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行--走进豫园
作者:逶纡时间:2025-03-27 13:04:27热度:0
导读:记得四月初送儿子回上海复诊时,儿子问道:老妈,想让我带些什么回来?不知怎么就想到了豫园,想起了那园里各种小商店,琳琅满目的小吃、小玩意儿,还有那曲曲弯弯的小径、古色古香的楼台亭阁,还有许多我没有来得及
记得四月初送儿子回上海复诊时,儿子问道:老妈,想让我带些什么回来?不知怎么就想到了豫园,想起了那园里各种小商店,琳琅满目的小吃、小玩意儿,还有那曲曲弯弯的小径、古色古香的楼台亭阁,还有许多我没有来得及看到的风景……
去年在上海住了三个多月的时候,去的地方不多,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上海豫园了。
这个被称为上海城皇庙的地方,地处上海市黄浦区,从元、明、清到民国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也被称为“上海的根”。
这个坐落于繁华大都市的小园子,不只是楼宇雕檐、亭台轩榭的明清园林的缩影,她没有“江南名园”的头衔,也不及西湖苏杭天堂般的自然美。单单是园内琳琅满目的各式特色小商品,就足以让你如痴如醉、留连忘返。
豫园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上海特有的人文标志和文化名片,以她古老成独特的方式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集园、庙、市为一域,融商、旅、文为一体,别具一格的形态成为上海独一无二的风景盛地,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不知道有多少名人雅士去过豫园,我想应该是数不胜数的,单就我这平民百姓,在上海三个月的时间,就到豫园闲逛过了3次,不为别的,就是愿意在那里感受那大大小小的、古朴的小店,而每次离开时总是要生出“恋恋不舍”之情。
从浦东三路上车,过了南浦大桥来到黄浦区后在豫园站下车,走过天桥行至豫园老街,远远的你就能感受到豫园的那份热闹了。
人潮涌动的街道上,远远的就能看到各种特色商铺一家连着一家,单凭那每家店门上的牌就一家一派,各显神韵。进得园内,那古色古香的楼阁一处连着一处,又别具一番风味。剪纸店、筷子店、剪刀店、梳子店、毛笔店、茶壶店……,一店一品、自是不同风格,店铺虽小,但无不彰显着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走进哪一家店,都会给你留下十足的新鲜感,店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各种“宝贝”,真让人爱不释手,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正是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刚好赶上台湾小吃展示会,还有提前举行的端午节食品节。正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豫园里人山人海,挤满了各个小店,站着的,走着的,黄皮夫的、高鼻子,蓝眼晴的各类人群无不手里都捧个快餐盒,忘情地品尝着那些诱人的小吃。南翔小笼、宁波汤团、阿里山小炒、各咱甜糕、端午时吃的各式样粽子远远的飘着粽香味,无不堪称一绝,诱使着我三包五盒的就买进了一大堆拎在手里。
那些大大小小的店铺门口也是被挤的水泄不通,人头涌动。拐到亭心湖,那里又是另一番诱人的景致,湖上的九曲廊桥迂回婉转,湖面上的风景则更加迷人,什么八仙过海、江太公钓鱼、猪八戒背媳妇、武松打虎等等,清一色手工制作的立体仿真画面,就如同看电视里一样,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往返。八月底的时候我第三次走进豫园,正好欣赏到了红鱼戏莲叶,秋韵惹人迷的景象。
除了特色小商品,豫园的灯会也早已蜚声海内外,可惜没有赶着那精彩的灯展,只是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那一盏盏镶嵌于这些亭台楼阁间的红灯笼,在这江南的春日下更显露出一种别样的风韵来,它们造型别致、姿态万千,凝结着中华民族民间工艺的精华,每一盏都是一件艺术品、而每一个手工制品都是中华民族的结晶。
园内的城隍庙和沉香阁,一样也是香客如云,但再不会是以往旧社会那种祈神的仪式,众多的人们自如地进出香堂,对各大庙宇的精雕细琢无不感慨,惊叹于各个殿堂内那一尊尊传神的佛象,而人心所向的就是这些充满特色的华夏文明了。
简短的几行文字,难以说尽豫园的妙处,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去这座大都市的城皇庙去看看,再次领略她那古朴而迷人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