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日记
作者:洞瞩时间:2025-02-02 12:02:41热度:0
导读:“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每当听到这首高亢雄壮的歌曲时,我的内心便油然生出一种对军营深深依恋的情绪,一身戎装,挺直的腰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每当听到这首高亢雄壮的歌曲时,我的内心便油然生出一种对军营深深依恋的情绪,一身戎装,挺直的腰杆,那是一种美,一种特有的飒爽的美!
29年前,当我还是一个莽撞少年时,便怀着对军营的向往,瞒着家人和同村一位好朋友跑到15公里以外的邻乡卫生院体验去了。半个月后,当县人武部把入伍通知书送到我家时,我的爷爷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我去部队的现实,在爷爷眼中,作为长孙的我,向来都是他的心头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他心中,他怕我到部队后吃不消那份苦,受不了那份累,好在父亲开明,天天和县人武部领导一起做我爷爷的思想工作,我才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军营。
临行前一个晚上,父亲单位的领导送给我当时很贵重的铱金笔,另一位同村退伍军人送给我一本笔记本。我的父亲饱含深情地对我说:“你到部队后,要自觉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这样对你以后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不知道是父亲的话起了作用,抑或是我天生对火热的军营生活充满憧憬,到部队后,不管训练再艰苦,我都坚持天天写日记,把一天当中经历的事情以及所思所想全部如实记录下来。就连当时部队每周放映2—3场电影,我也从来都是兜里装着小本本,摸黑把所放影片里的主要演员、编剧、导演的名字写下来,然后利用休息日跑到厦门郊区的书店或邮局找来《大众电影》杂志,把自已所有看过的电影内容介绍摘录下来,后来竟摘录成了一本有着170多页、500多部电影的《军旅影剧》。
5年军旅生涯,5年点点滴滴地记录,记着我的真实情感,让我获益匪浅。培养了我耐得住寂寞清苦的忍劲,还磨砺了我敢于面对困难不屈服的毅力。
回到地方后,我仍保持着部队那种良好的求知习惯,并从1985年开始涉足新闻报道工作。23年间,在一些编辑、记者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累计已在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稿件7800多篇。
30岁那年开我始迷上摄影。拍出好照片,往往需要付出超常的辛苦。几年前我的新闻照片《云中邮路》获奖,而为了拍好那位28年如一日,靠一双铁脚板,把党报党刊及时送到订户手中的乡邮递员林光坤,我凌晨3时随林光坤步行了4个多小时,在马坊云海的崎岖小路上,用照相机拍摄了一组林光坤边走边用斗笠扇风的镜头,这幅照片很快就被《闽西日报》、《福建经济报》、《法制日报》、《中国工运》等多家报刊采用。
坚强的意志,不懈的积累,这是军队生活培养我的品质。我珍藏着21本厚厚的军旅日记,我感谢如火如荼的军营,军人无悔,我庆幸自已年轻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