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在巴金的文学里程碑中,无论你走过几度“春”“秋”,无论你度过几多“寒夜”,你都不可能会忘却那个似有实无日趋走向“灭亡”的“家”。梅落纷纷,泪眼婆娑,梅林深处一个无助的少女伤心欲绝。可是夹杂在喧闹的喜乐
在巴金的文学里程碑中,无论你走过几度“春”“秋”,无论你度过几多“寒夜”,你都不可能会忘却那个似有实无日趋走向“灭亡”的“家”。
梅落纷纷,泪眼婆娑,梅林深处一个无助的少女伤心欲绝。可是夹杂在喧闹的喜乐中的凄凉的哀泣声又有谁会为之动容。新郎的一声叹息,几行热泪,也算是对青梅竹马的梅芬一个无奈的交待吧。并非他喜新厌旧而移情别恋,只是这个“家”容不下一个小小的梅,容不下他们的爱情。只能让梅在悄无声息中被尘土掩去,无形中也葬送了瑞玉和觉新的幸福。一个人的懦弱,三个人的不幸和痛苦。
荷花池本是圣洁的地方,可偏安错了地方,落户在高家中成了一塘污水。蛮横专制的高老太爷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把花样年华的鸣凤许配给行将就木的糟老头子。志存高远的鸣凤怎肯忍受这般凌辱,可在那吃人的年代,她又将如何,只能含着满腔愤怒举身赴清池。愤怒的觉慧发出了“你这一塘污水”的怒吼,最终离开了这个似家非家,肮脏的牢笼。
……
一段家族史,一把辛酸泪,几度春秋几多愁。
《家》以“五四”运动以后的四川成都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封建仕宦之家由衰落到崩溃的历史过程。书中出场的人物很多,其中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高公馆内年长的一辈,也有觉新、觉民、觉慧、梅、瑞玉、琴、鸣凤等年轻的一代。小说以高家三兄弟的爱情婚姻为线索,展开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内幕。高老太爷是高公馆内至高无上的主宰,为了维护那种虚有其表的“四世同堂”,他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但是,“五四”运动反封建的革命呐喊,毕竟已冲进了高府的深宅大院。《家》中的重要人物觉慧,便是在这种新思潮的冲击之下,从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年轻叛逆者的典型。他不以少爷自居,大胆地爱上了婢女鸣凤,且反对二哥的包办婚姻,批评大哥的屈从软弱,最后终于冲出了家的牢笼,踏上了探索新生活的道路。觉新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又一个主要人物,他是高家的长房长孙,是高老太爷心目中合法的家业继承人。但他又是早年失去父母的觉民、觉慧的长兄:理应成为弟弟们的保护人。特殊的身份造就了他特殊的性格,观念和感情的冲突,使得觉新一直陷于巨大的痛苦之中,从“洋学堂”接受的新思想,促使他同情弟弟们的处境,但他信奉的“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又使他唯长辈命是从,致使梅抑郁而终,瑞玉惨死户外。觉新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深刻复杂性的艺术形象,是我国历史处于转折时期出现于封建家庭的一个典型人物。对于高公馆内那些封建卫道者们的庸俗嘴脸,作者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高老太爷及其儿子克安、克定,还有陈姨太、王氏、沈氏等,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他们腐朽糜烂的生活。显示了中国地主阶级走向没落崩溃的必然趋势。
巴金出身于地主家庭却是个积极向上的先进分子,《家》的震撼人心与作者的亲身经历不无关系。《家》的感情激流之所以能特别扣动人们的心扉,那是因为作品里许多悲惨的情节大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其中浸染了作者强烈的爱和恨。而且作者善于把众多的人物,复杂的矛盾和纷繁的事件纽结在一起构成一幅幅富有时代特点的生活画面。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找出人物的原形而加以润色,从切身体会中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参透人物的灵魂,从而使得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活灵活现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小说中的青年大都有见月伤怀,感花流泪的时代忧郁症。但作者却从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中,写出了他们绝不相同的风情神采,从而表现鲜明的性格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封建地主家族的没落和崩溃。
巴金笔下的《家》与曹雪芹的《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红楼梦》中大观园是一座活死人墓的话,那么《家》中的高公馆亦是一个令人窒息的肮脏的牢笼,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化身。但新思想的号角终将揭破这个沉闷的牢笼,让“家”的枷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正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给了《家》无限的生机,也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那个时代,那种无奈,那种呼之欲出的新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