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一九八六年冬天,寒风中,母亲用她温暖的怀抱迎接我的到来。转眼一晃,二十二年在指尖划过,母亲满头的黑丝已换了银装,想在她头上寻一根黑丝似乎已困难的不行。脸上布满的也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但当年的笑颜,依然
一九八六年冬天,寒风中,母亲用她温暖的怀抱迎接我的到来。
转眼一晃,二十二年在指尖划过,母亲满头的黑丝已换了银装,想在她头上寻一根黑丝似乎已困难的不行。脸上布满的也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但当年的笑颜,依然清晰可见。
我的笔下,似乎难以寻到母亲的足迹,关于母亲的,除了小学老师出的一篇命题作文《我的妈妈》,其下,再也没有文字来描述这位已经伴随了我二十二年的老人了。
今日突然兴起,想写一写我与这位老人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
母亲大我很多,所以小时候开始到至今,经常会遇到尴尬,被人误以为是她的(外)孙女,但,因为时间之久,次数之多,现在已经习惯,甚至坦然。
按理来说,晚年得子,应得多倍的宠爱,但母亲没能给我此项殊荣。由小及大,母亲一句话时常在耳边:“吃穿不少,打骂不饶。”
母亲算不得新时代的女性,但也与古时的封建女子有区别。
她有着她该有的开放和古时传统的封建,她大力支持我走读书路线的同时高举父母最大至高无上的大旗。
从小,她对我都有着异乎常理的严格,和游戏绝缘,和课外书绝缘,成绩要优秀,做人要正直,待人要礼貌。
走到今天,那一墙的奖状,被人夸奖是个懂礼貌的孩子以及字写的好看都得益于母亲的教诲。但也因为她过于严格的管教,我骨子里带着彷佛与身俱来的叛逆。
母亲,一生挫折不断,似乎有着不一般的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子,晚年丧夫。
但母亲没有倒下。少年,她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养活三寸金莲的外婆和年幼的小舅舅,在当地被传为了佳话。中年,她努力从阴影中走出来,用平常心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晚年,她接过丈夫未完成的使命,供女儿完成大学学业,将家中安置妥当。
母亲,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也有着一颗和常人一般脆弱柔软的心。当看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贫困,定会帮助;看着一些可怜的人也心疼的不行。对于生活的不幸,对于周遭的无奈,她同样也会用泪水来发泄。但,哭完了,她继续前进,不停歇。
对于母亲,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样东西:一是她的双手;一是那家门前树上的青藤。
勤劳靠双手,这话不假。尤其在我的母亲身上充分的体现着。母亲的勤劳是公认的,一个人独自承担两亩多旱地的一切农活,而且所有的家务她依旧一个人操持。屋内屋外,母亲都是能手。她干的活亚于一个大男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关于那青藤,则是一个从小都伴随我的物件。屋子四周有很多的树木,所以青藤一年四季都不缺乏。而我,从小都惧怕那青藤,它的作用很明显,用来责罚我。不能说我是个不乖的孩子,但我难免有惹她生气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我的身躯就要和青藤来几个轮回的亲密接触。
现在的我,勇敢的承认,我有祈祷过这世上没有树该多好啊。
当然,现在,我已经远离那青藤好多年,但它停留在我的记忆里并不褪色。而那些伴随着青藤的年岁也在记忆里久久回荡着。
而我的母亲,那个游离于封建和现代的女子,她其实就像那青藤,看似柔嫩,其实坚韧。
母亲虽然现在年事已高,但依然入那青藤般,有着极大的威慑里,而且干劲不减当年。
那树上的青藤,那逝去的岁月。
我只想轻轻的对母亲说:妈,未来的日子有我,希望你不要再那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