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断电
作者:定论时间:2025-02-03 11:08:00热度:0
导读: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在一门心思写作时是不能被打扰的,否则思路就会被打断,过后再去写那篇文章,总有点衔接不上或者衔接得不自然的遗憾。写长篇的人除外,因为长篇本身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写好的,每天在写之前,
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在一门心思写作时是不能被打扰的,否则思路就会被打断,过后再去写那篇文章,总有点衔接不上或者衔接得不自然的遗憾。写长篇的人除外,因为长篇本身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写好的,每天在写之前,作者已经计划好了今天写哪些内容,写到什么地方告一段落。即使是这样,在写作时还是怕受外界影响而被迫中断思路。
用手写作时被迫打断思路还好一点,起码在被打断思路时写下的句子还在,要是用电脑写作,遇到这种情况可就要命了。电脑写作需要随时将写出的内容进行保存,咨询老师,老师建议每隔十来分钟就点击一下“保存”按钮,以便能随时将所写的内容保存起来。可是,我们在写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这个操作,一任思路飘荡开去,一篇小稿不到完工一般不会“保存”,我们喜欢一气呵成。在一心一意写的时候,思路被迫中断,问题还不大,因为和手写的一样,所写的内容还在,点击一下“保存”就行了。
怕的是突然断电。电脑写作好是好,就怕突然断电,因为断电时没有准备,那就没有保存,虽然电脑内存有自然“恢复”的功能,但是恢复的只是大部分内容,断电时最后写的文字,有几十个字甚至几百个字就不存在了。同时,因为是突然断电,本来很通畅的思路被无情地打断已经很恼火,加上一部分文字又消失得无影无踪,那自然更加恼火。这个结果因是外界强加给作者,因此失去的那部分文字,有时候很难照原来的样子写出来。这样的情况我常常遇到,因此我常常要打听什么时候停电,尤其是夏天供电不足的时候,真是让人提心吊胆。
突然断电给用电脑写作的人多多少少都增加了一些思想上的负担,盼望电力充足应该是有此经历的人的共同愿望。因为有了多次“突然断电”的经历,不禁想起了一个现代词汇:充电。改革开放后,许多人都选择了上夜校、电大之类的知识和业务培训,拿文凭也好,真的想多学点知识也好,总之,将这种现象和行为称其为“充电”,最是恰当不过。人也好比一台机器,或者人本身就是一台电脑吧。在我们的头脑里,其实有意无意地存放了很多东西,只是很多东西我们都没有发现而已,或者说曾经有过一瞬间的闪现,但我们忽略了。当有一天我们的潜在能力突然被人发现时,往往我们在那个时候都有了想把某件事做好的愿望,但是关于做好那件事的力量却有限,这时,就需要“充电”了。充电后,我们头脑里“内存”的东西被发掘出来,以前从来没做过的事经过充电后,做得竟然那么好,也许连自己都会感到惊讶,然后再做别的事,劲头一定更足了。因此说这种知识型充电是很有必要和价值的。
从知识的充电,很自然又会让人想起现代很多物体的充电,比如手机,电瓶车之类。先说手机。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看到手机没电了,那就充电好了。但当你正在通一个对前途或生意都十分重要的电话时,突然手机没电了,你的懊恼和愤怒一定有摔了手机的冲动,甚至恨不得找人打一架。过后你就会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手机电量不足,那么以后你一定会随时注意这个情况。再说电瓶车,此类交通工具因为简便快捷而深受大众喜爱,还省去了加油的繁琐。可是电瓶车里的电瓶是需要经常充电的,要是在上班途中突然断电,车子无法运行,超过了上班时间又要被上级领导批评,你的恼火和愤怒也不会小,踢车子几脚是轻的,有的人甚至有将车子掀翻在地的经历。类似物体的充电,多几次这样的经历,人自然而然会养成随时充电的习惯。
这些都还是看得见的,有一种看不见的“突然断电”,它可能会让人从此颓废,小到那以后的一段时间不能振作,大到一辈子都萎靡不振。这就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受的“精神断电”。有位名人说过,我们都是芸芸众生里的一粒尘埃,我们在众生里显得极其渺小,但我们在属于自己的个体时,每个人都是伟大的。人,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免不了要经受人世的凄风苦雨,没有人想做一件事能一帆风顺,也没有哪个人一辈子想做什么就能做到什么,天上没有馅饼掉下来,地上也种不出摇钱树,要想对得起自己来人世这一趟,就得努力去做事。
不管什么事,都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有的人免不了要受到各种各样的打击,因为前行路上布满荆棘,我们也许就退缩了。给我们打击的人或事,或环境,就是我们精神上的“突然断电”。如果说我们就是普通的机器,断电后我们就不能运转了;如果说我们就是一台电脑,断电后我们原来存储的资料有可能已经丢失,而父母给予的“内存”——潜在的能力也就无法显示出来,最后,我们人这台“电脑”成了一堆废品。
这种精神上的突然断电,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要机器运转,就要设法输送电力;要内存显示出来,也要尽快通上电流;要从意志的瘫痪状态站起来,就更要接上电源了。突然断电并不可怕,写作时遭遇了这种状况后,只要我们多动脑思考、记忆,丢失的文字可以找回来,就算不是原句,也一定能让那篇文章在因断电产生的地方补上裂痕;手机、电瓶车遭遇突然断电后,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让自己更多地关注自己所要使用的工具,多了一分关注,一定会多一分收获;怕的是我们精神上遭遇突然断电后,从此不再接通电源,从此有了对电的恐慌症,那我们这一辈子还能做什么?
突然断电是对意志最严峻的考验,经受了这个断电的过程,我们一旦接通电源,就要振作,奋进,电是我们人这个个体运转的能量动力,敢于拼搏是我们人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要坦然面对突然断电时的处境,只要我们有通电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