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妹妹说在深圳遇到了果儿。果儿是她初中、高中同学,非常要好的朋友,这我知道。果儿来过我们家很多次,腼腆、内敛,别的朋友会叫“姐姐”,果儿不叫或者她叫了,只是声音太小我根本听不见。在妹妹那群叽叽喳喳、打打
妹妹说在深圳遇到了果儿。
果儿是她初中、高中同学,非常要好的朋友,这我知道。果儿来过我们家很多次,腼腆、内敛,别的朋友会叫“姐姐”,果儿不叫或者她叫了,只是声音太小我根本听不见。在妹妹那群叽叽喳喳、打打闹闹的朋友中,她太不起眼,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热情,果儿给我印象就是这样。
“你们怎么遇见的!你不是说她在市高速公路交警支队。”我问。
“她早没做了,她也来深圳了,跟她姐在一个公司。”
“那么好的单位,工作多难找呀?”
妹妹说,虽然是好朋友,但有时候她也不明白果儿。果儿还算是个明朗的女孩,但有时候想法很不一样,勇气也很不一般。果儿的父母是她的伯父、伯母,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而伯父、伯母没有孩子,于是亲生父母将她给伯父、伯母养。
妹妹说养父母对果儿好,什么都满足她,很多事情都不要她开口,养父母就已经为她打算好了。她很小的时候时常到村里叔叔阿姨家里玩,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自己亲姐姐、亲弟弟。读高中了,就想得多了,老是想着跑回自己家住,“总是想为什么领养的是我而不是姐姐?”亲生父母对果儿很好?也没有特别的好,但也没有不好,说不上来,总之淡淡的。
她到底是气愤什么?纠结什么?
妹妹跟我叙述的时候,我有点理不清头绪。我说,“意思就是果儿想回自己家,可自己家里条件不允许,亲生父母也没有额外的疼爱她,养父母倒很爱她,可表现得太过了,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满足她。归要结底,果儿却没有感到幸福。”怪不得那个小女孩看上去总有些忧郁。爸爸听了,说:“有什么可忧郁?她忧郁什么?好端端的,最好是放到农村去或贫困山区去,饿她一年半载,读不起书,天天肩上背着的不是书包而是菜篮子,这样就安份了,就老实了。”
爸爸表达得有点愤怒,虽然有些道理,但还是片面了。冷静下来想想,可能我们更多的站在果儿养父母角度思考这件事了,忽略了她本人的意愿,我们又怎么知道她内心深处的想法呢!电视剧《起飞》里的母亲歇斯底里喊:“你跟你父亲一样是吸血鬼,是我的恶梦!”亲生母亲说出如此伤人的话,男主角愤怒的回吼:“我有叫你生我吗?你当年为什么不掐死我?我从来就没有说过要当你的孩子!”,是啊,父母在生育孩子和放弃孩子的时候难道征求过孩子的意思吗?孩子何错之有?
如果不是被领养,果儿就如同她很多同学一样,资质不拔尖,学习也没有那么勤奋,中考之后读个技校或中专之类的。可是她的起点比一般人都高,所以果儿考高中即使差二十几分,却一点也不用她担心,养父母已经找好了关系,她只要直接去学校就可以了。她的姐姐在她头一年上了高中,却是县里重点高中第一中学,因为她一直名列前茅。
果儿和妹妹真是好姐妹,都高考失利。妹妹选择了复读,果儿去了养父母安排的学校。有一次我去妹妹复读的学校,却在那看到了果儿,我当时没认出来,她叫我姐姐,我觉得面熟,妹妹说,是果儿。哦!长高好多啊!来看妹妹的吧!谁知果儿说,“姐姐,我也在这里复读。”我当时真的很惊讶,好好的大专不读,她跑来复读,受妹妹影响?也不尽然吧。这两人唱得是一出幽默剧还是一场缘分?我由衷佩服果儿的勇气。
再次高考,果儿又失败了。但这次分数比较靠谱了,养父母这次给她找的是理工大学,统招本科。常人看来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可是,她没有去理工大学。她是在半年后才跟妹妹联系上的,之前一直消失。她在农大自考读本科,我听了下巴都掉地上了,这个执拗的姑娘,到底为什么呀!那么顺利的路不走,一定要走得这么曲折吗?妹妹说,她以为果儿一直在理工大学好好的,果儿的养父母也这么认为,还是熟人问起,他们才知道果儿退学又换学校了。养母看到果儿自考的学校和宿舍,就哭得眼睛都肿了,托着手不肯撒手。所有人都不原谅她,也不理解她。此刻,我想果儿的心里也不好受吧,她大半年不和亲朋好友联系,就是不敢面对吧!
好不容易参加工作了,果儿的养父托人给她安排到了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她再次一声不吭辞职到了深圳。都说果儿真是遇上了好父母呀!看看她姐姐多么聪明的一个孩子,高考只差两分,那又怎样,还不是一样的出去打工。果儿就不一样,高中读了四年,考不上没关系,父母已经找好学校找好工作了,只要她安安分分的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哪晓得这个妹子这么不听话,这么调皮,邻居、亲戚个个叹气,说起她就摇头,说她身在福中不知福。
客观的说,被领养的孩子中,果儿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养父母对她好,重要的是养父母没有让她和亲生父母断绝来往,两边都是她的家,可能太随心所欲了所以反而想得多。不知道她要去哪里?想留在哪里?
她倔强、执拗,就是不按大人安排的路走,绕啊绕啊,绕开前面一个,可是又回到亲人编织好的网里,于是又逃跑,而后又被绕回来,反反复复。她是那么好强,又是那么脆弱,骄傲而孤独。她放弃可以助她飞翔的翅膀,奋力抖动着自己长得并不丰满的羽翼,横冲直撞,头破血流却意无反顾。
她是不是一直都在想,为什么父母会抛弃自己,虽然在她根本不能算抛弃。估计她一直都在纠结这个问题。
22年前,如果不是母亲的勇气和魄力,也许今天纠结的就是妹妹吧!
妹妹两三岁的时候,家里非常困难。亲戚们软硬兼施的说服父母,希望父母同意送掉一个孩子,我和弟弟已经大了,没有家庭会愿意抚养,当然只能送走最小的妹妹。我们三个孩子,完全靠父母的力量是很难养大完成学业的。在这件事情上,父亲没有发言权,因为是他要生三个孩子的,所以他不能发表看法,全看母亲的意见。
亲戚们说,自己养不一定能读出书,找个没孩子的人家,一定会培养得非常优秀,为孩子考虑就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如果到时候想相认,再相认也不迟。亲戚们又说,正好人家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夫妻是大学教授,一直没有孩子,就因为在亲戚家里看到了妹妹,就喜欢上开朗、嘴甜、聪明的妹妹,再大点就送不出去了,这样的机会真的千载难逢。耐性渐失的亲戚们已经破口大骂,说就因为我的父母是农村的,没有文化所以才这么目光短浅。父母商量来商量去,已经答应了。
最后一个晚上,我竖起耳朵躺在被窝里,听着父母床上的一举一动。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