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拓展公务员的思维
作者:吴娥时间:2025-05-10 00:57:00热度:0
导读:培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能够领略其中的味道,吸取书中的养料更是一件难得的事情。喜欢读书的人,就好比喜欢唱歌的人一样,沉浸其中!读书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茶余饭后,闲来无事,拈一本书,读读
培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能够领略其中的味道,吸取书中的养料更是一件难得的事情。喜欢读书的人,就好比喜欢唱歌的人一样,沉浸其中!读书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茶余饭后,闲来无事,拈一本书,读读散文,念念诗词,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净化!
近日,《荆州市直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评价指标体系》将试行。从2008年1月3日起,有关部门将为公务员提供一批学习“菜单”,而机关公务员也将完成每年6-12本书的阅读。
曾几何时,对于公务员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少,但是少有读书的指标,更不要说评价了,在忽视公务员的读书学习氛围的前提下,要建设学习型机关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样,书籍也是公务员健康成长的保证,公务员身上缺乏书卷气质,这样的公务员队伍不仅缺乏生命力,更不善于为人民服务。
如果说对公务员的业务能力和体质进行全方位拓展是本质的要求的话,那么对于公务员的思想也应该进行全方位拓展,惟有不断读书才能获得思想的充实。
对于普通人而言,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公务员而言,终身学习是公务员的思想使命,读书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有思想的公务员其实比仅仅有能力更重要。
但是,读书和有思想是两码事,公务员不但应该读书,更应该读好书,不但应该读好书,更应该读有所想,读有所思,读有所获,读有所益,可以由读书搜集行政的营养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行政之糠和行政之麦子分开,经验丰富公务员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却时刻透过纸面看到背面的实质东西,读书不是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才能获益不少,读书本来不是什么难事,思索却是难事,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书是最好的东西;如果滥用了,书就是最坏的东西。
读书养心,读书修德,读书思廉,鲁宾斯坦说过,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同样,评价一级政府,要看这级政府有多少图书室和学习小组,要看有多少公务员在读书,是读什么书,读了多少时间的书,城市也书店多而滋生城市精神,政府因为读书的公务员多而滋生人文意识。
对于公务员,我们不缺少雷厉风行者,不缺少大声讲话,铿锵发言者,不缺少在应酬中大口喝酒吃肉者,不缺少动辄发怒者,不缺少经常训斥下级和老百姓者,不缺少放浪形骸者,我们缺少有书卷味的公务员,缺少温文尔雅的公务员,缺少有文化气质的公务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改变。
副市长马林成在大会上讲:“谁在看书、看什么书,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这个城市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甚至可以影响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样,一个地方,有多少干部在看书,看什么书,不仅反映了干部队伍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干部队伍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也必然影响地方的行政效果和未来发展趋势。”一个喜欢读书的干部,必然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干部,也必然是一个有修养的干部;一群喜欢读书的干部,必然营造一个温文尔雅的行政氛围,也必然是成就一群高人文素质的干部队伍,一个地方喜欢读书的干部多了,这个地方的行政文明就有保证。
我喜欢读书。书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的最爱!每天读一小时的书。当我捧起书,我那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总是如饥似渴、如寒得衣。每当夜深人静,窗外月朗风清,虫鸟安歇时,我独坐在书房,在电脑上打开一本好书,静静默读。此时此刻,夜静人静心亦静,我在文字间游走,在言辞中徘徊,陶醉其间,悠悠然,心旷神怡,真乃其乐融融也!
深夜读书是绝好时光,那种情趣在于超然物外,净化浮躁的心灵,摆脱尘世的束缚,沉湎于恬淡自由的人文、自然怀抱。穿起长袍,挽起袖管,与李白酌酒,与杜牧赋诗,与苏轼说禅;三顾茅庐、两碗清茶、白头老翁、对书当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想象着未曾素面草原高歌的少女,回味着也禅也定的垂钓高人。与山川亲近,与河流畅谈,与和风赛跑,与细雨比柔,与溪上青青草中的茅屋比静,与西风瘦马下的古道比影长。喜怒哀乐,融入其中,古人的高风亮节、人文形象,历历在目!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走进唐朝,魂牵梦绕,久久难归。书亦我,我亦书!
读书修身养性,并非孤独,亦非寂寞。读书人自有书中人陪,不亦乐呼。
(写于2008-01-0321: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