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进入皖南丘陵地带,但见公路两侧群山连绵起伏不断,那些山岚沟壑形态各异,如猛虎、似雄鸡、更有的形似巨牛、仙女、睡僧。真是峰峦叠翠,千姿百态,占尽了皖南的钟灵毓秀。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不知是莺还是山雀的鸟儿
进入皖南丘陵地带,但见公路两侧群山连绵起伏不断,那些山岚沟壑形态各异,如猛虎、似雄鸡、更有的形似巨牛、仙女、睡僧。真是峰峦叠翠,千姿百态,占尽了皖南的钟灵毓秀。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不知是莺还是山雀的鸟儿唱出的歌声是那么地欢快,似乎在和人类共享着人间之美。正如晚唐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一诗里描写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真的,皖南山水的灵秀的确给了人无尽美的感受!公路两边的村舍,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构建都十分精巧雅致,清一色的仿徽派古建筑,飞檐翘角依旧,只不过现代的白瓷砖代替了粉墙,黄色琉璃瓦代替了传统的黑色小瓦,却更加地让人赏心悦目,让人叹为观止。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驶入了小格里原始森林景区,站在景区的大门口,遥望群山,但见一片山连山、山依山的美丽景致。连绵跌宕、错落有致,给游客带来轻灵的视觉享受。群山之巅云雾缭绕,青山、苍松、翠竹在天幕上留下淡淡的轮廓,一如水墨画或浓或淡的皴点,飞白曳彩。
山色空濛苍翠,欲湿游人衣,那碧绿的植被如柔柔的绒毛,你躺在上面会有无尽的快意;那手指般粗细的竹子,一丛丛、一簇簇点缀在峥嵘山石旁,细叶随风潇潇,竹枝曼舞婆娑,如长袖善舞的女子,舞出唐风宋韵!群山比肩,像一群桀骜沧海的汉子,深沉而伟岸。放眼四面,千尺飞瀑潺潺直下,水流之声,回响于山脉之间,不绝于耳。山林之中各种鸟儿舒展着婉转的歌喉,鸣声成韵,清脆悦耳,恍如仙乐飘飘。相伴游人一路,时而传来阵阵蝉鸣,颇有王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走在一尘不染的石板街上,呼吸着十分清新的空气,仰头看看湛蓝如洗的天空,让人生出丝丝惬意,有超越尘嚣的轻盈。这就是秀美绝伦的小格里山水;这就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原始次生林景区。她是自然的,不经污染,天成的人间仙境。
小格里确实是皖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方。这个面积只有近十平方公里的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她位于南陵县南部,与318国道紧密相依,这里林木葱郁,植被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良好的交通状况给游客带来了最好的便利。除了魅力无限的山岚和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始森林让人流连忘返,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慕居于此,并写下了《山中问答》、《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等诗篇传唱于今,“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哪里是小格里,这分明就是人间仙境。
山路如玉带般盘绕着小格里秀美的身姿,走进了小格里。寂静的山谷里,幽幽的冷气袭人,连绵的山峦,粗犷剽悍的树木,遍布的奇异花草确实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寻道而入。“群峰争秀色,万壑汇青流”,山泉汇聚成莲池般。实在是让人难尽言语之美!你看那如娇似膝的青山绿水,让你有种人在天池飘渺的感觉。
小格里,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只有耸入云天的山和飘渺在山谷间的雾霭,以及繁星点点般散落在山谷间的美丽花朵,还有晚唐宣城郡太守骆知祥石刻的《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的碑文。这里的水清流荡漾,碧绿如海,山水风光如诗如画,流淌的空气如山泉般清新,掬一捧如蜜汁般的清泉水,让人心田填塞些许快意。真可谓春可品茗赏花,夏可垂钓避暑,秋可登高吟红,冬可踏雪探梅,实在是一处得天独厚的秀丽山庄、避暑圣地,这就是最为神奇的小格里,这里是一片尚未触摸过的处女地,满目的美景让你欣赏不完。
西山,铁拐李的故乡
奇锋怪石、清泉溶涧和瀑布勾勒出了西山的美,丫字峰、美人峰、狮子峰、蝙蝠峰等;也有数不胜数的异石遍布各处,如大神龟、八戒石、蟾蜍观天、犀牛望月、熊猫嬉叶、双燕呢喃、百猴朝圣等更是妙趣横生。
除此,西山风景区还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每当清明前后,一片片、一簇簇的牡丹花开放在怪石的缝隙之间,石与花相映,绘出了一幅绝妙的图画,可以毫不逊色地说西山牡丹能与洛阳牡丹争奇斗艳了。难怪有人赞曰:“赏花何必去洛阳,国色天香西山金”。西山牡丹不仅景美,药用丹皮也远近闻名,真的让人有美不胜收的感觉。先前也有韦应物、汤显祖等历代名流也在此留下过踪迹。南山寺(原先为灵岩寺),相传是地藏王金乔觉至佛教名山九华山之前所建,这里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传说。她以其钟灵毓秀、百态千姿的魅力,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西山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景区主要以“石林牡丹”组成的独特景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这次又欣闻西山被评为“安徽省级地质公园”,丫山奇石馆与地质博物馆也同时开放。
据悉,丫山是安徽省岩溶地貌体系完整,以典型的岩溶景观、独特的岩溶石牙、石林地貌以及丰富的湖、瀑、泉等水文地质遗址而闻名省内外,特别是南陵湖村一带分布的三叠纪地层剖面,是我省三叠纪的标准剖面之一,具有较高的科普教育及研究价值。同时,丫山花海石林风景区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重要的生态研究、地质探索、科普教育基地。
“西山”又名“丫山”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就出身于此,古“丫山”之名与铁拐李是有着千丝万缕的缘由的。西山的地质是属于石灰岩质山体,在历经造山运动、岩溶侵蚀、雨水冲刷以及自然风化等大自然效应的作用下,让西山形成了一定体量的石林及石林群。这些石林都具有形象逼真、形态各异、体型不一的特点,有些景区的石林以层理、裂隙等地质状况表现出的各种象形石为特点;有些景区则以成片状的大体量石林群为主;有些景区的石林则以嶙峋奇怪为特色,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同时,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利用石林缝中的微小空间,见缝插针式地种植牡丹,远望之状若石头上长出了牡丹花的景象,花以石为背景,石以花为依托,互补互利,形成了独特的西山风景线。西山石林已被列为“芜湖十景”之一,并命名为“西山灵石”。
西山牡丹与一般牡丹是有区别的,这些牡丹不仅可以用于观赏,也是当地居民的一项经济收入。西山牡丹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由于这个地区一直以来土地贫瘠、土层较薄、土质较差,很难适应一般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为了生存,古代先民选择了种植牡丹,因此,种植牡丹的传统也就延续到今天。
古冶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