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
作者:花式时间:2025-03-20 21:59:49热度:0
导读:没有电的年代,黑夜对我们来说是单调而又阒寂的。60年代中期,电灯终于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黑黢黢的暗夜从此离我们远去……记得通电那天晚上,我的心情是那般的急切,还没等到往日点煤油灯的时分,便迫不及待地将拉
没有电的年代,黑夜对我们来说是单调而又阒寂的。
60年代中期,电灯终于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黑黢黢的暗夜从此离我们远去……
记得通电那天晚上,我的心情是那般的急切,还没等到往日点煤油灯的时分,便迫不及待地将拉绳开关一拉,顿时眼前便是亮堂堂满屋生辉的光明……
之前,一到晚上,看着那随风摇曳的豆粒大小的微弱灯火,以及四周墙上模糊且变形幻化的暗影,常常会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种不甚分明的心虚和恐惧。常常要盯着那暗影凝视良久,等确定是心魔后,才会稍稍松下一口气来。这种对暗夜的不适没有来地让我生出逃离的心思,找借口到街上去疯玩,似乎才足以消磨睡觉前难耐的时光……
那时,小城的街道还没有路灯一说。而许多大的商铺之类,照明的灯光瓦数也不大,然在我的心目中,已以为是灯火辉煌的了。于是,每天吃过晚饭,几个小伙伴便不约而同的往街上跑,在逃离煤油灯营造出的压抑、郁闷和惴惴不安的同时,还能疯闹一晚,何乐而不为。
其实,那时的小城,不但谈不上什么文化娱乐,甚至连使用电灯的店铺也没两家。然而捉迷藏,打脚飞机,拍纸烟盒……竟能让时光飞快流逝,竟能让小伙伴们乐此不疲,竟能糊里糊涂的将短暂的童年时光尽情抛洒……常常是玩到大人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回家,或直到店铺纷纷关门打烊,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
当家里终于有了电灯,小伙伴们哪有不高兴得发疯的道理。不但小伙伴们着魔似的围着我家堂屋的大圆桌嘻哈打笑地疯耍。连院子里的大人们也都笑吟吟地聚在一起,且脸颊上分明流淌着舒心和喜庆……
电灯进入家庭后,夜晚便开始有了色彩。然而,当习惯以后,又开始觉得15瓦烛光不够亮。于是,25瓦,40瓦地不断更换大瓦数灯泡,以求更光明,更亮堂……不过,在灯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院里人进出必经的窄巷——仍然是漆黑一团。特别是窄巷里那段露天的路,尽管只有大约5米左右一小段,然不但坑洼不平不说,只要下一点雨便会出现多处积水。熟悉了路况的人倒没什么。如果哪家来一个把稀客,高一脚低一脚的走下来,常常会弄一脚的泥水。客人口里不说,作为主人,还是比较的尴尬。为了避免再度湿鞋的不爽,送客时主人便打着手电,一边提示客人留意脚下,一边说些感谢之类的逊词……而最多的话——有一盏路灯就好了。
然而。尽管大伙儿都希望进出的窄巷有盏路灯。却都只停留在口头上。说白了,就是有些“难题”总让人要在心里打小九九。诸如电源从谁家引出,电费怎么算、灯泡坏了谁谁维修更换等……
其实,那年那月,我们家的经济是相当拮据的,母亲及几个未成年姊妹的生活,全靠大哥大姐寄钱回家维持。好在有母亲的精打细算,才勉强将简朴的生活维系下去。而安装一盏路灯又仿佛势在必行。于是,母亲主动出面挨个与几家商量,怎么样把路灯装上。母亲说明来意,大家都说好好好。当细化到电费什么的时候,就都哑了口。母亲想,祖训不是说,修桥补路是积德吗。让全院子的人不摸黑,应该也算吧。于是,经过几个月的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在窄巷里装一盏路灯的愿望。再来客人什么的,也不再踢踢绊絆的了……
没两年,国家颁布新政,原来被“经租”出去的房屋产权,终于回到了我们手中。也从这个时候起,让路灯长明不息,更成了我家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时光流逝。97年,我们小家的经济收入逐渐有了好转,于是从老屋搬进了平生第一套商品房。然而,只顾了搬迁新家的兴高采烈,完全忽视了最普通的公益设施——路灯。不说我们忽略。也许,那时的开发商也压根儿就没有“人性化”这个概念。尽管全体住户都埋怨楼道黑灯瞎火,晚上出出进进一点也不方便。然而,却没有谁谁提议说大家集资给每层楼道装上一盏路灯的话。即使像我这样的鸡摸眼,也宁肯自备手电,像见面问吃了没一般,只将抱怨流于口头上……
其实,除了缺路灯,这栋商住楼还是有许多优点的。诸如离我们经商的铺面不到50米,离农贸市场不足20米,更何况还是那么的闹中有静……然而,刚住满3年(2000年),我们还是毅然决然地再一次搬了家。
这次,吸取了没路灯的不便。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把路灯装上,让自己让大家都有一个大摇大摆堂而皇之的进出环境。欣慰的是,竟然有人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位住户所提的集资安装路灯的倡议,竟然没费什么唇舌,便得到本单元住户的一致拥护。而且迅速开始商量起了细节。发起人对我说,大家的意见是,你住在顶楼,从你家的表内引线出来方便且省事。路灯线从分表内走。这样,你就不用担心耗电多少了。最关键是安装起来不会走弯路,一顺溜就牵到了底楼……我想,为啥不从你家引线呢?难道你住在底楼向上走线不是一回事么?然而我没说。不但没说,还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发起人见我还比较的浆糊,立刻喜形于色道:这样吧,每月多算一度空耗。这样你也就不吃亏了……我哑然失笑说,哦,还占了大家的便宜喽!发起人红了红脸。接着说,路灯是公益之事,单元的住户都应该热心。大家轮流着收电费,每户负责一个月……顿了顿后仿佛下什么大决心的样子道:这样吧,就从我开始吧!
于是,再次搬迁而居的新家楼道上,终于有了一跺脚便亮起来的路灯……
然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灯们像染了瘟疫一般,开始一盏接一盏的坏。开初,大家以为还是采用集资法去维护更换。结果发起人说,那样太麻烦,还是哪层楼的路灯坏了就由哪层楼的两家人商量着办吧。哪知,此话一说,除了我们5楼和下面4楼是路灯一坏,便马上更换外。其他几层楼基本上就又回到了黑灯瞎火的模式。其实,区区一个灯泡值几个钱?然而,就是没人愿意主动掏腰包。且心理轨迹大都不谋而合:为啥要我掏腰包,那路灯又不只照我一家人!无论谁谁行走于楼道,只要一跺脚,声控灯都会立刻反应……于是,你等我,我望你。有那么两三层楼的楼道便经常处于摸黑的状态……发起人所住的底楼仿佛是换了灯泡的。只是,奇怪的是,她自家人进出时路灯才会发光。我们无论怎跺脚,路灯都像一个思考着,仍然保持着静默……我正在疑惑不解时,一知情住户悄悄对我说,人家从声控灯灯头内引出了电线到家里,有开关管着哩。我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