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自己
作者:佶栗时间:2025-02-02 16:36:26热度:0
导读:在茫茫的人海中,许多人迷失了自己,为什么呢?在纷纭杂乱的社会生活中,机能正常的人们大多闪着一双机警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人和事,直至从目光敏锐看到眼神迷离,为什么?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却忽略了自己
在茫茫的人海中,许多人迷失了自己,为什么呢?
在纷纭杂乱的社会生活中,机能正常的人们大多闪着一双机警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人和事,直至从目光敏锐看到眼神迷离,为什么?
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却忽略了自己的内心。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看到别人能力比我强,成绩比我好,关系比我硬,各方面条件都比我好,不由然心生不平,羡慕忌妒恨。
随之而来的是两种态度:
一是攀比,一个劲地与人比较,只要比我强的,我都要不甘落后,都要努力赶超,超越不了便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心里想着这个不公平,那个偏心眼,周围的人都对我充满敌意。
二是自卑,都怪家庭条件不如人家,经济和人脉不比人家,身边的人都势利,从来没有人来关心我,自己也不能给别人什么好处,于是把自己孤立起来,心里想着——去他妈的,谁离谁都能过。
其实,这都是不能合理看待自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缘故。
中国人有着这样的传统:你越是把自己当回事,别人便不把你当回事;你愈是谦虚慎微,别人愈是视重推崇。西方人面对赞美之辞会说“thankyou”,中国人面对称许却是“哪里哪里”。这样的时刻,外国人的内心是警醒的,而中国人的内心是沾沾自喜的;外国人在努力改进,中国人是停滞不前。
可以说,国人的缺点在我的身上都能找到痕迹。在单位里,我在初中部的职称最高,工资也相对其他老师高些,很多同事会当着我的面夸赞,说我素质高,能力强。每当那样的时刻,我便刻意谦虚一句,“哪里哪里。”心里洋洋自得,自我感觉良好。到了自己工作业绩不如别人的时候,也不是认真找自身原因,而是自我安慰:不要紧,凭自己的实力,一定能行!其实,当自己的教学成绩总不能超过别人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缺失,意识到自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看问题,有时候难免自欺欺人了。
前不久,我们学校上报的各种荣誉称号的人员申请,我竟然没有通过,一时间脑袋膨胀。领导、朋友、同事的告诫还回荡在耳际——要多写文章,多更新知识……
现在回想起来,我在学生面前谈过自己的工作履历,实在是心有不安,在同事面前表现自负,实在是自惭形秽!
眼睛向内,多看看自己,也许对自己有好处,因为许多东西都成了既往,未来是需要不断努力的。
什么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又有什么能立于不败之地呢?
只有不断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系统才行。
长江后浪催前浪,前浪拍到沙滩上。
我在沙滩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