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大唐睿宗陵中觅李旦
作者:舛张时间:2025-04-18 07:25:35热度:0
导读: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啦,总是想去桥陵看看。尽管这些年几乎每年都去,可不知道为什么,每到春天我就总想去睿宗陵园去感受大唐留给我的那段故事。说心里话,大唐是盛世,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是不可多得值得怀念的日子。今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啦,总是想去桥陵看看。尽管这些年几乎每年都去,可不知道为什么,每到春天我就总想去睿宗陵园去感受大唐留给我的那段故事。说心里话,大唐是盛世,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是不可多得值得怀念的日子。今天上午去下乡检查安全,天气很好,突然又想到去桥陵。难得有忙里偷闲的机会,于是回家拿上摄影器材就走了。
在邻县蒲城先和一位朋友联系,原想问问他们县哪里有好的羊肉泡馍。结果朋友给我说了一家,正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朋友盛情,等我们到了的时候,他已经给买好了票,我们去了就吃。朋友想不明白,我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他们县上呢。我如实相告,说是去桥陵看看。朋友笑了,说那地方有啥好看的呢。每年都去,不知道烦不烦心。
我笑了,看来朋友对那段历史不感兴趣。这也正常。现在的社会,大家都是实用主义者,活着的人都管不好活着的人,谁还会对已经作古一千多年的人感兴趣了。再说了,李旦也算不得什么好皇帝。在大唐辉煌的时代,他的确很容易被人忘记。不过说来奇怪,只要想起大唐,我总是第一个想起李旦,尽管他当年扮演的角色给人一种有失英雄的形象。可我觉得,李旦的存在验证了生命哲学里最真谛的东西。
吃完羊肉泡馍,我们就赶往桥陵。桥陵离浦城县城不远,走了大概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到了大门口。前些年来这里,不售票。尽管当时门口也有一位把门的老人,但当他听到是本地口音,就会放行。当时陵园里不像现在被修缮的有些模样。可是我怎么觉得那时候的桥陵比现在更有历史的韵味。我把车子停在售票的边上,去买票。大概是初春,大概也是朋友说的那样,活着的事情都做不好,谁会去看望死人呢。所以没有游人,当时我心里还存侥幸,看看能不能不买票就可以进去。
我撒了个谎,说我就是浦城人,能不能免票?窗子里边的人抬起头瞟我一眼说,可以优惠,但必须得出示身份证。我说没有带身份证,结果人家就不抬头看我了。没有办法,我只好掏了规定的钞票才进到里边。这里对我来说不算是陌生的地方。每年走的都是一条道,每次都是看着同一个景致。不过今年我想改变一下行走的路线,就从左边逆时针走。
桥陵给我的感觉就是帝王的陵墓,那种大气,那种浑厚从一走进这个地方,就能让人感觉到。这些年我一直在想,经过历史的荡涤,岁月留痕。可为什么睿宗的陵墓保存的相对要好处许多呢?其实李隆基的陵墓也在这里不远的地方。可是我去过一次就不想再去了。不管当年他的开元盛世是怎么样的辉煌,可现在看去就是一个土丘,那种荒芜令人真的有些不堪回首。
桥陵坐落在桥山山脉的东边,山势给人有一种无穷无尽的联想。桥陵里有不少唐朝留下来的石刻,那些巨幅的石雕让人能够联想到当年大唐的那种盛气凌人。就是那些石马的腿粗的都和身子不成比例。可正是这种不成比例的效果给人了一种唐朝的霸气和强盛的威严。每年我都要认真仔细的去看,每次我都感觉这些经历了千年的古董仿佛在给后人讲述一段历史辉煌和辛酸的故事。
看得出来,尽管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冲刷,但是那些石雕还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能工巧匠的伟大。那么多的石像个个面容都不一样。不过从他们富态的神情看,我还是能感受到大唐留给中国的那些自豪。过去人们一说到李旦总是不屑一顾,觉得他作为大唐盛世时代的君王多少有些不够气派。当然了,大家的埋怨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很多人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就会主动把皇帝的位置交给母亲武则天。有人说这是武则天的独断,也有人说,这是李旦的无能。其实让我说,大唐没有李旦,也许就不会有那段令人流连忘返的大唐故事。
有人曾问我,李旦在大唐到底算是什么?我说他才是真正的大唐无字碑,他才是真正的大唐开元盛世。今天和我一起来的还有别人。就在陵园的正南方,他看着威武有些玄义的桥山山脉对我说,他觉得李旦就是和谐理念的创始人。在他那个年代就懂得和谐的奥妙。我知道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为了皇权,有多少血腥,有多少悲剧。就连大唐开初,也逃不脱这种灭绝人性的残酷。说到李世民,我们不光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名言,我们也不会忘记玄武门兵变那种骨肉手足相残的血腥场面。
但是李旦就不一样了,面对皇权,他却能不屑一顾。有人说当时是因为武则天太强势,说武则天是巾帼豪杰。其实让我说,没有李旦也许就不会有武周的故事,自然也就无法成就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跟在身边的人问我,李旦把皇帝的位子让给武则天,当时他在干什么?我说养鸽子。身边的人说,是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和平鸽子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我笑了,因为我不知道。因为李旦在不当皇帝的时代他在做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想现在也不会有人知道。但是他一定是存在的。
我也无数次的去过乾陵,在那里我也很多次的面的无字碑,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唯独武则天给自己留下了无字碑。关于无字碑的传说实在是太多了。当然了,把无字碑说给武则天的人很多。总觉得那是武则天的高明,是武则天留下的千秋功过后人给与评说。其实我一直觉得不然,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有时候不一定都是轮回。有时候我也心起怪想,难道这无字碑是武则天留给自己的儿子李旦的。
关于那段历史现在大家都是猜测了。大家是用一种习惯和自然的逻辑思维来想象,对于皇权谁不垂延三尺呢。李旦也不是圣人,既然有机会做皇帝,怎么会轻易放弃呢。既然他可以把皇位让给母亲武则天,就说明他实在是不景气,实在是太无能了。然而必然和习惯怎么可以准确的去讲述历史的真实呢。也许李旦为了不让玄武门兵变的惨案在他这一代发生。为了不给渴望皇权的武则天留下虎毒食子的典故,才把皇位让给了母亲。
我经常想,如果没有李旦,是不是就不会有武则天的英明。如果没有李旦,是不是也不会有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呢。有人说李旦大概是做不了皇帝。我想不是,因为心气很高的武则天临了还是把皇位还给李家,说明在武则天的心目中,他的儿子李旦还是能够胜任大唐皇帝的角色的。可是大概是对生命有了自己独特认识的李旦,不愿再把自我融进一种权利和血腥之中,所以他又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
真有意思,一生两次禅让皇位,一次给了母亲,拯救了武则天。一次禅让给儿子李隆基,成就了大唐开元盛世。这就是李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