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养兔儿的日子
作者:截获时间:2025-04-17 08:11:40热度:0
导读:记不清楚究竟是哪年开始了,大约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全国人民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各家的日子总算稳定一点儿了,人们的心情也开始宽松开朗起来。我家
记不清楚究竟是哪年开始了,大约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全国人民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各家的日子总算稳定一点儿了,人们的心情也开始宽松开朗起来。我家的生活也和全国人民一样,从最困难时期开始走向好转和提高。大姐大哥都已上了高中,二哥上了初中,我也上了小学。父亲的工作单位是国营商业部门,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城乡商业贸易日趋活跃,国营商业职工工资比较稳定并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母亲不再靠过河打草卖草或上山砸石渣、到工厂里打零工挣钱了,而是用几年来省吃俭用积攒的一点钱,买了一台缝纫机,开始在小城大街上摆摊为人缝补或加工衣服。那年月缝纫机是比较新鲜和时尚的东西,会用缝纫机做活的人还不多,所以活儿是很多的。尽管制作新衣服的不多,但赶集上店的人们都愿意把家里的旧衣服带到城里,花上几毛钱或块八角钱,用时髦的机器缝补一下衣裳,或是做上一件新装。母亲开始的时候也只是接那些扎鞋垫、接袄袖、打补丁等好做的活儿,后来母亲就到县里办的集体缝纫社老师傅那里去学裁剪、做衣服。前面我曾说过,我的母亲是个既能吃苦又能干活的人,加上小时候曾在村里上过几年小学,有点儿文化,学起东西来很快。没用多久,母亲就能自己接活儿为人加工制作裤子、坎肩、裙子、衬衣什么的了。这样一来,母亲上街做服装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多了,而且要比父亲每月上班的工资还多一些。当然,其中的辛苦和劳累也是不同一般的。整天要经受风吹日晒酷暑严寒不说,一到冬天两只手虽然带着手套,仍然冻得通红,满手都是裂口。特别是一到集日,早上接的活儿,中午要做出来,好让赶完集的人吃过午饭带回去。为了赶时间干完活儿,母亲根本不能回家吃饭,总是由大姐在家里做好或热好早晨做的午饭,我们父女几个吃完了,给母亲送到集市上去。但常常因为赶时间做活儿,饭送去了也顾不上吃,直到把那些等着取的活儿都做完取走了再吃,而那时饭早已放的冰凉了。
随着家里生活的日益好转,我们一家人的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
那年春天的一个星期日,我和母亲去赶集买菜,看到有人在集市上卖小白兔儿。那浑身雪白的绒毛,来回晃动的长耳朵,两只红红的大眼睛,顽皮可爱的三瓣嘴,一下子就把我牢牢地吸引住了。我蹲在那里,翻来覆去地用手抚摸着小白兔,实在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养起来。当我试探着向母亲提出要求后,母亲大概看出了我的渴求,加上那些日子母亲心情较好,竟然一口答应了我,花了两三块钱,买下了一对小白兔儿,并且用赶集买菜的篮子装上了小兔儿,把买好的菜另外用手抱着,带我回了家。
回到家里,我把小白兔儿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在屋子地上,大姐、大哥和二哥以及下班回来的父亲,看到这两只可爱的小兔子,都非常高兴。大哥二哥和我当天下午就一起动手,用砖头和泥巴以及几根木板,为它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小窝。从此,每天放学回来,为两只小兔儿割青草、喂食就成了我的课外作业之一。当然,大哥二哥以及大姐有时也常常帮我给小兔喂食或打扫兔窝。就连父亲和母亲也经常到院子里看看小白兔的生长情况,嘱咐我一些喂养时注意的事情。两只小兔儿很快成了全家人调剂生活增加乐趣的东西。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两只小兔儿就长成了大兔子。那年秋后,那只母兔就下了一窝小兔儿,大概是五六只。于是,我们就由原来的养兔儿玩变成了专门养兔儿了。为了给小兔儿长大后分窝,原来的简单兔窝已经不适应了,大哥二哥我们就到处去找砖头和木板,给小兔儿搭窝。为了找旧砖头儿。我每天放学后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割草,割完草,再从庄稼地里机井房边捡几块砖头,放在青草筐里背回家。大约用了十几天时间,才把砖头捡够了。木板到好办,因为父亲在商业部门工作,我们和县百货公司的人们很熟,那里有很多装货物的木箱子,有的在运输途中摔坏了,我们就向他们要几根木板或木条,用来搭建兔窝。东西准备齐了,搭兔窝的工程就开始了。找一个星期天,大哥亲自动手搭,我和二哥搭下手,我们用了一天时间,在院子靠西墙一边,搭了一排三四间兔窝,每间可以养两只兔子。这样,那年我家就养了七八只兔子。到了第二年,四只母兔又都下了小兔,我家养的兔子就变成了十好几只。那年月人们的日子虽然比三年自然灾害时好过了许多,但生活水平还是很低的。尤其是肉食很少。每人每月凭票供应的食用油只有四两,猪肉只有半斤。为了多耗出点油,人们买肉时总是想方设法买点儿肥的,耗了油以后,就剩不下多少肉了,最多能包一回饺子。平时炒菜是从不放肉的。至于炖肉,那只能是在过年过节时才有。那年我家养的兔子多了,过年的时候,父亲就提出要杀几只公兔,过年炖一锅兔肉,兔子皮还可以交到收购站卖几块钱。母兔留下来年繁殖小兔用,公兔只留一只就可以。我虽然舍不得,但想到父亲说的有道理,加上想吃炖兔肉的念头十分强烈,就同意了。杀兔子的时候,我不忍心看,就跑到外面去找同学玩,等我回来时,大哥早已把兔子收拾好了,兔皮也已剥好贴在墙上了,第二天我们送到收购站,真得卖了好几块钱。过年那天,母亲把那几只前几天杀好冻起来的兔子炖了一大锅,那兔肉的香味飘得满院子都是,我们一家实实在在地过了一个好年,还给同院两家邻居每家送了一碗兔子肉。第二年,我们那条街上的许多人家都养起了兔子。那年月,因为粮食不足,养鸡的人家很少,而兔子是以吃草为主的,所以养兔子的很多。但因为院子里没有多大地方,不能搭更多的兔窝,我家养的兔子还是十几只,每年过年炖的兔肉也总是那一锅。
后来,我们还先后养过安哥拉长毛兔、比利时皮毛兔,澳大利亚优种肉兔、那目的已经不只是为了过年吃肉,而是为了卖兔毛、兔皮和种兔,给家里多增加点儿收入了。可惜,我们虽有良好愿望,但养兔儿是一件既辛苦又不容易的事儿,稍不注意,就会出问题,弄不好就会做了赔本买卖。最终,我们还是放弃了养长毛兔、皮毛兔,仍然是养那些好拉扯的本地家兔。就这,许多问题还是要一防再防,付出辛苦的。
一是防害。我们当初养兔儿,只是为了玩儿,后来养的多了,就变为以吃肉为目的了。但我们当初给小兔儿搭建的兔舍却是简陋的。因为材料的关系,从窝底的木板,到兔窝的门,全是用旧木条做的。为了节省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