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在文学方面,除了小说和散文,我对楹联也是情有独钟,因为楹联成就了我的艺术人生……受父亲的影响,我自幼喜欢楹联。多年的写作实践让我深切地领悟到:楹联是诗词创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走向文学殿堂的一条捷径。因为
在文学方面,除了小说和散文,我对楹联也是情有独钟,因为楹联成就了我的艺术人生……
受父亲的影响,我自幼喜欢楹联。多年的写作实践让我深切地领悟到:楹联是诗词创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走向文学殿堂的一条捷径。因为楹联能够在较小的空间里有效地锻炼我们组字、谴词、造句的能力,并充分地诱发我们的灵感,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水平。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他需要我们舍得了工夫,耐得住寂寞,扑得下身子才行。
就拿2006年的元月份来说吧。为了创作出比较好的春联,我搜集了上百条的有关素材进行学习和研究。于是电脑里、桌面上、头脑里全都成了对联。最后总算创作出了十几副对联,但由于缺乏新意,感觉都不是太好。
也许是苍天有意垂青于我,随着当年春节前一次大范围的瑞雪普天而降,我的灵感顿时活跃起来……
雪后,脚踩着松软的白雪,眼望着湛蓝的晴空,置身在如诗如画的河洛大地,不禁让人心旷神怡。于是我首先结合天时地利确定了“瑞雪”——“春风”、“古都”——“河洛”、“天”——“地”这些意义相对的名词,然后再思考补充其它的内容。
下联完成的很顺利,因为我想起了唐朝诗人贺知章“咏柳”中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于是“春风似剪剪得河洛艳阳天”便落于笔端。
但上联却费了心思,因为下联中的两个“剪”字词性不同,前一个是名词,后一个是动词,所以在上联中也要有这样的词进行对应。就这样在雪地里转了半天,才生出瑞雪象“织布机”的意境。如此一来,“剪刀”剪出了艳阳天,“织布机”织出了锦绣地,看起来非常不错了,顿感欣慰。
虽然最后只剩下一个“得”的对应字了,但同样令人头疼——“得”是平声字,应对一个仄声才行,于是我试了“到”。但这个字不贴切,就再也想不出了。
两天后的晚上,我打开电脑写日记,当写到“就再也想不出了”时,心头忽然一亮,“就”不就是“完成”的意思吗!比如“造就”,我赶快将“就”字加了进去。
这副对联完成后,我将它和“瑞雪丰年河洛景色美,喜雨润物古都气象新”等多副对联一起投到“洛阳新闻网”“一纸春联话发展”对联征集栏目,没想到三天后竟意外地接到了编辑小姐的电话,她为我一人同时获得两副“佳作奖”表示祝贺!
我的成功使得自己当年开创了艺术创作的开门红,也证明了“功到自然成”的千年古训。今后,我将加倍努力,以自己的特长和热情去歌颂祖国,赞美家乡,去谱写自己五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