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改进行到底
作者:解首时间:2025-04-17 13:28:52热度:0
导读:一、课改的背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像春风一样,吹拂着神州大地。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积极进行新课改,成效显著。各个地方的课堂教学改革基本上都是单兵作战,没有形成规模。在各地的课改中,綦江县课堂教学改革
一、课改的背景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像春风一样,吹拂着神州大地。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积极进行新课改,成效显著。各个地方的课堂教学改革基本上都是单兵作战,没有形成规模。在各地的课改中,綦江县课堂教学改革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课改规模之大,在全国尚属首例。綦江为什么要在全县各学校坚定不移地进行课改呢?因为綦江的教育落后到了生源和师资都留不住的地步了,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
面对优秀教师向县外流失,面对大量的学生向县外流失,我们的教委领导意识到,堵是堵不住的。必须思考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2004年,教委主任高思成亲自带着校长们外出考察东部沿海地区教学质量好的学校的情况,发现他们的课堂与我们的课堂完全不一样,他们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奴隶,于是,在全县掀起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改革4年多来,有30多所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9年全国的新课程改革研讨会选择在綦江召开,綦江的课改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反响。綦江的课改有什么积极意义呢?还存在哪些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我组建了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綦江县已经进行了4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课改的情况
我们走访了县教委、县教科所、采访了綦江中学的校长、老师和学生。发现綦江县的课改是在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教委的组织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县委书记王越同志在2008年全县教育工作会上说:“綦江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还任重而道远。绝不能安于现状,必须让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县开花,在全市结果,举国飘香。”
为了实现我县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高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县教委的组织领导下,全县58所中学全面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许多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东溪镇中的“四导”课堂教学策略;隆盛中学的“四段六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古南中学的“导学图”;綦江中学的“问题任务式教学”等。窥一斑而知全豹,綦江中学的课改是綦江县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代表。
重庆市綦江中学,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既有高中,也有初中,是一所有百年校史的高级完全中学,现有81个教学班,4000多学生。虽然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曾经取得过较好的成绩,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市同级同类学校中,教学质量长期处于下等水平。在2005年以前,綦江的教育可谓相当落后,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与其他区县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为綦江县中学教育领头羊的綦江中学,其教学质量与市内其他重点中学相比,差距甚远。连续多年来,生源流失成了綦江县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严重制约着綦江县许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优生外流,而且成绩差的学生也宁愿缴昂贵的择校费到县外去读书。生源流失,导致綦江中学的生存和发展陷入困境,为了给学校寻找一条出路,课改被提上议事日程。
2004年9月,綦江中学组织部分干部和教师到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发现他们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与我们完全不同,洋思中学采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时间占三分之二,教师点拨、讲授的时间占三分之一;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采用“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两所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共同点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效率高,教学质量好。灌输式的传统课堂,学生是学习的奴隶,学生不是乐学而是厌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高考、中考升学率低。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实行课改,势在必行。
这次学习考察,坚定了綦江中学校长刘玉才实施课改的信念,他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不管你采取那种模式,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由时任教学处主任(现任副校长)的文财礼担任组长,提出了“问题任务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制定了课改计划方案,给各个年级布置了具体任务。由于课改的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新课程的理念很快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这次课改没有多余的争论,决策坚决果断,不容置疑,完全是为了给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寻找出路。“问题任务式教学”的模式在除了高三年级以外的全校五个年级54个班全面实施。
“问题任务式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以凝练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者在课堂上交给学生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造能力,发散思维,张扬个性。
此模式的特点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教材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设计出若干问题,在教学时原则上按问题和任务展开,让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解决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与学生共同解决其它问题。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是由老师人为地确定难点,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把问题解决了,难点就突破了。教学的重点由老师在提问时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因此,要求老师必须认真备课,科学地设置问题和安排任务。备课组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体备课,形成集体教案,在有了集体教案的基础上,各位老师从各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安排教学流程。这样,各位教师在讲授同一内容时,就不会千篇一律,既发挥了集体的作用,也不束缚教师的个人创造力。
綦江中学的“问题任务式教学”,能使学生知道在课堂上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4年多来的试验,效果十分明显。最明显的是,实行课改以后,学校中考、高考上线率不断提高,特别是考上名牌大学的升学率大大提高,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均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大学,在名校升学率方面明显超过了同类学校。有不少文化成绩差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高考中,达到了特长类院校对考生专业素质和文化成绩的要求,纷纷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