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生命,这个话题何其严肃!当一个新生命来到人间时,总是带着不可抗拒的骚动和活力。他从遥远的天堂,冲破层层阻力,把跳动的生命力撒向枯黄的世界。贝多芬常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哦,能
生命,这个话题何其严肃!
当一个新生命来到人间时,总是带着不可抗拒的骚动和活力。他从遥远的天堂,冲破层层阻力,把跳动的生命力撒向枯黄的世界。
贝多芬常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哦,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该多美!”
诚然,生命是美好的,但它属于人的只有一次,任何人都扼不住命运的咽喉——除了他!刘晓程,一个曾走进“臭老九”行列的实验员,他通过自学考入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十年浩劫后,又考入了北京中国医学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埠外医院,成为一名优秀的心血管外科医生。
此时,让我感动的是他的求学精神。初、高中的时候他学的是俄语,改学英语后,他只能从ABC学起。每天,他听英语录音要到凌晨四点,在上课的路上要背会三十多个英语单词。工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他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又破例被提前选送到澳大利亚深造。
在澳大利亚的两年,成了刘晓程人生的转折点,也表现了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美国前总统卡特说:“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像牛顿、法拉第或爱迪生那样有伟大的发现,也不像米开朗琪罗或拉菲尔那样有传世之作,但我们可以抓住平凡的机会使之不平凡,进而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壮丽!”
是的,刘晓程也正式从这是起开始变得不平凡的。
起初,在手术台上,刘晓程的导师一点也瞧不起他。
“我就不信你们能做到的我做不到,等着瞧吧,我决不给中国人丢脸!”刘晓程是这么说的。几个月后,当他以熟练而稳健的技法完成心脏搭桥术时,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当然也包括那个瞧不起他的导师。这件事让导师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
他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如果现在你被感动了的话,那后面你会更加感动。
留学期限到了,导师想以高薪聘请刘晓程,但被他婉言谢绝了。尽管他的祖国很贫穷,但又有什么能够取代他的祖国母亲呢?“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巴金老人不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吗?
“我那乡土哟,我恨你,我却不能不爱你!”
回国后,刘晓程便一心扑到工作中来,极力想改变中国四百万心脏病同胞求医无门、备受煎熬的现状。心血管病并不是绝症,但由于严重的供需失衡,得到手术的比例仅为百分之一,余下的四百多万心脏病人不得不揣着“破碎”的心,日夜盼望着白衣天使能拯救他们的生命,但往往一等就是好几年,知道生命的尽头。
为了扼住命运的咽喉,刘晓程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支持,也受到了美国慈善机构总裁麦根先生的援助和董事会主席老布什总统的亲自接见……
终于,2003年9月26日,刘晓程的梦想——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落成。这是亚洲最大的医院,一家全世界瞩目的非营利性公益企业。它重在“博爱济世”。作为院长的刘晓程用自己的行动时实践着自己的座右铭——患者没钱回家,他悄悄掏钱塞给患者;全院号召献血,他第一个伸出胳膊;医院新掉来了职工,他亲自为他们安排住房……
这就是刘晓程。他是一座独具风采的丰碑,迎风斗雷,高绝险峻;他更是一位虚怀若谷的大丈夫,内心坦荡,豪雄万丈。
我感动于他的勤奋、他的气节、他的博爱、他的崇高。我无法用我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慨,如果硬是要说,那我只能借用艾森豪威尔的一句话:“我们切不可把短暂的人生都放在无谓的名利上,不可把浮躁和骚动强加给我们生命的宝贵时光。”
当刘晓程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我傲于从他的身上懂得了生命的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