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7月27日,站在南阳乡千亩太空莲种植基地前,眼望着绽放得近乎泛滥的满畈莲花,我们的脑海中随即跳出了这样的诗性感悟。正值盛夏的侵晨,太阳还只有熹微的光线,周围的景物仿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7月27日,站在南阳乡千亩太空莲种植基地前,眼望着绽放得近乎泛滥的满畈莲花,我们的脑海中随即跳出了这样的诗性感悟。
正值盛夏的侵晨,太阳还只有熹微的光线,周围的景物仿佛都在梦醒之间:起伏的远山,被晨霭涂抹了一层纯净的天青色,愈显得伟岸而静润;沾了露水的缘故,近处的野花修树、庄稼菜蔬,凉风中也不再招摇。村庄和垄畈之间,虽有村民早起忙碌的身影,并不怎么喧闹。村头牛栏偶尔传出的一两声牛哞,暂时划破宁静,又使这里更显宁静。
喧闹的就属这满畈的绿荷红莲了。正值太空莲最佳的赏花期,一望无垠的深青浅碧中间,燃起了无数朵红色火焰:盛放的,有如旋转的弗拉明戈舞裙;初吐的,仿佛雕刻甫就的红色冰灯;未绽的,却如一只只伸出的粉拳,或一枝枝倒插的毛笔,在这无边的绿色中想要呐喊什么,或想要书写什么。
沿着荷塘间的小路向前走去,晨风拂面,夹带着莲荷特有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荷塘深处的景象,似乎更为动人:常常在无意之间,脚步声惊起了在荷间休息或觅食的白鹭,双翅一展,“噗”的一声,便在人们的意念中,留下一道擦之不去的白色圆弧。仔细观察那些莲花,才发现随着花房的不断绽裂,那种殷红色愈显浅淡,而花香却更加浓郁了——倘若诗哲留意此处,便自然会生发出生命的感悟了。受了花香的蛊惑,时见灰色蜻蜓和麻色蜜蜂,进进出出、来来回回,吸之吮之不知疲倦。
“红花莲子白花藕”。太空莲开的是红花,收获的正是莲籽。在乡间生活长养,我在那些野塘里、浅滩处,看过的莲蓬不在少数,却第一次看到太空莲的莲蓬。其体型明显更大,一颗颗饱满的籽粒,像要从“眼”中鼓涨出来。莲蓬的形态和颜色也随时间在变化,初生者有如倒锥体,绿莹莹、粉嘟嘟的;成熟后蓬面和眼孔放大,变成了扁扁的圆柱体,莲籽壳也渗出了铁青色,呈现出一种雕塑之美、孕育之美。难怪自古以来,许多艺术家以老莲蓬为原型,创作出了无数精妙的艺术作品呢。
政策的惠泽、季节的丰熟、呵护的到位,南阳太空莲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季。据初步估算,今年能有10万斤的产量,100万元左右的产值。这不,当来自九江各地的数十名摄影爱好者来此采风,迎候在荷塘旁的种植大户王福忠他们,脸上一直挂满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他们特地采摘了一些莲蓬让大家尝尝,小碗般的莲蓬,饱蕴着花生米大小的莲籽,剥壳啖之,粉中带甜、脆里透香,仿佛在吃着新摘的上佳板栗或雪梨。据说干莲籽用来煲汤,其味道更加甘醇悠长呢。
摄影队伍中,有省著名摄影家燕平等人,他们架起长枪短炮,对着眼前的满畈红碧或一枝红莲,调焦距、捕亮点、摁快门……现实的莲荷,瞬间嬗变为艺术之美。然后通过各级纸质媒体,将南阳映日的荷花传播得“无穷碧”、“别样红”,可谓善莫大焉。清爽的晨风中,露水和汗水的缘故,相机后的人们无不湿透了鞋袜和衣背。
多年以前,站在南宋诗人杨万里观赏过荷花的西子湖畔,我曾写下了《西湖看荷》一诗,其开头和结尾分别是:清晨/以荷般淡适的心情/去看荷,看荷/以荷般动摇的心情/来看我。如今,站在南阳垄畈间读着莲荷,没有那种无谓的跳跃不定的心情变化,却自然地读出了包蕴在莲籽深处财富的讯息,收获的喜悦,以及无处不在的现世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