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踏春苔染霜烟
作者:压发帽时间:2025-04-11 10:59:31热度:0
导读:晓风轻寒,竹韵舒心。很久没有爬山了,拾级登临的感觉真好。不知道是药起了作用,还是心情的变化,今天没有昨日那种疲累,体内那原本蠢蠢欲动的病苗似乎也乖巧听话地安分起来了。转过“半壁山房”,耳边已经可以听到
晓风轻寒,竹韵舒心。很久没有爬山了,拾级登临的感觉真好。
不知道是药起了作用,还是心情的变化,今天没有昨日那种疲累,体内那原本蠢蠢欲动的病苗似乎也乖巧听话地安分起来了。
转过“半壁山房”,耳边已经可以听到隐隐传来的钟罄幽鸣之声,那根盘巨石上的苍木与依坡而长的修竹迎风发出的萧索之声与之交融一起,再加上偶尔的几声鸟雀脆鸣,如一首意境清幽的和弦乐般动听。
走到“云水洞”,不觉有些微喘。难道自己真的老了?还不到半山就如此不支?看着前面气定神闲缓缓前行的老者,我知道自己不是老了,而是少了些舒筋活骨,久不运动的缘故。
站在洞前调节了一下气息,洞前临崖的一侧,几个老人正坐在护栏下的石凳上高谈阔论,或民生,或国事;或平和,或激昂。我想此刻,电视台把这场景拍了,远比那些访谈节目要真实精彩。
“松涛响听风三面,石壁围看月一窝。”看着石壁上的对子,我闭目冥听,涛声竹韵倒是丝丝入耳,睁眼环顾,却不见月色清辉,看来这副对子只能领略一半风韵了,心想着什么时候找个月明之夜前来领略体味一下。
穿行绕壁到了山门,门口山房空旷处已经围坐着几个打完太极歇息喝茶的老人,明炉响炭,细杯小壶,岩茶山泉,还加上殿上和尚诵经传来的清音梵语,端地让人烦意立消,心中空灵。
山房倚石壁而建,也嵌有一联:“半壁好山供客坐,一溪清水照禅心。”想想还真佩服那个明代的开山禅智,把一方丛林布局如此清幽雅致。
山上兜了一圈,绕到了常去的那所寺院佛前上香,和尚们早就上完早课在洒扫着庭除。忽然耳边传来几声“嘎嘎”鹅叫,原来是放生池里不知什么时候养着两只鹅。我看着好笑,想起了王右君书《道德经》换鹅的典故来,这鹅乃玄门黄庭之物,怎么跑到这法门佛庙里来了?难道大和尚除了僧衣换上了道袍?上完了香找到了那秃驴,问之所惑,他笑着拉我到山门外,指着半山上正在扩建的“涵元阁”说:“这个观音道场还没有建起来的时候,人家吕祖纯阳君早就在这里占地盘了。”我一想也是,佛教作为舶来物,不过也是北魏方兴,那时候道教已经是遍地玄观了,说是占地盘倒也贴切,想到这里,不禁心中释然,会心一笑。
最是怡人春觉晓,践踏春苔染晨烟。默诵摩崖旧人刻,却似身处古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