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白垩纪时期一次骤然的地壳运动,让赣地一块突兀而起的土地成了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这一脉山,从恒古的岁月里走来,在栉风沐雨的演变中变得葱蔚洇润,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趋之若鹜,笔歌墨舞。这座郁郁芊芊的山,就是名
白垩纪时期一次骤然的地壳运动,让赣地一块突兀而起的土地成了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这一脉山,从恒古的岁月里走来,在栉风沐雨的演变中变得葱蔚洇润,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趋之若鹜,笔歌墨舞。这座郁郁芊芊的山,就是名播四方的庐山。
正是桃雾霏霏、杜鹃啼红的时节,天一麻麻亮,我便乘车驶向心心念念的庐山。车到牯岭,天已大亮。位于庐山之巅的牯岭,海拨一千二百米,三面环山,一面峡谷,街上商店、酒店、宾馆、邮局、银行、医院、电影院、大会堂,一应俱全,应有尽有,给这一方幽静的山谷添上了些许世俗的热闹和繁华。
从牯岭街心花园出发,沿大林路西行两公里,便到了花径。花径又称“白司马花径”,以白居易曾在此循径赏花而得名。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游庐山至此,看桃花盛开,挥毫写出《大林寺桃花》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花径旁是如琴湖,湖因湖形如琴而得名。正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如琴湖以及湖边郁郁葱葱的山,山林纷纷籍籍地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水里,迷迷荡荡,如梦如幻。花径偎着湖,湖依着山,盈盈一水间的山、湖、花径,相呴相濡,相映生辉,氤氲出一幅幽静恬淡的水墨画卷,炫人眼目。
花径的北边是锦绣谷。每到春天来临,山谷争奇斗艳的花卉竞相开放,灿烂似锦,故而得名“锦绣谷”。
进入东口,沿峡谷左侧的青石栈道迤逦前行,我随着行人扎向锦绣谷的深处。一块峭立的巨石横空而出,犹如悬在半空中的一座桥,历历可辨,这便是谷中第一景——“天桥”。“天桥”古称“仙人盘”,曾是庐山大林寺历代大和尚悟道参禅的地方。“天桥”之奇,奇在“桥”下乱石嶙峋,滔滔汩汩的溪水与峭石相击,发出撼天动地的声响,犹如千军万马在浩浩荡荡地汹涌奔腾。如果是阴天,谷中的云雾随风飘逸变化,时而是乳白色的云,时而是朦朦胧胧的雾,时而是霏霏的雨,飘飘洒洒、如梦似幻,彷佛进入了童话世界一般。
毋庸置疑,在这里,每一个悬悬而望的自然景观都是一个故事——栩栩如生的“鹰嘴探壑石”、楚楚作态的“人头石”、洋洋自得的“蟾蜍石”、卓荦不羁的“观音梳妆石”,傲骨嶙嶙的“石狮峰”、威风凛凛的“双狮峰”,以及“书经崖”、“小舍身崖”、“礼贤门”、“谈判台”、“梵音泉”、“观妙亭”、“仙人洞”等景点,正用自己卓尔不群的语言,亹亹不倦地讲述着往昔的传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石、崖、峰随着我们步履的延伸,形象也变得迥然有异,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春夏看花如云,秋冬观石和树。”眼下正是“看花如云”的时节,谷里的花争奇斗艳,有“云锦杜鹃”、“庐山芙蓉”、“牯岭玉兰”、“多叶诗人草”,然而在这里最富传奇色彩的花当属“睡香花”。据《本草纲木》记载,一位到锦绣谷里采药的和尚,在谷中小睡,被花香袭扰而醒,于是沿着香气找到了这种花,起名“睡香花”。后来人们认为此花有吉祥之意,便改称“瑞香花”。楚楚动人的瑞香花身高一米左右,花色有淡黄、淡紫、白色三种,全花都可以做药。
从谷底的石板小道攀援而上,行之不久便到了“仙人洞”。“仙人洞”是一座天然砂岩石洞,高七米,宽十米,深达十四米。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此洞矜矜业业地修道悟禅,由此该洞变成了洞天福地,引得道人蜂拥而至。现在的仙人洞内有一石质神龛,上有吕洞宾身背宝剑的石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
走出“仙人洞”,放眼远望,真的有“纵览云飞”的意境。瞬息万变的云雾像波澜汹涌的海,冲刷着崇山峻岭。阳光撒在云雾上,壁立千仞的山峰沉浸在乳白色的云雾里陶陶兀兀。云雾、山峰、沟壑、树木、溪流,组合成了层次分明的泼墨山水画,美不胜收。难怪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此陶陶自得地修身养性呢,这一番景致确实让人逐逐眈眈,不想离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