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在层峦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麓,在逶迤曲转、银蛇环卧的渭水之滨,巍然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封冢。这,就是叱咤风云、横扫六国、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寝。与华清池同处骊山脚下的秦始皇
在层峦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麓,在逶迤曲转、银蛇环卧的渭水之滨,巍然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封冢。这,就是叱咤风云、横扫六国、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寝。
与华清池同处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又一枝奇葩,同被世人所敬仰,与华清池所不同之处就在于:一个把璀璨的唐代文明铸就在地上,一个将辉煌的秦代文明深藏于地下……
当华清池的参观、游览划上圆满句号后,这天上午10点钟左右,我们又驱车赶往几公里以外的秦陵。在陵园附近的村庄,不时地有三五成群的兵马俑在道旁或农舍门前站立,好像站岗的卫士一样。看着色彩艳丽、装束奇特、造型逼真的古式兵俑,给我的感觉仿佛是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2200年前的秦朝盛世!不用说,这些大小不等的兵马佣都是仿制品,没有一个是真品和正品,摆在这里无非是招徕买主;而真正的兵马俑,那可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呀,谁敢染指于兵马俑的文物贩卖,不“走铜”才怪哩!听人说,南方有两位老客就是因为偷盗、贩卖一两件兵马俑而丢命的。
从陵前眺望,周围是遍布的农田和分散的村落,与当年秦始皇选此作为寿终正寝之地相比,景象定然是大相径庭了;处于峰峦环抱之中的秦陵,与骊山浑然为一体,和渭水融合为一处,在尽显其山青水秀之壮美陵园风光的同时,更显其特有的肃穆、庄重与神秘;陵寝的封土上,遍布着浓绿的青草,青草之上生长着的是大片的石榴树;尽管石榴树的花期已过,但,滞留在树上的榴花仍很鲜艳,红得似火!
秦始皇陵园非常庞大,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比个别的小国家的国土面积还要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秦始皇自即位(公元前246年)起就开始修建陵墓,直至入葬为止,修建工程长达38年之久,用工人数少时10万余人,最多时达70余万人;陵墓的封上呈平顶的四方锥体,状如覆斗,夯土筑成;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115米(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部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高76米);陵墓的周围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75米,外城周长621O米,内外城均四面有门,并有门网建筑。举当时秦国三分之一财力、十分之一人力兴建的这座地下冥城,其宽广的陵域,浩大的工程,令人难以想像。秦兵马俑一号坑的面积够大的了,但还不及秦陵地宫的十分之一;北京故宫的面积按说就够大的了,可秦陵的面积竟然有78个故宫面积那么大。整个陵园东西两边都以修陵人墓为界,南北的边界分别为陵墓防洪堤和“丽邑”遗址。至于陵园之外是否还存在着“陵园”,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可能实际的秦陵比已探明的秦陵还要大。据说,在1990年世界古墓国际研讨会上,秦陵以其面积之大、规模之最,而远远超过了埃及金字塔和日本天皇陵,被公认为世界第一。
秦陵,不仅是一座以大著称于世的地下古国,而且还是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通过手挖铲掘、探洞逾万,并动用了卫星、飞机遥感等现代技术,考古勘探人员在陵园内现已发现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的墓葬500多座;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宫殿建筑遗址无数。从参观中我了解到:目前发现的陪葬坑多达180个,已见天日的不过是其中的10处,仅就这区区10处所挖掘出的奇珍,就足以震惊整个世界了:除3个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军阵,早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外,考古工作者近年来又在珍禽异兽坑、铜车马坑、文官俑坑和百戏俑坑等处,发掘出了大量的铜鹤、铜车马、怪俑和石制的盔甲等珍贵文物……尽管如此,10个陪葬坑相对于180个陪葬坑来讲,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与秦陵地宫、众多的墓坑及整个陵园相比而言,更是冰山之一角。如此庞大的世界第一陵园,地下究竟埋藏了多少珍宝,谁也说不清楚。近年来,仅从陵区出土的文物就有50000多件,其中的铜车马、乐府钟、夔纹大瓦当等堪称国宝,价值连城。
秦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陵寝,包括地宫在内,也是少数没有挖掘或完全挖掘的帝王陵墓之一。关于秦陵地宫,司马迁在《史记》曾有过简略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正是由于秦陵地宫跨越2200多年时空而没有大白于天下,故关于这方面的流传与猜测很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秦陵被焚毁、地宫被盗之说。据说项羽入关中以后,火烧阿房宫和秦陵,《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火三月不灭”之说;并大肆挖掘秦陵地宫中的珍宝,30万兵力30日尚没有运完。另一种是秦陵地宫现存完好、并无被盗之说。考古专家们在对秦陵地宫实施了遥感、物探等一系列现代化勘测手段后,才得出了这一较为科学的论断。此外,考古权威专家还在《秦陵地宫猜想》一书中,对地宫确切位置、是否用活人殉葬、“弩弓”自动发射伤人、长明灯现今亮否、秦始皇遗体保存如何和为何不发掘秦陵地宫等诸多疑团,发表了最为权威的解答,令人真实可信。
因秦陵地宫尚未发掘,现今人们所参观的秦陵地宫,不过是经过想像而建造的仿真秦始皇墓罢了。即便如此,当我走进这里以后,还是被那一幅幅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骇人场景,吓得真魂都要出来了……
位于秦始皇帝陵西侧、占地25亩的秦陵地宫展览馆,是根据大量文献、考古发现和民间传说等资料仿制而成的“秦陵地宫”。在这里,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随处可闻、可见;古建、美术、蜡塑等艺术手法,遍布于整个展厅。当你身临其境、并亲眼目睹秦陵的“千古之迷”时,就会被亦真亦幻的地宫景物所吸引,所震撼,仿佛游览的不是一座仿制的秦陵地宫,倒像是浓缩了的秦代历史全貌。
当我们走进写有“秦陵地宫”四个大字的展览馆正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红长廊的墙壁,上面有许多金黄色的铜车马、兵马俑等造型。长廊的尽头,就是秦陵地面陵区和地宫上层展区了。这个展厅,总体再现了当年陵冢的建筑格局,内外城墙壁垒都建筑的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展厅的四周,遍布着一个个面积几乎相等的小展厅,在暗藏灯光的影射下,与真人大体相仿的一尊尊蜡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全副武装的秦军看押下,这些带着镣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