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江南话苏州
作者:槌提时间:2025-04-19 13:33:06热度:0
导读:久居江南,闲假之余的确到过不少地方。即便是到某地待上半天,住上一宿。能品尝一次当地特有的风味小吃,享用一餐本土的佳肴陈酿。亦或是听上一段与当地风土人情有关的故事。每每归来欣喜之余,总能信手掂来敲些淡淡
久居江南,闲假之余的确到过不少地方。即便是到某地待上半天,住上一宿。能品尝一次当地特有的风味小吃,享用一餐本土的佳肴陈酿。亦或是听上一段与当地风土人情有关的故事。每每归来欣喜之余,总能信手掂来敲些淡淡的文字。或喜或悲都是我对那异地的纪念。然而对于生活了十年的苏州。真想写点感受,却无从着笔了。
想写写苏州的美,又怕说多了会面面俱到难免繁琐累赘,少了又嫌盲人摸象,不够详实具体。其实苏州的美是博大精深的,是细致入微的,是巧夺天工的,是浑然天成的。她是生活的美沉淀在日常的细枝末梢上的。苏州把美当成是一种生活习惯,这种习惯上的美又是从生活中发现的。
江南的苏州,有人说是水做的城,有水的地方就有桥,人过桥上,船行桥下。枕河而居,每天里灯光桨影,埠头渔歌,开窗听橹,自然的生活中尽显“小桥流水人家。”“江南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江南的水是有灵性的,她像一面镜子把生活中的美都复制下来。在复制过程中又会添加上本性多变的元素,泛起的雾色,朦胧的水墨。她让在劳动中的人们去发现这种美,并传承她,一代又一代,潜移默化中苏州就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座假山,一池碧水,几丛修竹,三两枝老梅,曲廊回转牵亭台轩榭,配以芭蕉几株,轩窗外便层层叠叠欲盖弥彰中别有洞天了。美便有了情趣生了意境。他们从水中找到了灵感,在建筑风格上更是从粉墙黛瓦的主色调上把明暗曲直,大小高低,收放隐露,借景陪衬的园林艺术文化用到了极致。这就是我印象中的江南水乡姑苏城。
“遥知未眠月,思乡在渔歌。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若是明月当空,渔歌互答,有幸身处江南的早市里,那你就真的算走进了江南人的生活。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都在吴侬软语的寖泡声中完成。“江南的苏州,哎吆!那真个嗲是嗲的咧……”!
苏州的饮食文化以香甜软糯的苏帮菜为主,但不拘泥,更能包容众家,共生共存。得月楼,香雪海,黄天源都属本土。不要说川菜,粤菜,淮扬菜就连北疆饭店的烤全羊,索菲特的西式牛排,日本料理都不在话下。毕竟这些不属于老百姓一日三餐的生活。相比起来,我更喜欢早市夜宵的街头巷尾里,那些鳞次栉比的极具苏州特色的风味小吃。她更能使人产生对烟雨江南生活的怀想
用清酒酿发面制作的酒酿饼。艾草汁糯米粉合成的绿团子,酱汁肉,哑巴生煎,冬酿酒,糯米莲藕。一年四季,不同季节就有不同风味小吃,当你在苏州某条街上漫步,就会不经意间从某个深深的小巷子里飘出季节的味道。比如闻到冬酿酒的清香,你便饥肠辘辘起来,不言而喻又到岁寒冬至。外寒需进补,随寻一家地道的藏书羊肉店,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这就是江南苏州的味道。
如果你喜欢生活有点情调,工作又不太忙,或者试着把物欲看轻些,功名利禄看淡些。你就可以静下心来感受一下苏州美丽的山水风光了。
待春来,桃花映红杨柳着色,古运河沿岸的迎春花肆意开放着。石湖渔庄和光福香雪海的梅林,早已是附了一身还满了吧,她让你携带一份清静的伤感,一份浓浓的乡愁,去细品温润的江南。真是“凌波翠陌莺乱语,烟柳弄晴春不去。若是清明一夜雨,明日落红应无数”了。
赶在仲春时节,有幸驱车行一段美丽的越湖路。那时旺山的竹林换了新绿,酴釄还生睡意。叆叇岭的茶园初长的雨前还没采取,玉兰含苞,樱花乱语。漫步其间微风轻抚,让繁忙中的心放慢脚步,在自然的花趣里感悟无为的幸福。
身处江南的苏州,最易养生。最见长的就是能闹中取静,一墙之隔便是两种天地。沿着历史的脉络漫步,清静的平江路每条石缝里都沁着岁月的光。使你像行走在一位智慧老人额头上的皱纹里。定慧寺酥油灯下诵经的阿婆,昆曲博物馆里的那棵红花老梅,还有评弹书院里那品着粗茶,依旧在依依呀呀的软腔侬调里消磨时光的老人。对于一天里到过拙政园又爬遍虎丘山的外地游客来说。他们永远都是无法读懂的。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和心境,去慢慢体味一个韵味十足的江南。问其印象大都是回答:“小桥流水人家吧,水多桥多,大同小异”罢了!或是心再细一点:“听到昌门桥外山塘街茶馆里的评弹声”了。
其实感悟江南只需融入,赶个星期天坐在沧浪亭外,携一本喜欢的书,面对一池碧荷莲花,背景是镂空的花窗,假山,古香樟,还有花墙上那随风曼舞的常青藤,心就静下来,仰躺在书本里,也就忘记了一河之隔的繁华喧闹。
江南的月夜多寂寞,凉风习习,月光如银,你可以去生田村看荷塘月色,去赏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月荷花别样红”的曼妙美景。把酒临风于月光下,岚烟如纱轻绕碧荷,欲开还收的荷花在微风掀起碧波裙裾的霎那,含笑躲闪似的隐到舞裙里了。似曾相识于江南雨巷里结了一伞幽怨的姑娘。
江南的苏州很少下雪的,即使下了,也没有北方的雪飘的粗放,落的狂野。一朵朵像精灵,没触及地面就消失了。这时,你如果有幸在拙政园里,游人大多散去,静静的看雪花在空中自由的飞舞。慢慢的使“梧竹幽居”那座方亭有了轮廓,长廊回转,飞檐翘角。倚虹桥下败荷零落,修竹低垂,梧桐秃枝,此时远不是楹联上:“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的佳时景象。但恰似淡时无景的落雪时节,才有了园里的静,才能独自享受这江南落雪的美景。透过四面环形门洞,缀云峰,倚虹亭,北寺塔影。在漫天雪飘的轻盈中更显岁月的厚重。我想这样的厚重也只有陆龟蒙,王献臣才能悟到的吧。
今日有闲,在这烟雨江南的仲秋时节,天空也变得清亮起来。觅渡桥外的茶馆,临河露天闲座,一壶普通炒青,泛着淡淡的绿和青青的香。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柔和,天边几卷淡淡的闲云,骏马苍狗似的变幻着姿态,无牵无挂的自由张扬。运河上时有往来的游船划破河面,人字形的波浪卷上岸来。哗哗的响着。对岸桂花公园里木樨开的正浓,轻柔的风携着桂花的香味滑过河面,送到我这里,掠过双肩散落一地。闭上眼睛缀口浓茶,如品十年漂泊的旧梦。我想,此时我是多么的自由,这也算是江南的一种祥和之美吧。
苏州到底有多美,我还是无从谈起,只能很抽象的并以一己狭隘之见,描述点片言只语罢了。
20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