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何时天亮?
作者:卖空买空时间:2025-04-18 04:38:58热度:0
导读:于根伟扫射破门的一瞬间,央视解说员兴奋地高呼:“天亮啦!天亮啦!”——凭借这粒制胜球,中国队历史性地从亚洲突围,杀入02年世界杯。但随后中国队在世界杯小组赛中三战全负,再次陷入了无边的黑暗。这次历史性
于根伟扫射破门的一瞬间,央视解说员兴奋地高呼:“天亮啦!天亮啦!”——凭借这粒制胜球,中国队历史性地从亚洲突围,杀入02年世界杯。但随后中国队在世界杯小组赛中三战全负,再次陷入了无边的黑暗。这次历史性的突破并非朝阳的金辉,而只是一颗一闪而过的流星。中国足球,何时天亮?
很多人从体制分析中国足球的弊病,但一群踢毽的老人却从另一个朴素却又深刻的角度启发了我——人对球的感觉与灵性。
每晚出门散步时,总能看见三五成群的大爷大妈在路边踢毽子。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仿佛已经稔熟到根本不需要思考,而是肢体柔和、自然的舞蹈。有时候,毽子吊向他们的身后;你以为这下毽子终于要落地了,不料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竟如武侠小说中的凌波微步一般,左脚尖点地,俯身向前,丝毫不在意身后的情况,轻盈地向后抬起右腿轻轻一勾,毽子便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地落向对面的队友。
没有教练专门教过这些人怎么踢毽子,也决没有职业化的踢毽联赛,但他们对毽子的感觉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而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毽子、一块空地和茶余饭后的闲暇。
足球不也是如此吗?只要给孩子们一个足球、一片草地和一些空闲,他们就将创造中国足球的奇迹。
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和班里的三位男生几乎每天放学后都要踢球。但我们脚下,不是滚动的皮球,而是一脚踢出去后乱蹦跶的废水瓶。经过不断摸索,我们设计出了质感最棒的“比赛用球”——装有40mL水的“脉动”饮料瓶;这样踢起来既不会脚疼,又能模拟出足球的分量。我们的主场,是马路边一片不足十米长、五米宽的坑坑洼洼的水泥地;路边座椅下的空档和几块变色的地砖,是我们的球门与边线。日日往返于此的上班族,则有幸成为免费观赏我们比赛的忠实球迷。
有人说,中国太拥挤,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给孩子们踢球。但童年的趣事告诉我:只要真正热爱这项运动,你总会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足球与球场。
我们缺的不是足球和草地,而是时间——与足球彼此倾诉、交流,培养感情与默契。
足球不是别人教授的,而是自己感悟的。一个人一周都不碰几次足球,即使教他再多的技战术,也是对牛弹琴;皮球在他脚下总显得桀骜不驯、暴躁易怒。而那些一有时间,便用小脏手抱着掉了皮的足球兴高采烈地冲向大街呼朋唤友的孩子呢?没人教过他们如何踢球,但足球在他们脚下,就如同被理顺了毛发的雄狮一般温顺。
足球是需要慢慢品味的。但它在很多人生命中的意义仅仅是一场游戏——孩子们眼中,足球是发泄、放松的游戏;家长眼中,足球和电脑、电视一路货色,都是诱惑孩子离开书桌的游戏。
很多人觉得足球好玩,他们不厌其烦地赏玩门将扑球脱手、后卫门前踢空气、中场高高跃起后冒顶、前锋门前打飞机的爆笑场面,为此笑得四仰八叉、满地打滚。但也仅仅是好玩罢了,所以,他们从未出现在烈日曝晒的球场上,他们向来只踢自己喜欢的位置、而不顾及球队战术的需要。对于他们,踢球或看球,与捧一场郭德纲的相声并无二致。
但是,有人把足球视作理想。为什么拉丁美洲的贫民窟能够走出那么多的传奇球星?足球是富家子弟的游戏,却是他们生命的全部。哈哈大笑的快感,是不足以支持一个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燃烧在这短短十几年的足球生涯中的。多少球员领着不足糊口的可怜薪水,多少球员年方不惑却已疾病缠身,甚或在绿茵场上夭折永逝……
我曾见到过这样一对父子。孩子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运动衫,背上印着“XX足球学校”,左手抱着几乎和他的小脑袋一样大的足球。父亲比儿子高了足足两个头,左手拎着一个布袋,大概装着儿子的队服和球鞋吧。儿子对父亲唧唧喳喳地说着什么,许是在夸耀自己新学的过人动作;父亲面带满意的微笑,默默前行。我不知道这孩子将来会不会成为职业球员,但蓦然间,我好羡慕这对父子。有多少父亲,能有幸见证儿子从抱着足球乱跑的小娃娃,成长为比自己还要高大健壮、在球场上带球奔驰的追风少年?又有多少孩子,能从他爱上足球的那一天起,便有父亲坚强的身影在身边默默陪伴;而当他成为球迷们心目中的英雄后,父亲永远是看台上那个最瘦削、寡言,却又最深沉、厚重的牵挂?
家庭是事业最坚实的后盾,足球亦然。梅西自幼足球天赋过人,却不幸患有发育障碍,1米4的身高在足球界不可能有任何作为。以梅西的家境,根本支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就连阿根廷豪门都因此抛弃了这个前途未卜的天才。但梅西的家人没有放弃;足球对于梅西,不是一个坏了可以扔掉的玩具,不是一场可以随时中断的游戏,而恰恰是他梦想与灵性的寄托。梅西的父亲孤注一掷,倾家荡产凑出一笔救命钱,带着小梅西来到巴塞罗那;梅西的哥哥也曾梦萦绿茵场,但他选择了脱下队服,穿上工作服,用自己微薄的薪水补贴家用,支撑起弟弟的足球梦。
在太多中国家长的心中,自己的孩子不应去念大专,不该去上技校,当然,也不能去当职业球员。好不容易有几位家长愿意送孩子去足球学校,这条路也往往被异化为另一通向成功的独木桥。大嘴韩乔生在《邻家男孩莱奥·梅西》的序言中感慨道:“我曾经见过太多有天赋的孩子,因为家人的反对,因为家人的不信任,被迫中断了自己的足球生涯。梅西背后的故事,表现了一个家庭最温馨、最坚强又最感人的一面。……如果中国的父母们都能够看到这本书,合理挖掘孩子们的天赋,不再以考大学作为孩子的唯一出路,那么中国又何愁不会诞生一个梅西?中国的足球又何愁没有希望?”
足球狂人穆里尼奥说:“和爱情、亲情、友情比起来,足球只不过是一种游戏!”没错,足球只是带给大众精神愉悦的一项游戏。但如果它真的仅仅是一项游戏,为什么国人会对国足的糟糕表现如此痛心疾首?为什么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足球一定要振兴?
这位国家领导人在出访爱尔兰时,于百忙之中还专程来到绿茵场,一展足球身手。他年近花甲、体态臃肿;他日理万机、公务倥偬,但他对足球的热爱与理解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去。当皮球从他脚下飞向空中时,似乎让许多翘首以盼的中国球迷们隐约望见了东方绿茵场上将要升起的一缕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