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一说到桂林,必定会让人想起唐代韩愈的千古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闻名天下,就是因了这一方如梦如幻的山与水。桂林是画卷。桂林是诗歌。桂林是我们与山水相依与自然共融的无限期待与梦想。读山读水

说到桂林,必定会让人想起唐代韩愈的千古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闻名天下,就是因了这一方如梦如幻的山与水。
桂林是画卷。桂林是诗歌。桂林是我们与山水相依与自然共融的无限期待与梦想。
读山读水读桂林,读一读山水非凡的气质,读一读那山魂水魄不断涌荡的灵性。


公元2007年的6月13日,我有幸成为“丽水市文联艺术家采风团”的一员,前往广西前往桂林。怀揣内心的激动,怀揣着多少年的梦想,我们与桂林相约,我们与山水结缘。我们梦想成真。一行16人,出丽水经萧山然后一路向南,直飞桂林。
桂林是一座不一样的城市。当南宋的王正功挥毫写就“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的感叹,桂林就变得更加的不一样了。特别的地理风貌,特别的山水灵性,特别的民族风情,特别的桂林总是那么的特别。
“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王正功后,宋代的范成大,清代的袁枚及近现代的陈毅、贺敬之,多少的文人墨客都被这山水的独特所倾倒所陶醉,众多吟咏桂林的绝词佳句应运而生,层出不穷。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桂东北及桂湘交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65万。它地处岭南山系的西南,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难怪杜甫老先生游历在此,禁不住大呼一声: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桂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不大的城市却集聚着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处处洋溢着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如今的桂林是广西的第四大城,位居南宁、柳州和百色之后。
桂林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这里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典型山水。
桂林不但四季如春,风光秀丽,而且还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丰厚,意味无穷。在古代,曾是百越之地,战国时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宋以后,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成立,它才成为省辖市。其人文资源异常丰富,纳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和村寨风光于一体,并与山水景观有机结合,交相辉映。甑皮岩洞穴遗址、兴安灵渠、明靖江王府和靖江王墓群、桂海碑林、花桥和李宗仁故居,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芦笙节,侗族的花炮节,古朴奇特而绚烂多彩,民俗民风相当浓郁。
“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历史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足迹,历史也在这里孕育了美丽而富饶的文化。
1982年,桂林市被国家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5年“桂林山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仅次于长城名列第二,紧接着又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今天,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县的风景区带已经形成。
还有哪一座城市能像桂林一样因山水而如此娇媚,因文化和民俗而如此独具神韵和魅力?


从旅游角度讲,到桂林自然少不了去游山看洞,去玩水看景,去访古看史。处于桂林核心景区的“三山两洞”便是绝好的去处。山是象鼻山、叠彩山和伏波山,洞是芦笛岩和七星岩。
绝美漓江穿城而过,桂林城则将“三山两洞”揽于怀中。可以说,如若没有了“三山两洞”,也许桂林就不再是今日之桂林。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和洗礼,这山这洞就蕴藏了许多说不完的故事。
用罢晚餐,从下榻处桂星酒店出发,驱车半小时抵达滨江路。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作为桂林市城徽的象鼻山。它是桂林的象征,似极了一头临江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极富情趣。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个两面贯通的圆洞,舟行其上,悠然自得。圆洞恰好和水中的倒影构成一完整的圆形,好象明月浮在江上,圆洞因此称谓“水月洞”。“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这“象山水月”的奇观又怎能不让人扼腕称叹,流连而忘返。
之后,一行人便沿了湖、江漫步,来到市中心的榕衫湖景区。小江导游介绍,以中山中路的“阳桥”为界,东边因在湖畔种植衫树而成衫湖,西面的古南门前有着八百年的大榕树,故称榕湖。本是血脉相连,只不过是那一座灯光闪烁的阳桥人为地将这相连的血脉一分为二,成了衫湖和榕湖。这或许是旅游的需要,或许是游人观赏养眼以满足层次感的需要。湖畔绿树成荫,行人如织,湖光树影,几分热闹中间杂着几分静。衫湖里建有“日夜双塔”,一金一银,光彩照人,据说这是世界最高的铜塔和水中塔,而阳桥之西,榕湖水面开阔,设有水晶玻璃桥、音乐喷泉、邀月台、湖心岛和北斗桥等景,更是美仑美奂,美不胜收。这是休闲的乐园,这是游客的世界。如是景致目不遐接,令同行的摄影家乐翻了天。
榕城古荫,是指榕湖北岸的古城门和门前的古榕。说是宋代遗址。“古南门”匾额为已故大学者郭沫若所书。门前的古榕树,相传是筑城时所植,树身数围,枝叶婆娑。一旁的广场空地,音乐热烈奔放,舞姿翩翩,原是一大群女同胞合了节拍在齐整划一地跳着健美操,有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更有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中青年妇女。我在看,老外在看,许许多多的人围了一个大圈圈,都在看。津津有味,饶有兴致。
再往前走,便见金碧辉煌的迎宾桥,具有强烈的巴黎凯旋门建筑风格。事实上,这迎宾桥就是桂林的“凯旋门”,我们只能远望,不能近观,只有贵宾光临才能门户大开。我无从知道,桂林的父母官都将谁谁谁当作了贵宾。


桂林有“三宝”,不能不提。其一是桂林的豆腐乳,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特点是皮薄肉嫩,质地幼细,味道鲜美,辣中有甜,甜中喷香,它与我们浙江的绍兴豆腐乳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桂林豆腐乳配上了川辣和桂酊;其二是桂林的“三花酒”,它的特点是澄清透明,蜜香醇厚,入口柔绵爽冽,回味怡畅,酒精度分别为56与58两钟,“三花”是中国的名酒,具有千年历史,被公认是全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据说用漓江的水、桂林的优质大米和香酒药草制成;其三就是桂林的马蹄,马蹄又名荸荠,含有淀粉、维生素、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