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发过简报,侧头沉思下一步宣传企画,不经意间看到浓稠的阳光透过东窗击在墙上,白亮刺眼。不知怎么心中突地想起这句话——太阳照着三个和尚,不免暗笑。这是上学时的一则典故,说的是一个学生语文课溜号,老师突然提

发过简报,侧头沉思下一步宣传企画,不经意间看到浓稠的阳光透过东窗击在墙上,白亮刺眼。不知怎么心中突地想起这句话——太阳照着三个和尚,不免暗笑。
这是上学时的一则典故,说的是一个学生语文课溜号,老师突然提问他丁玲的代表作,同桌低头小声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位同学心领神会,如获至宝,朗声答道:太阳照着三个和尚。当年枯燥的学习生活被这类笑话增添了几分亮色,感叹于人们总有智慧在或无奈或清苦的处境中寻得欢乐,为心灵找到小小的一缕阳光。
所谓人生至境,时时逞意,事事顺心,恐怕对谁而言都是不存在的。生活拮据时为钱奔波,事业小成时为名努力,遇到难事时纠结于解决,生活平淡时又愁苦于乏味,一天的过往陪伴你和衣而卧,新一天的问题又恰如司晨的闹铃,眼睛没睁开就在你耳边脑际盘旋起来。是你在过生活,还是生活在过你,一时还真说不清楚。
总有一些情况摆在你面前,或无关你灵魂的高度,却能检验你意志的硬度。发迹的故交,提拔的同事,面对时或无关乎距离,却难免会产生角度;也许有的浮名,没来由的脏水,你自诩宠辱不惊,心境却禁不住风雨阴晴。外在的环境如春风似枷锁,内心的拷问又置你肠中冰炭。你每天所忙碌的,意义何在?你在别人心中,价值几何?你所说的坚持,真的有那么回事吗?诸如此类,循环往复。
说到底,人只是欲望支配的动物,莫不以一己为价值判断的中心。评论的体系里要首先把自己合理化,行动的轨迹也无非是趋利避害。趋利则争取,可是争来争去,能遂心如愿的又有几人;避害则闪躲,可坎坷叠踵,不顺摩肩,却往往在人堆儿之中把你拣了出来。看看左右,满足的人少之又少,哀怨的人却与日俱增。“知足常乐”只挂在墙上,“笑看风云”只唱着歌中,你心中的泥潭究竟有多深,你又到哪里去找量它的尺、清它的锹?
可见,生活累。累是常态,不累是偶然。各种累和各种不淡定堆砌成现代人的生活。好在我们还能听到笑声、看到笑脸。我们每天早晨洗脸还是在用清水,而不是眼泪。既然累已是常态,生活在这种常态下的人们多少都学会了应对的本领。这就是那种智慧,寻找小小一缕阳光的智慧。三个和尚也好,三个道士也罢,心中有太阳当空照,希望就总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