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走进那份宁静
作者:运用自如时间:2025-04-19 06:29:44热度:0
导读:久居于喧嚣的城市,宁静,是很多人想要追求的。然,却苦于为生活而奔波、劳累,能真正去追求甚至得到的却是少之又少,我能不能说这是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于我而言,能够闹中求静,便是真正的“静”。那不是
久居于喧嚣的城市,宁静,是很多人想要追求的。然,却苦于为生活而奔波、劳累,能真正去追求甚至得到的却是少之又少,我能不能说这是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于我而言,能够闹中求静,便是真正的“静”。那不是纯粹的没有声音的安静,而是源于心灵的一种平静,详和,安定,无欲无求,好像置身在一切金钱、利益甚至生活之外--这是我所理想的。但我知道,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是完全不可能的。
于是,读书,写字,听音乐,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追求宁静的一种方式,只有,此刻,我才觉得自己是置身于喧嚣之外的,在享受着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宁静,虽无王维前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般淡定,却也能享受一时半刻的“不以物喜”的淡然。
读书,让我感觉到无比的舒畅。它带给我无尽的惊喜与智慧。在这些绿色越来越少的的现代化城市里,机器的“轰隆”声,汽车的喇叭声不绝于耳。悦耳动听的鸟叫声却闻所谓闻。于是,在书中,我被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春秋美景给吸引住了,那一幕春意盎然、大地复苏的鲜活景象,谁人能不为之惊叹;那一幅秋高气爽,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万变的柔和景象,谁人不为之陶醉。我置身于这一幅幅画面中,感受着春的开朗、秋的妩媚,观赏着争艳斗妍的百花千树、脉脉含情的夕阳余晖,倾听着百鸟朝凤、露滴秋月。
一份详和,一份宁静,一份温柔,溢满全身细胞,何其美哉!我醉了!
读罢书,驰骋着丰富而美丽的想象,便也想拿起笔来,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那份美景,感受笔尖传来的温柔与绵长,便也觉得自己也像个诗人、像个画家了,事实上我对诗画的创作是一点也不精通,只是缘于习惯与爱好,不想让瞬息的美感消逝得无迹可寻,这于我而言是一种遗憾。于是,我便也乐在其中了,感受着自己的感受,未尝不是一种平静与详和。只是,用笔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很久以前就开始用键盘记录这些点点滴滴了,因此对笔的感觉越来越陌生了,遗憾的是对键盘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仿佛敲打出来的字跟自己没有关系,如果不是那些内容记忆犹新、作者分明是我的笔名的话,我想我可能会不认识。我想,越来越高科技的东西会不会让人的思想越来越麻木?然而,所幸的是,这并没有减少我对文字的喜爱,却让我越来越离不开它了。
我喜欢那种随心所欲、思想不受约束的自由。我也在追求着。
音乐,一直都是我喜欢的,虽然不擅于唱,却喜欢听,听它的旋律,听它的歌词,但最近的流行音乐,却喜之不甚,于是,便开始转向于乐曲。小时喜欢笛子的声音,因为它是我唯一比较熟悉的乐器;长大了便喜欢古筝的旋律,觉得它幽远绵长,余音袅绕非常悦耳,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便找来古代几首比较著名的曲子出来听听:《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梁祝》,还有一首二胡曲《无悔》。听了,才发觉,听乐曲与流行音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流行音乐于我只是纯粹的消遣,但乐曲却是一种享受。伴着《二泉映月》忽高忽低的琴音,仿佛就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柔和的月光闪闪发光;而《高山流水》由高至低、由缓至急的琴音,则完全谱出了高山的磅礴气势和流水潺潺的轻柔,试着置身于青山绿水间,心旷神逸的感觉多么令人神往;然,无人不知的一曲《梁祝》当然是让人们眼前浮现出比翼双飞的蝴蝶,回想起那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画面;一曲悲乐《无悔》听了更是让人柔肠寸断,感动不已。
这就是乐曲的神奇魅力,牵动着听者的心绪与情感。倾听,能使你仿佛置身世外,而在一个只有自己与音乐的有山有水的天堂,我想,那应该是一份“云自无心水自闲”的淡定。我在憧憬着。
我想,很多人都喜欢宁静,也在极力的寻求那份相对的宁静。古代诗人喜欢“隐于市,隐于山”,这是在追求宁静。现代人,有财力的,便在一处幽雅的山水间,筑起一幢别墅,以期得到短时间的宁静,或者干脆回到乡下,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无财力的,便怀着壮志豪心,由宁静处来到这喧嚣,我相信,这不是他们愿意的,却是不得不为之的。
宁静,每个人都向往,却不是每个人能得到的。都是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用一些特别的方式寻求一份短暂的“静”,其实,这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这样也已经算是很难得了,我们也应该珍之惜之。不要让这短暂的“静”也被“闹”掩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