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至上,稳健发展
作者:捐商时间:2025-04-01 17:20:39热度:0
导读:上世纪90年代,兴文国企相继破产或转制,国营印刷厂也不例外。私营印制企业迎着改革大潮不断涌现。新千年兴文县城就出现了力锋、合恒、锦誉等印刷厂,但最具规模,发展稳健的首数锦誉彩印厂。锦誉彩印厂,企业办公
上世纪90年代,兴文国企相继破产或转制,国营印刷厂也不例外。私营印制企业迎着改革大潮不断涌现。新千年兴文县城就出现了力锋、合恒、锦誉等印刷厂,但最具规模,发展稳健的首数锦誉彩印厂。
锦誉彩印厂,企业办公室兼编辑室设在古宋镇临江小区。印刷厂在离县城一公里的宋江河畔车坝上,占地约8亩。该厂设备先进,有对开双面机2台,北人08Ⅲ型最先进的对开单色机1台,四开、六开机各2台,彩印机2台,自动园盘胶包机和普通胶包机各1台,全开自动切纸机2台,晒板机2台。有一支技术熟练的编辑、印制、包装骨干队伍。常年承接彩色包装、广告、报纸、各种宣传品、书刊、试卷和各类杂件的印制。业务范围由服务本县,拓展到本市8县区和近邻的叙永纳溪、泸县、合江等县,以及云南威信、镇雄,贵州习水,大方等县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规模、业务逐渐扩大,稳健发展成为山区兴文县民营印制企业的娇娇者。
历史的回顾
锦誉彩印厂的前身是兴文县新元印制有限责任公司,再之前是兴文县包装彩印厂,是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逐步改制而来的。
兴文县印刷厂从1951年建厂到1984年属国营企业,主要生产各种社会杂件,学生作业本,书刊,报纸,封袋,以凸版铅印为主,辅以树脂凸版商标印刷品。随着印刷科技更新,八十年代初采用了电子照排,添购胶印机,双色卧飞,印术专业设备相继投产。但由于县城迁搬,厂址所在的晏阳镇政治、经济、文化也相应转向新县城——古宋镇,印刷业务也不景气。1985年经上级批准将晏阳印刷厂更名为兴文县包装彩印厂。该企业每年营业收入仅30万元左右,上交税金1.5万元,每年亏损数万元,职工待遇很低。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县经贸委对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先解除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解除劳动合同,签订自谋职业安置协议,然后由自谋职业职工自愿重组公司。依据“公司法”规定,该厂于1997年10月,成立了四川省兴文县新元印制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分别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建立了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与之适应的运行机制。公司克服了由于机器设备、厂房条件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带来的种种困难,遇到了难以预料的挑战和考验,给决策者提出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为求生存,谋发展,公司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生产,更新现代设备,在改革中求适应,在适应中求发展,创造了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提高和营销收入,职工工资,上交税费的大幅度提高。
1997年至2002年,企业产品销售额由56万元上升到100多万元,职工的年收入由1997年的4600元,提高到7000元,按期足额完成税费。
锦誉彩印厂的诞生与发展
2003年4月公司对资产又一次重组,宗旨是使股份相对集中,有利于科学决策,责任落实,有利于企业向现代化发展。
2004年,锦誉彩印厂在县城郊区车坝上征用土地8亩新建厂房,购置了全套现代印制设备,招聘了电脑编辑设计技术人才,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增加内部实力。近四年来,由陈俊材任厂长,刘艳霞任副厂长的民营印刷企业,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印刷包装产品上了一个新台阶,使县城范围一些档次较高的印刷产品,特别是要求彩印的书刊,报纸,以及彩包产品不再到外地去印制,方便了广大用户。
结四年企业发展的经验,厂长,副厂长共同的感受是:一是更新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树立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服务周到的企业形象;二是更新技术和设备,印制技术发展迅速,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企业首先重视编辑、制版、印制人员的培训提高,增强他们热爱企业,与企业互利互惠、荣辱与共的主人翁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专业技术水平;三是更新设备,08年先进印刷机北人08Ⅲ机,6开彩印机,自动圆盘包装机都是为了适应产品生产的要求新购的先进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的提高,设备的更新是印刷产品质量提高的前提。
锦誉厂虽然是个小型印制企业,管理者在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的同时,解决了二十多名无职人员的就业问题,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多次被市县评为《信得过先进单位》,产值和税金也在同步上升,对国家作出了一定贡献。面对全球经济风暴的冲击,企业力求以有效的管理,保证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加客户的信任,增强企业内部综合实力,稳健发展,让锦誉成为真正的“锦誉”。
2011年8月经市县检查验收合格,正式批准为具有保密资质的民营印制单位。企业虽小,发展稳健,取胜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