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后话
作者:息偃时间:2025-02-03 08:42:37热度:0
导读:翻阅中国所谓的五千年文明史,可以看到,在这五千年的绝大多数年份都处于乱争与内讧,在我们得意于这五千年的文明时,有谁去计较过死于人祸的人数呢。近年来的改革开放,都是基于一个团结和睦与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翻阅中国所谓的五千年文明史,可以看到,在这五千年的绝大多数年份都处于乱争与内讧,在我们得意于这五千年的文明时,有谁去计较过死于人祸的人数呢。近年来的改革开放,都是基于一个团结和睦与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的。纵观历史,中国总是处于一个不稳定态,(稳定期就仅几百年时间)所以才成就了一句经典名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全国上下都在哀悼,那哀悼之后呢?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一下呢?
当伊拉克贫民批量死于战祸,当海地百姓饥谨得吃泥土时,又死去多少人?我们是否也该哀悼一番?世界上天天都在发生着人所不愿的事,都在死于人祸与天灾,而独独同胞的死这么牵肠挂肚这么撕心裂肺。
地震是天灾,泥石流也是天灾,毛先生曾说:与天斗其乐无穷,几何时,我们就不与天斗了呢?
与之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繁荣相比,农业这块如些薄弱,是不是给补贴一点就了事了呢?中国之现状,众人皆知,在农村从事土地工作大多是老弱病残,而这些人重复着千百年来农民简单的手工与繁重的粗活,就那补贴到底如此的单弱了。工业不断地带来惊喜,直接就增长了GDP,工业的投入空前的大,就找到了原由,数不知,无粮不稳,农业是国民之本却殛带投入,农村的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就再袁隆平二也不能解决其根本了,是不?
当我们得意于增长率世界第一的时候,当我得意于GDP如快铁般冲剌的时候,当我们得意于贸易顺差强势的时候,当我们拿着外汇冲当门面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其实很穷呢?
我们终究没有能摆脱暴发户心态,所以就“叫嚣乎东西”,而正是这种自我欣赏自我得意的时候,忘记了我们本该有的平淡与稳重,在忙着显摆大度与包容的时候却削弱了自我内力的修为。
在中国的功夫中,我们总是在讲求一个内功修为,当我们内功修为到一定程度,不怒而威的时候,人民币也就自动上升到了国际货币的高度了。
我们毕意没有上过月球,所以我们没法以月球的高度去审视这个地球,虽然我们老在说地球村,我们却没能从这个全村的视角去俯视这个地球。我们容易忘记历史,所以我们到底还是没能从历史与传统中吸取有养成分;当我们在哀悼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哀悼过后还能做些什么呢?
如果能纵横古今,以此为镜,我们便能从这镜中看到我们自己,看到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到底还是少了些大国气度与大国的心胸。
那为什么老急着去表白自己呢?!
如果,当农村现状继续下去,当这一辈老弱病残离开了土地,后续的农业人口在哪里?这个本到底会不会成末了呢?特别是在这个伟大的城乡一体化大时代面前。
试问一下,天灾面前,我们能不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呢?当我们享受与承受着工业带给结果之时,我们是否也该清醒一点认识到农业现状堪忧呢。
羊虽然跑了,也是时候补一补这个牢了。特别是农业这个“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