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家富路儿童歌
作者:参政议政时间:2025-04-15 19:27:57热度:0
导读:那天下午,2009年2月22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区网吧,观看了一部由我的家乡宜春人所拍摄的、电视剧中人说着地道的江西宜春方言的、反映江南农村社会现状的电影片。这部电影片,已经由中央电视六台最近正式播出。
那天下午,2009年2月22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区网吧,观看了一部由我的家乡宜春人所拍摄的、电视剧中人说着地道的江西宜春方言的、反映江南农村社会现状的电影片。这部电影片,已经由中央电视六台最近正式播出。听说,它曾获取了北京大学生电影创作某种级别的比赛奖赏。
江南的一个村庄里,几个村庄里,许多村庄里,年轻人男男女女都出去打工了。没有出去打工的年轻人都在思思量量地准备出去打工了——江南许多农村的家庭里只有老人们与儿童看守着农村的家园。
我的爸爸妈妈去了哪里?打工。打工做什么?挣钱给你吃饭、给你新衣裳、给你上学。他们在哪里找工?在深圳。深圳在哪里?深圳在南方。南方在哪里?——电视剧中的主人公,一位小学教师,他以自己一个小小农村家庭全部之力所开办的村庄级托儿所的男主人公,带着两个父母外出打工后无人照料的小孩子,站在高高的山头上,远远地看着南方——那个女孩子问:“我的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会回家?”“过年的时候吧。”那个小男孩问:“我的爸爸什么时候会回家?”“也是过年的时候吧。”
在外打工的青年男人回家了。他兴高采烈地带回了一个已经怀孕的安徽省的女孩子。准备结婚了。结婚证以后再补办。先把结婚酒席办了。他指着女孩说:“看,肚子都那样大了”——谁也不能料想到,女孩子生育了婴孩后竟然跑了。她说是继续去打工去了。青年男人已经成为人父。他没有办法,孩子不能没有娘。他只好把婴儿送到那个所谓的不合规不合法的村庄托儿所去办理所谓的全托:“我把孩子妈妈找到了,再回来。”“孩子没有妈妈不行啊。”
在外打工的男人女人回家了。他们的女儿都不认识他们了。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家了。他们的女儿在大伯家里长大。她们离婚了。女人说,男人有了新的女人。身为母亲的女人说,她已经是一无所有了:结婚时家里所欠下的帐款都还清了、家里也做了两层的新房子了、离婚后女儿归父亲所有——离婚了,女人相当是净身出户,还不能说给娘家人知道。只好重新出去打工。或许在重新开始的打工生涯中寻找新的爱情婚姻与重新组建新的家庭。电影中的男主人公陪着她去找已经离婚的男人理论。做人在有良心。然而,农村中有许多事儿真是没有办法理论的。“结婚后还欠款都有她的份。没错。两层房子,她可以拆一层去。”那男人摆开一种无赖的模样,言下之意就是一句话: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你有什么办法?!
一个十六岁的农村女孩不想读书了,也想出去打工了。短期的托儿所教师工作经历,让她明白了读书的重要。她想返回课堂,争取考取一个师范幼师的学校,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村托儿所教师。
一位农村老太太已经双目失明了,她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抚养孩子的能力了。可是,她却实际承担着抚养孙儿的责任。她的儿子媳妇都外出打工了。儿子媳妇只给孩子一句话,在村庄前的大樟树下等着,“爸爸妈妈会来看你”——从此,可怜的小小孩子,一个才三岁的孩子,到了感觉中受到委屈的时候,到了特别想念父母亲的时候,他就在村头那个高高的大樟树下等着,期望能够亲眼看着他的父母回归故里。
孩子丢了,男人们发疯地在池塘里寻找,在小河里打捞;男人们在田里打架,打架的事由只是被人偸放了水田里的水;女人与丈夫正在吵架,女人在责怪男人不应该答应看管男方叔叔家的女儿。男方叔叔家的大人都出去打工去了;男人们一边在打纸牌,一边议论着:读书有什么用?读书有用,他读了师范毕业,当小学教师怎样还要办什么托儿所?……
江南农村真实的社会现状,由一位小小的农村小学教师,一位立志开办一个小得不能再小规模的实实在在农民自己开办的村庄托儿所的男人,他与他的妻子,自已家的桌椅板凳、自己家的锅盖碗筷,自己家的粗茶淡饭,这样一个社会最小结构的农村家庭,类似一小滴社会水珠所折射着:这滴水珠是由农村儿童们所围拢着,农村儿童们的外围,则是他们的父母亲,一群一群外出打工无法坚守家乡的青年农民,以及有一个又一个坚守着农村家园的上了年纪的父老乡亲们。
然而,这位伟大的农村小学教师,他虽然没有开办托儿所的所谓资格,却有着开办农村托儿所的全部善良品质。孩子的学费可以拖欠,托儿所停办时多收的学费一定要当面退回。孩子的伙食一定要办好。“自己吃了只是成糞,别人吃了都是名声。”朴实无华的农民品德。
他接受着别人委托的所谓全托的婴儿,其实是由自己的妻子承担抚养的全部责任。他却把那青年父亲青年男人青年打工者交与的所谓奶粉钱全额放回男人的手中:“穷家富路”,来日方长。
他没有能力购置专用的类似世界一流奔驰宝马汽车来接送儿童,却有一辆充盈着爱心的、自己精心设计的、自己亲自制造的、自己亲自拖车的、可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江南农村适用的儿童人力架子车:瞧,满车的孩子,正喝着欢愉的儿歌,由他们的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农村教师前后护送着,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农村道路上。
中国农村儿童的希望,就是这样一辆、几辆、无数辆的艰难进行的人力拖车中。
感谢,用我的家乡方言所拍摄的首部江南乡土气息浓郁的电影片的艺术工作者!
敬礼,献给能够用艺术方式反映我的家乡农村生活的电影艺术家们,包括编剧、导演、及全部业余级不知名的演员们!
听说,电影的拍摄现场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某村庄——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