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走过求学时代看云卷云舒的写意日子,黄昏浪漫的帷幕徐徐降落。在社会世俗的规范中,一切按部就班地执行固定程序,生活渐渐平静得有些苍白。在这平淡死寂之中,能不时激起涟漪的唯有无言的朋友——书。人生漂流之中,
走过求学时代看云卷云舒的写意日子,黄昏浪漫的帷幕徐徐降落。在社会世俗的规范中,一切按部就班地执行固定程序, 生活渐渐平静得有些苍白。在这平淡死寂之中, 能不时激起涟漪的唯有无言的朋友——书。人生漂流之中,身边的朋友走了一拨又一拨,相交极深的好友渐渐散落天涯海角,友人如云集的日子已遥遥不可及。孤独之中,书便成了最佳伴侣。“Ifyouread, youarenotlone.”(读书使你知道自己并非孤独)。
书是人类的灵魂之语。漫步于书林之中,常能遇到似曾相识的梦中故人,相见之下,或悲从中来,或喜极而泣。为访“友人”,逛书店自然成了一大嗜好。无论漫步到哪座城镇,一见书店必要驻足留连一会,紧张疲惫的身心常在书香中得到释放。心情最阴郁的日子也必是逛书店最勤的日子,跨出书店时往往心空如洗,从头到脚沐浴着淡淡的清香,连空气也似乎变得更明亮了,这心情如同初恋时坠入爱河中一样。回到简单的家中,放下怀中捧着的爱物,方才发觉臂弯已酸胀得不能动弹。
台湾旅美作家许达然曾把读书比喻为坐拥孤独城,读来极其赏心悦目。“我的孤独城以书架为支柱,以书本为砖石,在里面没有寂寞,我只感到自己是多么忙碌,又是多么悠闲……在城里,我可以恣意地徜徉于幻想的园囿,摘折自己喜爱的花朵;我也可以恣意地在记忆的沙滩上逡巡不被时光的风沙湮没的脚印。常常,我快乐地微笑;常常,我伤心地哭泣;常常,我含泪微笑了。”
用书筑成独立的城堡,象国王一样统治全城,没有人限制,自由自在翱翔于广袤的时空,个中滋味,大概只有神仙能与之相比了。读书能达此境界,令人艳羡不已。
诗歌、小说和散文皆为我所爱。读诗歌,思想会插上翅膀,变得轻灵飘逸。深夜读一两首诗,在冥想中御风而行,一切焦躁沉静下去,过滤后的灵魂缓缓降入深蓝的湖底,接着便宁和地飞入梦乡。泰戈尔的诗教人崇尚美和博爱,将自身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向“神”(一种广博存在的理念)祭献,那份教徒式的虔诚不由人不心动。其代表作《吉檀迦利》的每一篇章都充满了圣洁的荣光。难怪他的诗歌能征服西方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其影响,泰诗的清新与纯美在译者冰心早期的诗文《繁星与春水》中也隐约可见。东方的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伯伦,所写的散文诗也及其优美且富有哲理。他写于青年时期的《泪与笑》充满了理想的追寻与探索,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读东方的诗歌,如品茶,初尝无味,历久弥香,借用《红楼梦》中的一句话说“淡极始知花更艳”。读西方的诗歌则可感受到一种汹涌磅礴,有如熔岩喷发的激情。拜伦、普希金的诗歌充满了对爱情热烈的歌颂,如一只只不死的金色夜莺。传统的诗歌易为大众所接受,现当代一些反传统的诗歌则是意识流式,由一些看起来没有多大关系的意象组合起来,飘忽得令人抓不住。同样一首诗,有时读起来莫名其妙,有时却感觉如贴在心头上,大概现代人活得太累,心绪被牵扯得支离破碎,缺少古典式的恬淡与完美吧。在都市的扩张中,田园生活已离人越来越遥远了。
白日间翻阅大部头小说,方寸中品味人间的悲欢离合,常常忍不住落泪,看到迷离处几乎无法分清是现实生活还是典型故事。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一大主题,关于爱情的经典作品尤为年轻人所喜爱。求学时曾读过一遍《呼啸山庄》,并无多大印象,多年之后重读,忽然间发现了一种惊人的压抑的美。凯瑟琳为了财富地位舍弃了青梅竹马的希刺克利夫,却发觉“天堂不是我的家,我哭着要跑回到地上来。”因为天堂里缺少真爱,一切浮华皆是表象。在剧烈的心灵冲突中,她最终精神失常抑郁寡欢而死。数十年之后,因爱而恨极一直刻意实施报复的希刺克利夫也同样舍弃了肉体。两颗纠缠不清的灵魂直到最后安息才得以平静,但荒野上似乎总隐隐约约地残留着凯瑟琳悲切的哭声。合上书页,心惊之下,忍不住为这出爱情悲剧心潮澎湃,热泪翻滚。
 《廊桥遗梦》的爱情故事也美得令人心碎,但没有《呼啸山庄》中暴风雨般的狂热,有的只是甜蜜的忧郁,仿佛一首舒缓柔美的萨克斯,绵绵而无尽期。
如果说诗歌是晚餐,小说是中餐,那么散文便是早餐了。自由灵活轻便的散文始终充满朝气,它可以是阳光下的一片芳草地,或是路边的一座小石凳,或是山中的一座凉亭,行到哪里它便跟到哪里。虽然散文不能象小说那样成为大餐,但几乎所有的现代作家都曾垂青过它,我们可以从中嗅出作家的个人气息。如果说读小说象欣赏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曲,有时低迷徘徊,有时高昂激奋,有时平静悠然,感受颇为丰富,那么读散文则如听一首小曲,随意,轻松,或是逍遥山水,或是子夜心情,或是瞬间顿悟,或是人生社会杂谈,毋须刻意构造,与你娓娓道来。
悠闲自在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重读《神曲》与《约翰克利斯朵夫》已没有了当年的狂热与幻想,偶尔翻阅当时的读书笔记,面对大段大段的原始摘录,很是诧异,读书如醉如痴的日子便又隐隐约约地泛起来,此时方才发现,原来和书的情缘已有时日。人生匆匆飘泊行旅之中,是是非非,曲曲折折,一切皆如过眼烟云,幻化成空。太平洋的海啸与风暴,华南的雪灾以及撼动大半个中国的地震,生离死别,种种无常令人悲恸,不变的唯有默默的书侣,它始终静静地立于案头,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在夜的静谧中,等候你的亲临。
Agoodbookisthebestoffriends,thesametodayandforever(一本好书是一位最好的朋友,今天如此,永远如此。——塔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