲置半个月的摄影包。决定去拍夕阳,在栈桥上拍夕阳是比较理想的位置,和天津比较,相对来说,我对青岛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天津太大了。行至栈桥已接近下午四点,太阳偏西斜挂,阳光透析云
处理了几项事情后,背上了闲置半个月的摄影包。
决定去拍夕阳,在栈桥上拍夕阳是比较理想的位置,和天津比较,相对来说,我对青岛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天津太大了。
行至栈桥已接近下午四点,太阳偏西斜挂,阳光透析云层,云层比较厚,太阳在栈桥西端上空时隐时现,如果天色晴好,此时真是拍摄夕阳最佳时段。
栈桥上人流如潮,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操着不同的口音,人声鼎沸。在栈桥上过走的大部分游人只是匆匆地由北到南,又匆匆转回到北岸,栈桥,也是众生聚会其中的一个驿站,演绎着轮回间即逝的一刻,填充着生命长诗里短短的一个空缺的浮点。
夹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不由地感叹人生的悲喜无常,惋惜日升日落的短暂。时光飞逝如流星般,随着海水和鱼草显露又下沉,却难以追回。
临来青岛前几天,购进了一只想了半年多的中长焦新头70-200,因为忙碌,没有正式试片,栈桥,是70-200试片的第一景点。夕阳在前海沿线的西天,它穿透魔幻般的云朵放射出绚丽光芒,这是即将下海的一个巨大生命最后的搏击,时光飞逝间,我又将如何使得生命的花朵再度绽放美丽,所以,我必须努力,必须。
有意不带三脚架,让臂力承受比24-120更重的分量。万事开头难,1543g70-200的重量再加上尼康D300机身,对于我这样比较瘦弱的人真是有点分量了。试拍了几片,就感到手臂发抖,想着:别抖,挺住,可手臂不听使唤,越是给自己鼓励,手臂却抖得越发厉害了……
跻身在栈桥上川流不息的人潮里,望着大海那无边的尽头,突然感到自己是一个追日者,从远古的荒漠一路跑到今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起点,却没有终点,跑累了,真的很累很累。
天近傍晚,随着太阳西下海上起风了,栈桥上的游人却始终不减。面朝大海,感到岁月有序海天无边。独自立于暗冷秋意之间,渴望摘下天际一颗星辰,能温暖夜夜孤独清冷,渴望依偎在一个坚实的臂弯里稍作片刻娇态,而我都不能,我只有从早上走到天黑,继续做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一直走到不能走了将息,这是命定的劫数,或者说是幸福。
休息了一会,继续在无任何依仗之下手持悬空拍摄。在手臂连续不断颤抖中,拍下了一组有关栈桥有关夕阳有关云层的片子,这只能算是一组初试70-200镜头重量的摄影,它是在手臂不撑重力的颤抖中完成的,诚然,自己比常用24-120时候付出了更多艰辛。

2011/10/15晚: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