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我在深圳的时候,有一次坐公交车,满车都是年轻人。忽然间上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我看大家好像都没有让座的意思,赶紧给她让座,老妇人道声感谢坐下了。我站在老妇人旁边,拉着吊环晃晃悠悠地望着窗外的风景。车
我在深圳的时候,有一次坐公交车,满车都是年轻人。忽然间上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我看大家好像都没有让座的意思,赶紧给她让座,老妇人道声感谢坐下了。我站在老妇人旁边,拉着吊环晃晃悠悠地望着窗外的风景。车到皇岗村停下了,我忽然感到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扭头一看,是那位老妇人,她说自己要下车了,让我坐那个座位,并再次表示感谢,然后就下车了。望着老妇人的背影,我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同时觉得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受到了尊重。

后来我去过许多城市,也坐过许多城市的公交车,得出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越是很少有人让座。我在郑州,随便坐上一辆公交车,过不多久就肯定会看到有人让座。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郑州人的素质就比深圳人的素质高些?后来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发现:经济发达城市的老年人坐公交车的比较少,而经济较不发达城市的老年人坐公交车的则比较多。在郑州,老年人有老年证坐公交车可以免费,老年人上车了站在你旁边你如果还坐着,无疑会受到周围人的鄙视,所以大家都习惯了让座。而深圳则不然,生活压力大导致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在坐公交车,在深圳生活的老年人往往会有自己子女的私家车接送,所以很少看到老年人坐公交车,偶尔看到了,习惯问题,大家也很少给老年人让座。从这点来看,郑州人的素质并不比深圳人的素质高多少。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在郑州坐公交车去一个地方办事,由于是始发站,车上空位有很多,我本来想坐在前边,朋友却示意我坐在后边。当我们都坐下后,朋友才告诉我具体原因:原来,坐在后边一般不用让座,而坐在前边坐不多久肯定会让座。因为郑州的人口太多了,公交车上座位少,前边的座位好多是给老年人或者孕妇准备的,你不让座,无疑会受到周围人的白眼,为避免麻烦,还是坐在后边比较好。朋友的这番话对于我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连坐车都有这么大的学问,看来,我还是缺乏历练哪。

从公交车让座说开去,说到底就是谦,谦让,指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遗憾的是,这种美德我看到的是越来越少了。即使在郑州,也偶尔会看到老年人坐公交车没有被让座的,悄悄问其原因:为什么不让座?人家的回答也很有道理,他说,有些老年人的素质太差,你让座了他连谢谢都没有,大大咧咧地往那一坐,你感觉像受到了侮辱。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座还是不让座,似乎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两难问题。

有次上哲学课,聊到乞丐问你要钱是否应该给其施舍的问题,我们的国学老师朱人求先生说:给!你给过他了,就不要管结果,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许多同学同意他的观点,我却刚好相反,我认为,乞丐问你要钱,你对其施舍,不是在帮助他,而是在害他。为什么这样说呢?乞丐刚开始要钱,有时确实是属于生活所迫没办法,但一旦让他发现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还很滋润,他就觉得找到了来钱快的正确方法,他会对别人这种慷慨的施舍乐此不疲,从而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自尊。施舍给他钱的人,其实给他的是一种毒药,让其慢性自杀。所以正确的方法,是不给他,让其找救助站,国家自然会管。

南京彭宇案曾经轰动全国,说的是南京市民彭宇由于好心扶跌倒的徐姓老太太而被法院判赔45876元人民币。此事后来双方达成和解。无独有偶,天津也发生了翻版的“彭宇案”,天津车主许云鹤由于好心搀扶摔倒老人王秀芝而被法院判赔10万元。一时间舆论哗然:我们这个社会是怎么了?做好事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为此,卫生部紧急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指出遇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搀扶老年人这么小的事情,竟然需要堂堂国家卫生部进行指导,可见,我们的传统美德已经有所遗失,不得不让人感叹:人心不古呀!

让座是谦,施舍是谦,搀扶老人也是谦,实质体现的是你内心那种慈爱之心、怜悯之心、同情之心,不忍心看到老年人那么大年纪还在站着,不忍心看到乞丐流落街头生活无着,不忍心看到老年人不小心跌倒摔伤,所以你给予了他们行动上或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你是善良的,只是,要看清时机,分清对象,有时候,好心做错事比做错事本身带来的伤害更大,所以一定要仔细斟酌,内心谦和,行为谦让,那么,你就不失为一个正直的翩翩君子。如果这样的人多起来,我想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你以为然否?

因此,我在文末提一句不是口号的“口号”:为了美好明天,大家都来“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