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风中塞北,梦里江南,一直是我极向往的地方。近日盘桓沪上,略得闲暇,便独自抽空去了趟周庄。古镇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三十八公里,处于昆山市澄湖、蚬湖、淀山湖和南湖的环抱之中,原名贞丰里。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
风中塞北,梦里江南,一直是我极向往的地方。
近日盘桓沪上,略得闲暇,便独自抽空去了趟周庄。
古镇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三十八公里,处于昆山市澄湖、蚬湖、淀山湖和南湖的环抱之中,原名贞丰里。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周迪公郎舍宅为寺渐成集镇,始名周庄,清康熙初年更名为周庄镇。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典型江南水乡风貌。
初进周庄,给人的印象,就像走进了狭长而拥挤的小集市,而不是我梦里的水乡。跟着导游走马观花地看了两个景点,我便知道来的不是时候。一是骄阳似火,二是人满为患,再加上街道两边不绝于耳的叫卖声,早已令我失去了游览的兴致。
我把导游叫过一边,约定了第二天回程的时间,便离了团。现在的我需要的是一个睡觉的地方,于是便一个人向小街的深处走去。
中市街是周庄的一条老街,建筑古朴,很值得一看,我在街尾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来。店主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待客很是热情。见我还没有吃饭,指着桌子上的饭菜对我说:“我们刚吃过了,这些菜都是今天新做的,你要是不嫌弃,就随便吃一点吧,晚上可以在对面吃,那是我妹妹开的酒楼。”
盛情难却,我坐下来边吃边和她聊开了。她姓高,她的丈夫姓朱,在镇上工作。这镇上的男人大多有工作,一般是女人和老人们在家守着铺子招揽游客的生意,她和小姑合伙开了这家客栈。对面开酒楼的姓董的两姐妹其实是她远房的表妹。
董家妹子大概没见过我这样吃蹭饭的人,站在对面不住地笑,终于忍不住走了过来:你是哪里人啊?一个人到周庄来玩吗?下午你可以到我们店来吃饭的,我们明码标价的,也不贵,我们这儿的特色菜很多,你要来吃,我亲自下厨烧给你吃。她明目张胆地开始招揽生意了。见我答应了,她开始给我排菜。你一个人,下午就吃一个例份的万三蹄,一个青菜就够了,明天早晨吃混沌,中午嘛吃白丝鱼和河虾,下午……
行了行了,下午我先尝尝你店里万三蹄的味道再说。我赶紧打断她,要不然她可能会排出一个星期的菜谱来。
接下来我赶紧躲进空调房,躺在床上打开电视养精蓄锐。

晚饭的时候,我走进了董家妹子的酒楼。
初到周庄,万三蹄是不能不尝的。万三蹄,据传是江南巨富沈万三招待贵宾的必备菜肴。“家有宴席,必有酥蹄”,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作为富裕和吉庆的象征,万三蹄已成为周庄逢年过节、喜庆婚嫁的主菜,亦是招待宾客的上乘菜肴。
“万三蹄”的用料十分讲究,以猪后腿为原料,加入调制的配料,入砂锅经一天一夜煨焖而成。制成的万三蹄皮色酱红、香气四溢,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皮肥肉鲜,甜咸相宜,滋味无穷。万三蹄的吃法也是别具一格,上桌的蹄膀有两根贯穿整只猪蹄的长骨,吃时取其一细骨,蹄形纹丝不动;以骨为刀,轻轻划过处,蹄膀便一分为二。据传,这是当年明朝皇帝朱元璋为难沈万三,令其不用刀而分蹄,沈万三灵机一动,抽出其中一根骨头当刀解了题,躲过一劫。朱元璋称此骨为“骨刀”。此食法便成了周庄人的传统吃法。
董家妹子殷勤待客,我坐在窗边独斟自酌,酒足饭饱之后见天色将晚,行人渐少,便步出店来,信步闲逛。
周庄的老街大多很窄,三米来宽,一般以青石板铺路,倒也平坦。街两边是密密麻麻的商铺,此时大多已关了门,白日里熙熙攘攘的人流早已不见了踪迹,只有守着夜市的店家仍然不甘心的看着零星过往的游人,希望从中找出几个买家来。
黄昏的时候,几户人家挂起了灯笼,街道便散发出几分古朴醇厚的味道。
街道两边的房屋依水而建,靠水的一侧大多有石阶临水,方便日常取用。水中,有小船不时荡来,穿过石桥缓缓远去。桥上行人点点,岸边垂柳依依,给人一种悠远、静谧的感觉。
此时此刻的周庄,方显出她那迷人的本性来。
再往前行,临水的街道渐宽,灯火渐亮,游客也多了起来。到这里来的人,大多是想品一品周庄的阿婆茶。
吃“阿婆茶”是本地的习俗,也是周庄妇女联络感情、消闲遣兴的传统社交形式。据说“阿婆们”每家轮流作东,邀请四方邻里的几位老姐妹一起喝茶。喝茶时,主人先在桌上放上几碟腌菜、酥豆、糖果之类,作为佐茶小菜,所以周庄人管喝茶不叫“喝茶”而称之为“吃茶”。“阿婆们”聚在一起,一边吃茶,一边做针线,一边聊家常,乡情甚为温馨。一席阿婆茶散后,大家拱手告别,随即约定下一次阿婆茶的时间和场所,以便在聚。
在周庄吃阿婆茶品的是那一种氛围,至于茶叶倒不是什么好茶叶,一般而已。

出得老街,来到镇上,路边的三轮车夫迎了过来招揽生意。问了价钱,我便上了车。车夫很是健谈,一路景色祥加讲解,遇着特别的地方便停下来拉我去看。
车夫是本地人,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滔滔不绝地说着。这周庄,原来并不大,现在我们看到的周庄,大多是近年来扩建的。随着周庄的名气越来越大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周边的农田也相继被宾馆饭店所取代。新建的商业住宅区富贵园就在老区的北面,虽说是按江南的建筑风格营建,在我看来却是富贵有余,底蕴不足。由于商业带多在景区里面,因此进驻园区的商户并不多,感觉甚为萧条。
说到周庄,不能不提富甲江南的巨贾沈万三。传说沈万三又名沈秀,乃明初江南首富。明太祖朱元璋修建南京城时,他捐了大量资财。后自请犒赏三军,触怒了朱元璋:“匹夫犒天子之军,此乱民也,宜诛之。”后因马太后说情,被发配云南,客死他乡。
在周庄关于沈万三的传说很多,其实大多牵强附会,不可尽信。据专家考证,沈万三生活的年代是元朝末年,但未见元人关于他的记载。至于入明以后,有关沈万三的传说越来越多,却没有一条是出自同沈万三本人有直接接触的人之手。现存洪武年间官方或半官方的文献也从未提及沈万三。洪武十二年(1379年)卢熊纂刊的《苏州府志》多达五十卷,其中竟然也没有涉及沈万三及其家族。历史上真实的沈万三是个什么样子,看来只能在后人的猜度之中了。倒是沈家后人所建的沈厅,倒不失为江南民居的典范。这座占地两千多平方米,七进五门楼的深宅大院,格调低沉,色调凝重,身居其间,大有幽情勃发之感。

周庄的早晨甚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