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按行程安排,午后4点多钟,我们驱车前往今日最后一站——去维吾尔族家做客。从我们所参观的坎儿井到做客之处,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车在行进的途中仍然播放着新疆的歌舞,但却很难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谁心里都清
按行程安排,午后4点多钟,我们驱车前往今日最后一站——去维吾尔族家做客。从我们所参观的坎儿井到做客之处,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车在行进的途中仍然播放着新疆的歌舞,但却很难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谁心里都清楚,这些VCD影碟内容,以后看的机会多多,此时拿它与沿途风光相比,傻子才会傻瞅呢!更何况,车窗外的景致弥足珍贵,错过机遇,恐怕今生都难得再见到——因为我们的新疆之旅,毕竟是太遥远了,每个人也太不容易来一次了。辽阔无垠的戈壁滩,给人一种空旷、深远的感觉;由于有坎儿井的存在,行进途中不时地有绿洲出现;在绿洲出现的地方,往往会出现牛羊的身影,进而也就有村落出现了……
这里的村庄很有特点,房舍都稀稀落落的,不似内地那样紧凑,可能是这儿的地皮不太金贵的缘故;房屋有砖木结构的,也有“干打垒”(据说是用米汤和当地泥土一层一层夯实垒砌而成)土木结构的;所有房屋几乎都是平顶样式,这样建造除了比尖顶房屋能节省部分建筑材料之外,更主要的一点,可以有效利用屋顶面积。在多雨地区,假如建造的房屋是平顶的,屋顶存水漏雨的问题很难解决;可这里多旱缺雨,常年也难得见到雨的影子,所以人们都喜欢这种平顶式的房子。在车上,我们就看到了平顶房屋的优势所在。当地人习惯性地将一些物品放在屋顶上,牛羊是无法够得到的;最尖端的是,有些房顶上居然还摆放着睡床(也有摆放到屋外的,属于新疆“四大怪”之一),令我们这些外地人感到很有趣,也很新奇。试想,在绿荫如伞的高大树木下,躺在四面透风的屋顶上美美地“哈”上一觉,纵使骄阳似火,大地如锅,也会比闷在屋里惬意很多。当太阳落山、星月当班时,如果夜宿屋顶,又将是另一番迷人的景象:群星眨着妩媚的笑眼,或明或暗,闪闪烁烁;月亮泻下柔和的银辉,或圆或缺,真真切切;青蛙亮起圆润的歌喉,或高或低,悠悠扬扬;蝉儿奏响夜晚的序曲,或起或落,婉婉转转……此时,夜风轻拂下,若能在动听的吹眠曲声中酣然入梦,背靠着大地,面对着苍穹,可算得上人生的一大享受了——果真如此,不是神仙也胜似神仙!
再往前行,就是果园和葡萄园的天下了。果园里,有桃、杏、梨、桑、苹果、石榴、无花果等各种果树,绿色的海洋中,各种果实不时地在眼前闪现,红的,粉的,金黄的,非常醒目;葡萄园里,藤蔓上悬挂着一串串已经成熟的葡萄,点缀于绿帐间,或绿或黄,藏藏躲躲,闪烁着耀眼的光泽,特别诱人;万绿丛中,但见衣裙鲜艳的维吾尔族少女在采摘水果,她们手挽筐篮,像斑斓多彩的蝶儿一般,活跃在树上、地下的绿波间……
也许是果园或葡萄园的收入不斐,这里的生活水平明显好于别处。浓郁的林阴之中,掩映着一幢幢粉墙朗窗的房舍;房门前,停放着主人用来运送瓜果的汽车或家用轿车、摩托车;院墙外的树荫下,男女老幼都在忙着往特制的纸箱里装水果,把沉甸甸的收获和希冀,都浓缩在一起,看样子要销往远方;山坡下、庭院里,是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荫房”(这是汉人的叫法,当地维吾尔人称作“群结”),有的竟有两层楼那么高——
听导游讲,荫房是新疆的一个特色,是专为晾制葡萄干而建造的,主人一般是不喜欢游客到荫房里去参观的,因为他们觉得荫房是晾制葡萄干的“重地”,让外人探头探脑地瞧看,既不雅观,又不卫生。荫房的屋顶上每隔半米左右架着一根碗口粗的“檩子”。“檩子”上,每隔半米吊着一个插着许多有筷子来长、指头粗细的木杈,这就是挂葡萄用的木钩。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人们自上而下往木杈上挂上一串串葡萄,将门关闭,凭着从气孔吹进来的吐鲁番盆地特有的热风烘烤,40天左右,鲜葡萄就变成了葡萄干。这种天然晾制的葡萄干,与在全国其他地方有的奸商用硫磺、色素熏制而成的葡萄干有天壤之别,它颜色呈黄绿半透明状,干韧绵软,甜蜜、鲜香、爽口,对人的身体有百利而无一害,吃上一枚,浸人心脾。其实,不用导游细说荫房的内部结构如何,仅凭荫房的外观,我就可以想象得到它的内部是啥样子。因为,我觉得这里的荫房与家乡的烤烟房极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荫房的通气孔要比烤烟房多,鲜葡萄变成葡萄干是通过热风烘烤、晾制而成,而由绿烟叶变成黄烟叶,必须用炉火烤制才能完成;内里与烤烟房的差异在于,前者用指头粗细的木杈挂葡萄,而后者是用一米多长的木竿挂烟叶。
我心里在想:既然人家不欢迎参观荫房,等到达目的地,识相点,不讨这个“二皮脸”也就是了。
导游还告诉我们,吐鲁番地区生产的葡萄种类很多,仅提子类就有好多种,如黑提子、紫提子、黄提子等。尽管这里葡萄的品种众多,但主要品种有13个:无核白葡萄、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喀尔、百加干、琐琐等。这些葡萄,有的绿若翡翠,有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似玛脑,令人垂涎不止。在13个主要品种中,无核白葡萄算得上看家品种了,它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
很快,目的地到了。我们所做客的这户维族人家,用宋丹丹的话讲“有钱”:大门旁,停放着一辆崭新的小轿车,我想肯定不会是租借来的;砖木结构的住房,从外观看很敞亮,也很打眼,再配以高大的院墙,显得越发气派、不凡;占地面积很大的葡萄园,像一匹翠绿的绸缎铺设在那里,十分引人注目,这可是主人的“绿色银行”!
这家的男主人是个40多岁的壮汉,个头不高,但很精明、干练、豁达。一家人很热情,将我们直接“请”到了葡萄大棚内。好家伙,别说无缘参观荫房了,连主人那宽敞明亮的大砖房也很难欣赏得到了。
长约60米、宽约7米的葡萄棚,有三面是40公分的砖座,四周是一根根碗口粗细的立柱,上面刷着浅蓝色的油漆;棚顶因被葡萄和藤蔓所覆盖,不知用的是什么材料,我所能见到的除了密集得再也不能密集的葡萄串之外,就是棚上吊着的、正在飞速旋转着的乳白色大电扇,还有几盏40瓦的日光灯;棚内位于中央地带搭了三张大床(准确地讲是大炕),床上铺着红色的新疆毯子;每个床上都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各种水果和葡萄;大棚的三分之一处,有一粉红色的帘布,用来做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