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三个多小时,松散的故事,没有合理的人物性格,也没有感人的性格交锋,仅仅是法国人带着情欲色彩的想当然的产物。影片没有一种现实性,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书斋中编出的故事与情节。故事大体分三部分,先是佐格借住在一
三个多小时,松散的故事,没有合理的人物性格,也没有感人的性格交锋,仅仅是法国人带着情欲色彩的想当然的产物。
影片没有一种现实性,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书斋中编出的故事与情节。
故事大体分三部分,先是佐格借住在一间小屋中,与贝蒂相识,很快同居在一起,因为得罪了物业主,她一把火烧了木屋,扬长而去。这种一触即合的见面方式,可能是法国人喜欢的一种浪漫情怀,但却没有感情的铺垫,只有情欲的放纵。
第二部分是佐格与贝蒂寄居到贝蒂的女朋友丽莎处,这时丽莎的男友埃迪也来到这里,二男二女疯疯颠颠地往于一起。
第三部分是,埃迪乡间母亲去世,办完丧事之后,佐格与贝蒂留下来,继续看护埃迪母亲的钢琴店,并出售钢琴。总之,他们没有生计之忧,且可以逃离繁华的都市,在乡间里肆意地享受那种情欲式的爱情。
贝蒂的性格开始有一些粗暴,比如,她可以露出阴部,吓退物业主,但是,这是否是造成她日后变疯的原因?实际上,佐格没有什么背叛的行为,与她相处得也很好,实在没有什么对她的外来的刺激,这都很难解释贝蒂为何变得疯狂而不能自拔。
如果说贝蒂是因为陷入文学不能出版的失望而使神志濒于崩溃,同样也没有多么强的说服力。这也许是法国人得天独厚的对文学的信奉吧,作为局外人的贝蒂如此斤斤计较佐格的文学成就,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几乎是难以理解的。女人会这么关心男友的文学抱负的实现,的确很难找到一种女性的合理性存在。况且佐格所写的东西,还是认识贝蒂之前的文学创作,按常识来讲,贝蒂也没有必要去珍惜她认识佐格之前对方创造的文学作品啊。
因此,贝蒂的性格很缺乏一种递进性的发展,她怒打出版商,尚可看出她对文学失败的愤怒,但后来她无缘无故的暴怒,她怀孕失败之后的自残,以及她在街市中对别人小孩变态的情结,都与投稿失败没有多大关系了,这里倒可以看出一种女性莫名其妙的精神病症的发作。
影片最后,贝蒂自残伤了自己的眼球,就令人无任如何无法得出这样的合理性的结局。当佐格把自己出版的作品拿给她看时,实际上,贝蒂此时的最大的伤痛,倒是自己的怀孕失败带来的痛苦,与出版作品无望并没有多大干系,因此说整个电影对人心的刻划,是严重偏题,也不能看出不能发表的作品造成了她的心理扭曲,整个影片的结构来看,完全是一种编造出来的没有生活气息与现实诱因的虚假故事。从人物的性格来看,影片缺乏一个好的震撼人心的构思。
整个影片的内容也十分松散,故事情节拉长到三部分,附属的一些人物都没有统一性,完全是流水帐拼凑在一起的。人物对话也没有细腻的刻划,都是一些空洞的家长里短的没有逻辑性关系的内涵,其他的人物,都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缺乏深度的内心刻划。镜头上,也显得很杂乱,只是配合着交待影片里的情节与对话,两人对话,镜头支在边上基本不动,让人物尽情表演,好在人物对话快,不觉得镜头的生硬与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