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沅蛮地端午节
作者:湘灵时间:2025-04-17 01:03:55热度:0
导读:火之血,酒之气。山之骨,水之魂。五月辰河看龙腾,方识辰沅人。鼓如擂,烟似云。动桡雾气生,吼声破山门。三千载浪里争雄,九万年不老乡!情败亦赢,胜亦赢。帅旗满江横!了了!神乃吾民,吾民皆神。心高山则矮,协
火之血,酒之气。山之骨,水之魂。五月辰河看龙腾,方识辰沅人。鼓如擂,烟似云。动桡雾气生,吼声破山门。三千载浪里争雄,九万年不老乡!情败亦赢,胜亦赢。帅旗满江横!了了!神乃吾民,吾民皆神。心高山则矮,协力滩亦平。望子孙驾苦舟,拼搏奋进。众手托金盘!——石煌远《了了歌》
辰沅为古代五溪蛮地,湘西神秘之处。乡风民俗,自有其独特奇异。辰沅蛮地的端午节,也有其神奇的地方。自然不外乎划龙舟,包粽子。但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加之辰沅是屈原行经歌吟之地。端午祭祀屈原大人的仪式更为真挚神圣,更阳刚威武。其实,五溪龙舟远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存在于蛮荒的河流之上了。
每到端午,首先是包粽子。包粽子的粽叶,龙门溪人又叫广叶,山野里到处都有。有些人家的屋边菜园也有蓬生茂盛的广叶。而附近山上哪里粽叶最好。村里人都清楚。每到端午来临,大家三三两两,相约去扯包粽子的广叶。那自然是妇女和孩子们的事。
包粽子的程序不复杂。先用糯米浸泡。再把棕树叶子砍来,去掉每片叶子的骨,留下柔软的棕叶,用于捆绑粽子。粽子可分为素粽子与荤粽子。素粽子只用广叶包糯米,一般是三角粽子。而荤粽子则在糯米里包上腊肉,或者花生,红枣,白砂糖之类。五溪一带最好吃的是腊肉粽子。腊肉事先切碎,再包入糯米粽子里,包成三角或长长的圆柱形。外地人能得这种腊肉粽子,应该说是口福不浅。因为湘西腊肉本是特产,包入粽子更加肉香满嘴,风味独到。
包好的粽子,均用棕树叶连串着,每串都有二三十个粽子。捆绑缠绕得很紧。包粽子的技巧就在于包时的松紧力度。如果包松了,会在煮粽子时散开。只有包紧了,才算合格。其次是包粽子的速度快慢。农村妇女,几乎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包好的粽子,要用大火慢慢地煮。柴火要干,灶火要旺,时间要久,因为粽子不仅要煮熟,而且更要煮烂,使棕叶里的糯米全部粘连融合,那样粽子才好吃。
刚煮好的粽子,一串一串的。可放在筛子里放冷却。晚上就挂在璧板上,或吊在屋梁上。既免得老鼠啃咬,又避免夏日变味。那是没有冰箱时代的办法。但即使有了冰箱,也不必急于把粽子放到冷冻室。因为使用了碱水浸泡的粽子,在自然状态下,可以放几天不会变味。这也是先民的智慧。
其实,做粽子与舂年粑,虽是一种风俗习惯。但还不如说是为了劳作的方便。尤其是春夏开始做阳春时节。每日匆匆忙忙,带几个糍粑或粽子,就可以当点心午餐了。一家人在田野吃糍粑粽子,借以补充能量,稍作休息。这也是农忙时的一种节省时间的方式。渐渐变成一种乡下人的习惯了。
如今我还记得,外祖母和妈妈包粽子的情形。往往是吃过晚饭后,妈妈才开始煮粽子。我与弟弟们,都要睡着后,才能煮好。妈妈和外祖母,把我们从睡梦里喊醒。才睡眼朦胧的过年般放开肚皮猛吃一餐。
但是我们孩子更喜欢吃粉糍粑。城里人叫它“牛屎粑粑”。民间传说,端午节的粽子是用来纪念大诗人屈原投江殉国。而粉糍粑似乎在这一传说里没有一席之地。可见五溪的端午自有别的意义。应该在屈原之前就存在了的乡风民俗。粉糍粑的制作很复杂。端午前后,山上桐树叶子全长大了。拿它来包粉糍粑,因此又叫桐叶粑。
一般先到山上摘桐叶。妇女有时要摘大半背篓,回家到龙门溪流水里洗净择好。再把十几斤糯米用碓舂成细细的白白的米粉儿,把早已晒干的野生蒿菜舂成细细的黑黑的粉末儿,用一个大簸箕,把糯米粉与蒿菜粉拿水和匀净,如揉面粉一样。揉成沉黑色的一堆。再如包汤圆一般,包事先调好的糖与大豆粉做馅。一个一个拿桐叶包成四方形的糍粑。放到大锅里蒸熟就可以吃了。这就是湘西的桐叶粑。柔软香甜,是孩子最喜欢的端午美食。吃到嘴里,还有一点淡淡的蒿菜野香味,是难得的绿色天然食品。
端午节,龙门溪人都很重视。这一天,丈夫必定带着妻子儿女到亲娘家去过节。一起吃粽子和糍粑,一起去看龙舟竞渡。当然也会到自己母亲家。不论是亲娘或妈妈,都会打发许多粽子与糍粑,一家人满载而归。但城里的人很少会做这些东西。都是享受乡下人做好的成品。买来算是过节应景吧。
辰沅蛮地的龙舟竞渡极为野蛮。尤其是辰溪的龙舟节。一般在锦江的潭湾长潭举行。四面八方的龙舟队云集锦江。锦江两岸,人头攒动;锦江河中,鼓锣喧天。比赛的程序已经与湘西其他地方无二。但辰溪人俗话:“划过龙船,再来认亲。”言下之意,是在龙舟比赛时,应该拼死一搏,即使对方有自己的亲戚,也绝不手软。成败输赢确定后再握手言欢。辰溪龙舟最野蛮血性的是两只龙舟靠近时,双方浆手,可以互相撕扯抓掐。且双方浆手事先都留好长指甲,预备比赛时战斗。因此,每次比赛,都有赤身男人们的肉搏舞剧。每只龙舟来自不同的村落。不同的村落就是一个战斗群体。岸上的人们都声嘶力竭为自己对加油。所以,俗话有:“岸上人攒死劲,船上人不着劲,也是空的。”
为了荣耀与尊严,往往会下手过恨,以致发生争吵,甚至械斗。因此,辰溪政府曾经干脆取消了每年一度的潭湾龙舟竞渡。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一下沉寂了三四年。后来,沅陵县争得“传统龙舟之乡”的美誉。每年举行一次国际龙舟赛。辰溪乡民才得以组队参加。辰溪龙舟浩浩荡荡顺沅水而下,直奔沅陵龙舟赛场。连续三年勇夺冠军。这只龙舟队,就是王安平区曾家坪村的龙舟,清一色的土生土长的乡野村民。
此村位于锦江岸边。山清水秀,是个渔业村落。数百年前,从江西迁入辰溪。当年,他们祖先来到锦江,发现锦江满江游鱼,满山飞鸟。就迷上此地。定居下来,以捕鱼为生。自然划船是手腕子上的戏,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因此夺取国际龙舟赛的冠军,也良有以也。
可惜今年国际龙舟赛,转战岳阳天下洞庭湖。辰溪曾家坪的老将们,已整装待发,浩浩荡荡,豪气干云,直逼岳阳城下。夺冠天下岳阳楼,也指日可待。到时,天下龙舟豪杰,定当刮目相看。辰溪龙生之地,更能龙腾虎跃,威震四海。百年故乡梦,千载粽子香。端午观竞渡,辰河又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