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小说 > 文章内容


导读:一我的同桌叫刘勇辉,能和他同桌是我的褔气,他不仅是我班学习尖子,还是班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城里生之一。我读高中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分城市班和农村班,城里生的家庭条件和物质条件明显好于农村生,放学后农村生

我的同桌叫刘勇辉,能和他同桌是我的褔气,他不仅是我班学习尖子,还是班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城里生之一。
我读高中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分城市班和农村班,城里生的家庭条件和物质条件明显好于农村生,放学后农村生拿起饭碗奔向食堂去吃清汤寡水营养不良的饭菜时城里生总是欢天喜地回家去。所以在我们农村生心理对城里生总有一种说不清的羡慕与隔膜。像刘勇辉这种城里生的学习尖子,能和他同桌是我不敢想的事。
高三那年,班主任为了提高整个班的学习成绩,把学习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调整为同桌,希望学习好的同学带带成绩差的,也要求成绩差的同学多向同桌请教。这样,我和刘勇辉成了同桌。
听到我和他分为一桌,我还是蛮高兴的,但我心里又非常惴惴不安。我想成为同桌容易,但他能真正地把我当作朋友吗?会不会从心里看不起我?我犹犹豫豫把书本搬过去,不小心一本数学书掉在地上,我正准备去捡时刘勇辉已经弯下腰把书本捡了起来,递给我说:“能成为同桌是缘份,我俩一起加油、努力,迎接明年的高考。”
他的这一句话、一弯腰,让我的内心弥漫开一种温暖,慢慢传遍全身。
起初我还是不太敢向他请教,一是怕打扰他的学习,二是怕他不愿意教我。我没想到的是他把他的学习体会主动教给我,并对我说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他,他会尽他所能教给我。这样,我才慢慢地向他请教问题,不过让我没有什么顾虑向他请教还是一个月之后的事。
我至今还清楚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对我说他家今天包饺子,要我去他家吃饺子。刘勇辉老家是北方人,所以他家不时会包餐饺子。现在吃饺子是家常便饭,可在上世纪80年代南方小城还是不容易吃到饺子。非常惭愧我长那么大还未吃过饺子,我只知道北方人过年过节才会吃饺子,听到他叫我去吃饺子还是蛮想去的,但我又不好意思去就说还有作业没做完。他说今天是星期天放轻一下吧,他边说边拉着我往他家走。
他家是一幢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按当时的标准那是现在的别墅,只有少数南下干部才有这样的待遇。我和他同学两年了,只知道他老家是北方的,原来他父亲是南下干部。站在这幢独门独院的小楼前,我开始忐忑不安,我不知道他家里人会怎样对待我这个乡下同桌。
进去时,他父母和他姐姐正在包饺子,饺子摆了一桌也快包完了,他母亲见我来了忙起身招呼我坐下,端了一杯茶给我,热情对我说:“勇辉和我提过这学期换了同桌,我早就要他带新同桌来家里玩。”我说:“阿姨你太客气了。”她说:“不客气,你和我家勇辉是同学就难得,现在又是同桌,并且是高中最后一年的同桌就更难得,以前的同桌常来我家,是那个文军吧,我对他很熟的,和我家勇辉好得像兄弟样,你也要和勇辉像兄弟一样。”
我说:“好的,勇辉是班上的优秀生,我要多向他学习。”
刘勇辉母亲说:“你也不错,像你们农村生能考到城里来读高中就非常不错,爸妈又不在身边,不容易啊,以后你就把这里当作你的家,常来。”
刘勇辉母亲的话再普通不过,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话让我感受到温暖与亲切,也让我的不安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坐在那里也就自然得多,真真切切感觉到刘勇辉一家的善良与好心,由衷对她说:“阿姨,你真好。”
在我后来的日子里,我吃过无数的饺子,但我只觉得刘勇辉家的饺子最好吃,我至今还记得那味道,咬一口,肉馅里会流出油来,香喷喷的。吃完饺子后,刘勇辉母亲又煎了一些饺子给我带回学校去。饺子煎得黄黄的,脆而不硬,味道真是好极了。当刘勇辉母亲把煎饺包好放到我手里时,我想到每次离家回校时我母亲总是要给我带一些好菜,我接过还有余热的煎饺真正感觉到勇辉和他一家是实实在在把我这个农村生当作他的同桌,我心里一热眼泪不自然就要往上冒,但我忍住了。
从那以后,我和刘勇辉亲近了许多,有什么问题就向他请教,他也总是耐心给我讲解,我的学习劲头和信心也足了许多,觉得自己有希望。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我没想到自己居然上了省专线。当我把录取通知书给我母亲时,我母亲喜极而泣,因为这是她没想到的。


考上大学兴奋是肯定的,成绩公布的那天刘勇辉把我和他以前的同桌文军叫到他家去吃饺子。那个年代生活很清贫和单调,除了吃饺子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庆祝方式。他说:“这下你俩可以放开心来吃。”
我说:“好啊,吃穷你家。”
我们一进家门,刘勇辉母亲就笑哈哈对我和文军说:“祝贺你们,真不简单。”
我说:“我有什么,你家勇辉才不简单呢,都上全国重点线。”
刘勇辉赶紧说:“能考上就不错,今天其他不说,就吃饺子。”
那天我真的是放开心来吃,竟然吃了40个饺子,文军都笑我这么能吃,我也没发现自己能吃这么多,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吃过40个饺子。人人都说高兴时酒量会大增,原来人一高兴饭量也会大增。
吃完饺子后,刘勇辉说我们去照张合影吧,这个建议太好了,是应该照张相留作纪念。我们三个人就欢天喜地奔向照相馆。这张照片是我最珍贵的相片之一,至今保存在我的相册里。这是张五寸的黑白照,我清楚记得照这张相要两元钱,我准备去付钱时,刘勇辉拦住我,说:“我来吧。”我觉得不管从那方面来说我都应该付钱,我就对他说:“这个该我来付。”他说:“什么该不该的,下次我们合影你出钱,今天就不要和我争了。”他边说边把钱给了开票的人。
我知道他这是为我着想,他知道我家经济困难,这两元钱对我来说花在照相上是一件奢侈的事,事实上如果我花掉这两元钱回家的车票钱就不够了。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总是想着别人。
到大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现在的大学生很少写信,可在我读大学那个年代,写信收信是我们刚进大学时最有乐趣的事之一,给亲人、给老师、给同学、给朋友,把我们心中的兴奋和热情倾注在一封封书信中。我的第一封信是给刘勇辉的,除了聊聊大学的情况外更多的是感谢他对我的帮助和辅导。没有他的全力帮助,我真的不知道会怎样。他很快给我回了信,他说不值得我这么感谢他,考上大学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把他当作好朋友就够了。
第一个学期快完时,我从同学来信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