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随想
作者:较辨时间:2025-04-19 05:48:18热度:0
导读:别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还读研,高级都被聘了,到底图个什么?我开玩笑说,死以后,小孩在墓碑上注明,家父是在职研究生学历呗!真正目的唯有自己知道。一是“充电”和“洗脑”。人不能安于现状,知识是无止境的。尤其现
别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还读研,高级都被聘了,到底图个什么?我开玩笑说,死以后,小孩在墓碑上注明,家父是在职研究生学历呗!真正目的唯有自己知道。
一是“充电”和“洗脑”。人不能安于现状,知识是无止境的。尤其现代,旧知识,旧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我为当年糊里糊涂只读两年大专,本科又是自考而感到遗憾。读研是为了弥补知识,吸收教学新营养,为自己今后的语文教学找到更科学的方法。
二是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走的路。人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走在别人前面总没有错。离六十岁,自己还有二十二年,也就是说自己的教学生涯还未走到一半,以后的路还很长,不趁还不到四十岁拼搏一番,人生可能就这样定型了。我认为自己四十岁以后应走不同于现在的另一条路。学校的“官”,尤其是“芝麻官”,累死人不说,上压下顶,两头受气,除了陪领导喝酒外(我现在喝酒几乎喝坏了脑喝伤了胃,再不“刹车”,绝对被毒死在酒精里,以后也将一事无成),也没什么实惠。钱吗,累死累活,一年下来充其量也不过比普通老师多一千来块钱,挡不了什么。我逐渐发现自己适于搞教研,因为坐得住,沉得下来,自己热爱的事有毅力去做。其实,教研一旦入门,熟能生巧,也不是什么难做的。我现在已有一些基础,找到了一些窍门,也在学校小有名气。申报国家级“全国语文学习策略”课题研究已获批准挂牌;同事的职称论文几乎都由我代作或推荐发表。搞教研是一门苦差事,一般人不愿做。我现在开头苦一些,上了路,很容易出成果,也极受人羡慕。
于是,我跨进了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在职就读语文课程教学论研究生班。我学习的态度非常端正,目的也十分明确。不仅是取得一纸文凭,其实文凭对我已无实在意义,而是要从上课教授那里获取知识,受到某种启发。韦美日教授首先让我知道什么是教研,什么叫严谨;施平教授告诉了我,语文课程是怎样编写和发展的;李福灼让看到年轻人也同样可以当教授,除了知识外,比老教授多了活力与魅力。他使我明白,语文教学与心理学关系那么密切,当代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还有那么曲折和复杂的过程。从覃可霖教授身上,除了知道什么叫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外,更钦佩老教授的博学,真正欣赏到了教授的风采。听课过程中,教授们的理论和经验往往激起我心中的涟漪,联系自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时时得到顿悟,时时感到豁然开朗。
我不敢也不愿放弃一节课。第一次来面授20天,恰逢酷暑,住学生宿舍,汗流蚊虫咬。第二次来面授10天,碰到43年来南宁的最低气温,天寒地冻,虽住旅馆,用棉被包住头,还是被寒气袭击,时时冻醒美梦。但我没落下一节课,每天课前我坚持第一个到教室,老师、同学十分佩服。对一些年轻人经常无端的迟到、旷课,我会嗤之以鼻的。
或许伤身劳神,劳民伤财吧,学校主要领导原答应报销学费的,但说话没盖章,不可靠。管他,钱是身外之物,有老婆支持,自己认为花得值就欣慰了。我想,我的努力,我的执着,我的付出,总会有回报的,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一条真理,以后是可以验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