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一这个春天,好阴霾。济南的Pm2.5频频爆表,浓重的雾气,以铺天盖地之势,肆虐而跋扈,阴森而压抑。我的世界更是漆黑一片,阴冷窒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把剪刀没能剪开浓浓的雾霾,却戳破了我的心脏,心碎

这个春天,好阴霾。济南的Pm2.5频频爆表,浓重的雾气,以铺天盖地之势,肆虐而跋扈,阴森而压抑。我的世界更是漆黑一片,阴冷窒息。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把剪刀没能剪开浓浓的雾霾,却戳破了我的心脏,心碎了,剧痛着,在滴血。
爸爸,走了。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初春,在这个雾霭茫茫的时节,在这个即将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亲爱的爸爸,悄悄的只身远行,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不是天之涯,那个地方叫天堂。


人说,心轻上天堂。四世同堂,子孙优秀,生活美满,人人羡慕的和谐幸福大家庭……爸爸莫非因之就了无牵挂地悄悄出门独去“逍遥物外游”了?还是跟我们又重新玩一把小时候那个“躲猫猫”的老游戏?
爸爸爱我们,就连出门远行时辰的选择,都刻意为方便儿女们考虑。爸爸出门时,正是刚刚看完新闻联播节目的时刻,正是家人团聚在一起休闲唠嗑、最惬意放松的温馨时段。这样的时段,儿女无需工作中途请假,免除了回归途中道路拥堵的心急火燎,排除了心不在焉的不安全诱发因素。
一直觉得,邓丽君演唱的那首“不老的爸爸”的歌曲,其歌词勾勒的画面,不啻慈父的化身。每当其旋律在心间萦绕、在耳畔响起时,爸爸的音容笑貌就立刻浮现在脑海、闪现在眼前。现在,那个亲爱的爸爸,那个慈祥的爸爸,那个整天嘻嘻又哈哈的爸爸,那个一生茫茫又碌碌的爸爸,那个气宇轩昂、心性高洁、洋娃娃一样可爱的爸爸,那个世界上最爱我和我最爱的人,永远的离开了……


那株曾经为我遮风挡雨的伟岸大树,一任世间风雨侵袭、雷电剥落,最终苍老枯竭、轰然倒塌。而我披一缕云雾载来的遮天蔽日的哀愁,独伫在天宇之间,以无助的姿势,只能默默地任泪腺开闸放水……
爸爸走得安静又安详,干净又干脆。这次,爸爸的心真狠呐,任由身边的儿女撕心裂肺的恸哭,都未能阻止他迈向另外一个冰冷世界的脚步。爸爸,我千万次的问,是不是所有的别离都如此无情和绝决?是不是所有的温暖幸福都如此短暂易失?是不是所有的伤痛都如此猝不及防?
茫然和凄楚似二月的冷风,鱼贯而入,阴森寒凉。哀伤和凄苦若弥天的雾霾,泰山压顶,窒息呼吸。纵使我怎样的错愕、懵懂、踉跄、哀痛、无助,都无可逆转。


爸爸是孤儿。两岁时,祖父母病死于闯关东的途中,后被同闯关东的一老乡从东北历尽千辛万苦带回了山东老家,被一位好心的远房奶奶收养。天有不测之风云,在爸爸七岁时,这位善良的奶奶也因病撒手人寰。从此,爸爸过上了沿街乞讨、四处流浪的非人生活。一年四季,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腿上被恶狗撕咬的印记到处可见。冬天,若遇大雪天,家家门户紧闭,一连几天都讨不到一点吃食,为活命,爸爸只能就着雪花吃一些干树叶和枯草根,就连花生皮之类的东西都用来充饥过……
1948年,济南解放了,爸爸也迎来了他生命的春天。他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南下。在部队,他英勇善战,杀敌无数,屡建奇功,光身上负伤后留下的枪眼等疤痕,就达十余处。后来,爸爸转业到地方工作,直至离休。
解放前,爸爸一直过着牛马不如的凄惨生活,是共产党、八路军给了爸爸第二次生命。爸爸由一个目不识丁的苦难孤儿,最终历练成一位能文能武的高级军官、共产党的优秀干部、经济建设的开拓者。爸爸生前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更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大家庭。经常教育我们,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任何时候都要做好人、做好事,要知恩图报,不忘本。


爸爸的孤儿出生,使得他的性情与之形成强烈反差,温情、开朗和热情。爸爸的军人出身,使得他的性格像军人一样耿直、严谨和干练。而我们的家庭生活可以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来简单概括。爸爸给予我们——在生活上丰裕,在精神上富足,在要求上严格,在氛围上活泼。
生活上丰裕。记得六、七十年代,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质供应匮缺,生活比较清贫,由于父母是军人,加之比较节俭,所以我们兄弟姊妹的生活水平从小就比较高。三岁就有小三轮车骑,四、五岁就有小皮鞋穿,从头到脚毛衣毛裤呢绒袜,每天都被强令喝那种白色液体的鱼肝油而不悦,悄悄地背着父母偷偷的吐掉。可以说,衣食无忧且比较奢侈,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生活很小资,用儿子的话说就是掉在了蜜罐里。另外,一些家用电器等奢侈品,在普通人的世界里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而当时我们家拥有永久、飞鸽、小金鹿三辆自行车,所有的家用电器,从大件的电视机电冰箱到吹风机和电梳子等,在军区大院和后来的工厂家属院,一般都是率先拥有。八十年代,爸爸先后给我们姐妹三人买了瑞士梅花、英纳格和日本雷达牌名贵手表,每块表的价格达260元,几乎相当于当时一个二十五级干部全年的工资。记得爸爸说过,他小时候没有享受到的东西,要加倍让他的儿女享受到。
精神上富足。爸爸从小没有上过一天学,他的文化扫盲是在革命大熔炉里完成的。爸爸一生都喜欢学习,羡慕和敬仰有文化、有学识、有才干的人。小时候,记得我们的小画书就有三大箱,每到夜晚和周末,我们家客厅就挤满了孩子。家里订阅的《儿童画报》、《少年文艺》、《人民文学》、《小说月报》、《收获》、《读者文谪》等书刊杂志,以及购买的各种学习图书资料,将爸爸的书房变成了家属院的小小图书馆。国光牌重音口琴、七弦娱乐琴、红棉牌吉他、泉花牌落地立体声留声机,还有羽毛球、乒乓球拍子等,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欢乐无忧的童年时光和青葱的少年时代。
要求上严格。从上幼儿园开始,爸爸就严格要求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学后规定人人必须是“三好学生”。记忆中,我家客厅的一面墙上,张贴得满满的全部是我们兄弟姊妹所获得的各种奖状。红彤彤、黄灿灿的一面墙,被爸爸命名为“红墙”,还有我们工作后积攒的两大抽屉的各种荣誉证书……这些,都是爸爸生活中最为炫耀的事情。记得我21岁入党宣誓的那天,爸爸一高兴,喝了不少高度的陈曲酒,这对从来没有烟酒不良嗜好的爸爸来说,可是破天荒第一次。结果,傍晚出去散步时,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