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词宗李清照
作者:贵壮贱弱时间:2025-05-07 18:11:33热度:0
导读:宋词唐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响彻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久经不衰。唐宋,中国诗歌文化灿烂千古,纵观史册,再无任何朝代能够出其臂右。那座座文化艺术殿堂的高峰,是人类社会不可复制的精神壁垒和上层建筑,它幽于
宋词唐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响彻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久经不衰。唐宋,中国诗歌文化灿烂千古,纵观史册,再无任何朝代能够出其臂右。那座座文化艺术殿堂的高峰,是人类社会不可复制的精神壁垒和上层建筑,它幽于青史,浩风宇宙,数千来来一直都引导着东方文明和文化的进程。同时,唐宋也是东方文化重要的聚散地和各种艺术流派的分水岭,是西方国家走进中华文明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与必经之径的细研主体课题。宋词唐风,它为世界文明文化的推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剑桥、东京、伦敦等世界一流的知名学府和文化研究机构,也都把唐宋作为东方最主要的的精神食粮加以摄取,和以文化艺术遗产的杰出代表形式的标准来加以厚藏。悠悠华夏,人文精神荟萃,千古大家鸿篇巨著闪烁,无论从阅读形式或到信仰,都是人类社会一笔最为珍贵的财富。唐宋遗风满华夏,脉脉风景铸高峰。
在那些多产的文化地带,中华大地上一向人杰地灵,学术流派纷呈,才子佳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浪淘尽,各领**数百年。在南宋广袤厚重的历史烟云中,拔开层层迷雾,一些生命鲜活的个体,不断地向我们鲜活走来。他们青翠、厚重、亮丽,奔放、豪迈、深沉;他们有的著作等身,旁若闲云野鹤;有的染一方山水,作品写意成一幅千古历史长卷;有的才情远挂,在人类社会深远的精神世界里,留存着千古不息的佳句与华章……在南宋所有的女诗人中,李清照无凝是中华诗坛最杰出的代表。她一生轻歌长吟,词风厚古,在中华的古典词坛,像一颗无比闪耀的明星,空前绝后,彪炳史册。
李清照,生于公元1084,卒于1155年。是中华词坛婉约派的杰出代表。她一生青词幽天地,才气盖古今,留下了无数灵动妙趣的美篇。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是《如梦令》、《夏日绝句》、《一剪梅》和《声声慢》等。著有稀世珍品《易安居士文集》和《漱玉集》。她的《易安居士文集》堪称女性中的翘楚,幽于天地,散于河海,明丽天成,构思工整,词风横荡。
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为元估后四学士之一,官至丞相,也是名动千古的大文豪苏东坡的学生。其母,是状元郎王拱宸的孙女,也很有文学方面的造旨。身世显赫,名门望族,在这样的书香家庭里,清照自幼博览群书,天资聪颖,智慧超群。十八岁那年,亮丽的清照与金石考据家赵明诚结婚,婚后二人工于诗词,细研于书法。清照最先的作品为《醉花阴》,其中“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至今耳能熟详,把她和赵明诚之间的分别与相思写得活灵活现,一对青年才俊的婚后生活,映然全跃纸上,掩饰不住的才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南宋山雨欲摧城,劳燕双飞画竹间。清照生长在一个动乱的年代。那时的南宋,前有强敌,后有政府的无能统治,真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婚后的清照,生活幸福而又温馨,二人世界情投意合,感情笃深。丈夫虽然常常远行,隔江相望,二人却心明如镜,常以诗词互答。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127年,北方悍金攻破南宋都城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清照也随夫携带大量金石字画落难江南。南宋政府的无能,江山眼看就要易主,最令清照伤心痛骨的,丈夫赵明诚次年病死于建康,今为南京市,随身携带的金石字画也大量落入江中。赵明诚去世,情感孤寂的李清照很快被张汝州蒙骗,张汝州本想从清照那里骗财骗色,无奈被清照识破嘴脸后毅然告官,随后清照也因当时的法律入狱。后在家人的收拾与打点下,九天后被释放。南宋政府的腐败,百姓的哀伤,这一切清照看在眼里。人生一路的风雨与颠簸,更让这位女词人心力憔悴,尽管清照当时的政治主张与丈夫不谋而合,主张北伐中原,收复南宋河山,然而这些政治主见只是一些开明人士的一腔热血预言而已,风雨飘摇的南宋政府,个个力求自保,惟求荀且偷生,偏安一隅。政治上的不得志和人生途中的风雨伤感经历,让这位女词人词心大发,从此写下了无数忧国和爱家园的鸿篇巨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这是一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散发着绝对幽香气息的名作,诗中彰显着极高的艺术造旨,在清照的所有作品中也是占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一首诗。它是清照走向大气人生的开篇,更是清照里程碑式和传奇词人的开始,诗中淋漓尽致地嘲讽了南朝政府的衰败和愤恨,对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的痛快鞭挞,也寄寓对国破家亡民心哀鸿的深切同情。
清照一生亮丽词行,写下了无数优美和具有思想内涵的篇章。她的创作主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由“女词人之纯、少妇之爱、中年之悲、暮年之哀”而展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年轻时的一腔女儿愁,尽落烟雨文字间,生风的文笔,生风的爱恨情愫,张力无限,美妙无度。“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些饱蘸情感与才情的浓篇,是清照词风的另一种彰显。字里行间,情韵幽古,映潭幽光,真可谓才思满卷。此首词清照用平淡无奇的文学表现手法,把对丈夫的那份思念绵绵不绝地表现了出来,青幽于历史,闪烁于大地。这首词奠定了清照在文学界婉约派词人的地位,也是她一生最为成名的代表作之一。当然清照写得好的词,在此不在一一列举,艺海拾贝,浪花朵朵,全在《易安居士文集》。对于清照的众多诗词赏析,全在《艺概。诗概》,《中国诗词鉴赏》、《唐宋名家大录》、《李清照词鉴赏》、《李清照全集评注》和《剑桥中国史》等都有收录。
清照一生是多产的,用文风浩荡来形容她,一点也不过分。在她流落江南的数年间,她的词风大进,由先前纯粹的儿女情愁,演变成了对故国家园河山的大爱。这种思想与人生境界的升华,铸就了她那些高于日月的豪迈词风,和幽于山水的赤胆忠诚。一个女词人,在家破国亡的凄苦环境中,心灵与人格如此博大地得到修复,实足难能可贵。这也是她的文字常驻于青史并流芳的真正原因所在。清照一生多情,与丈夫聚少离多,历经国破家亡,背景离乡,远离故土,丈夫病死,感情被骗等多重苦难与变故,这期间,她挣扎、痛苦、沉落、失望与绝望,也正是因为这些动荡的大环境所赐予,南宋的爱国女词人一飞冲天,冠绝华语,巾帼身影,妙可匹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