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灶上冒起了大沱大沱的油烟,眼镜镜片上被蒙了一层薄雾,迷了视线,急火快炒青菜正在进行,锅烘放油,油冒起了干烟搁佐料,佐料出了味则适时放菜,一丝不苟地把工序一道一道下来,小菜一碟,轻快地上了餐桌,剩下最后
灶上冒起了大沱大沱的油烟,眼镜镜片上被蒙了一层薄雾,迷了视线,急火快炒青菜正在进行,锅烘放油,油冒起了干烟搁佐料,佐料出了味则适时放菜,一丝不苟地把工序一道一道下来,小菜一碟,轻快地上了餐桌,剩下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难为了几粒牙齿,孜孜不倦地重复做着细嚼慢咽,使生命力保持着蓬勃的旺盛。如果说生命在于运动,咀嚼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项运动,论功行赏,功不可没。
寂寞的时候,深锁了心事,然后把大把的光阴丢在厨房里,花上数小时,耐心地煲一锅汤,不想愧对花了心思打造了菜汤,也从未缺乏胃口,因此身体里营养略有过剩,这也是我的宿命。虽说现在的炒作不再仅限于厨房,可厨房炒作最属正宗,其他各个领域星星们的炒作,与厨房的炒作无可媲美。
也曾间歇性地做些减脂计划,引来温柔的打击:肯吃的猪猪一定瘦不了!当然也有善意的体贴:健康的体型是微胖!就是为了保持住这个“微”字,也做过而且一直坚持着不懈的努力。
饮食理念一向贯彻“菜多主食少”的方针,并坚定不移地执行。厨房的窄窄檐边,摆满一溜沿的西红柿,黄瓜也提前洗干净,放到一边,择菜时,随手拾起一只西红柿,水龙头冲冲,水果刀一分两半,炒菜的当儿,边吃边炒,或者把削了皮的黄瓜萝卜乱嚼一阵,拿菜提前应急,为每一餐前垫胃。
面食煮好了,挑可怜的那么几根面盛了,只盖住碗底,然后多余的空间都盛了菜,开始了以吃菜为主的一餐。菜为主,面为辅,饮食传统被咱打破了,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是死水一滩,厨房改革创新轰轰烈烈地正在进行。因为饭前的菜已经令肠胃有了饱腹感,主次颠倒搭配来吃,长久以来坚持这样的饮食结构,才没让体形沦陷为强壮的可耻。
偶尔应酬了,餐桌上或高脂或甜食浅偿辄止,应应酬免不了鱼肉肠胃,应酬以后第二天的饮食,以饮水为主,坚持保持清淡,这一招是均衡加节制。商人做生意,总是担心投资大收益小,咱这身体,从不必担心像商人一样,做了亏本的买卖,用心吃进去,效果明显得让人心惊肉跳。可是所有的食物,对咱仿佛有无限的魅力,不可抗拒,并在媚惑中给我幸福感。
鉴于保持体重的爱美之心,不得不与心仪的食物保持了距离,像一个恋爱的高手,甜密地安享着与美食若即若离的韵味,分别久了,太想念了,免不了暂时丢了清规戒律,沉迷其中,过后,又自责意志力不够坚定,连美食都难抵其诱,何成大器?顺便解释一句:不要嘲笑每个人的梦想,只要选择了目标,不停地走,终有抵达的一天。
美食里没有喜新厌旧,要么一见钟情,要么,日久情生,胃,则做了美食的情人,光阴的流逝里,渐渐沉淀成深沉的爱,于深深浅浅的岁月里相濡以沫地一同走过。
有些食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南瓜小米稀饭,除了煮出一室的小米清香味,还有泡菜坛了里与稀饭最最般配的长豆角,脆莴笋。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比起金榜题名或洞房花烛的幸福,美食里的幸福算得上坐井观天的幸福,可是,不因为幸福的微小就忽略不计,吃是生命之源,对于吃的嗜好岂可等闲视之?
《论语乡党》中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这些文字,足见古人重视烹调上的精细,也注重卫生,肉切得不合规格不吃,非季节性产物不吃,等等。美食也必须恪守规则,遵守法道,小到就餐礼仪,不注意就伤了大雅。大到猓子狸携带非典病毒,食用野生动物是一种陋习。
饭后于夜风中散步,一家面包店的香味飘了过来,闻香止步,看到第二天上市的面包刚刚出炉,金黄微焦的色泽,格外逗引食欲,交了钱,一包沉淀淀的幸福被打包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