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小说 > 文章内容


导读:在小易记忆当中,没有哪一年的春节是一家人和和睦睦地过的。那夹杂了很多他不愿回忆的过往。小易爸出生于五十年代初四川的一个村庄,那时家境艰难。小易爷爷在小易出生前便已故去。而奶奶,在小易六岁那年开始对这个
在小易记忆当中,没有哪一年的春节是一家人和和睦睦地过的。那夹杂了很多他不愿回忆的过往。
小易爸出生于五十年代初四川的一个村庄,那时家境艰难。小易爷爷在小易出生前便已故去。而奶奶,在小易六岁那年开始对这个复杂的社会有所记忆里,她是那么枯瘪干瘦眼神呆滞地死在那张年代久远的黑床上。
小易爸20岁去参军,七年后方回家,30岁那年和小易妈结了婚。年轻的他,是五官端正相貌堂堂的帅小伙。
然而小易的父母性格却是不合。每当他们为点琐碎小事吵闹不休时,小易便以为他们当年的结合是错误的。
虽然是在农村,但是小易妈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人。她要强,好面子,受不了别人的无端冷落和白眼。别人说上一句,她能顶上七八句,气势也盛。小易后来想她是遗传了他外公的强势个性。这种性格在一个男人身上或许无可厚非没什么大不了,然而落在一个女人身上却甚是要不得。在一向男尊女卑的农村,纯属异类。而小易爸,是那种性格太随意谦和的男人,不轻易发脾气。即使当了八年兵也不能让他的性格强硬一些。如此一来便被妻子轻易压制。
小易父母之间的吵架如同一日三餐所必须。而战事往往是他妈挑起。似乎若不能找个话题宣泄一下情绪便不能令她快意。若能吵个势均力敌倒还好,而结果,都以小易妈的貌似胜利而告终。小易爸因为在家里不能得到理解和感受家庭温暖,便以工作为由常年在外难得回家。即使节假日回家一趟,小易妈也难以尽到一个妻子的职责和丈夫和睦相处。根源便是嫌丈夫赚钱不够养家。吵到厉害时,她摔盘子砸碗弄得鸡飞狗跳声震四邻。而小易爸则尽量忍让不愿事态扩大。当时年幼的小易只能瑟瑟缩缩躲在某个角落漠然无助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渐渐地,心理便有了阴影。小的时候,他的成绩挺好,只是性格却有些孤僻。若偶尔成绩达不到要求或者在外贪玩,回到家里便招来他妈一顿狠揍。小易妈以她对丈夫的不满转嫁于他身上。
小易妈期待他能读好书将来出人头地不再像他爸一辈子是工人的命。然而,正由于她才读过几年书没啥文化缺少理性思维,或许她笃信棍棒下能出孝子出人才,或许丈夫不在家她一人既要操持那么多农活又要忙于家务照顾小孩难得有个好心情,于是,在小易少年时期,便常与扁担树枝皮带等物为伍,浮肿淤青在所难免。
到了初中,因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和为了逃避那个感觉不到温暖的家,小易迷上了打游戏机。成绩自此一路下滑。他母亲探听得知后,那天中午特意到镇上游戏机店一家一家去寻我。在小易看到母亲那一刻从后门仓皇而逃时,记住的是她那近乎面无表情却隐藏着愤怒和绝望的眼神。只是当时,他不能理解。很多事情往往要很长一段时间后方能明了。于他如此。这,正是悲哀所在。
小易的弟弟也渐长,他母亲的教育方法却如旧,再不懂用别的方法。她开始无力管教两个孩子,而性格厚道老实的丈夫则成了她唯一的出气筒。小易父亲是个待人很热诚实在的人。他辛辛苦苦赚钱养活一家人,却没能得到做为妻子应有的对待。更难说尊重。他可以说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不大愿反抗现实给予他的压力。或许也曾经经历过一系列挫折后无奈下任由现实摆布。这,也成就了他的轻悲剧人生。在小易看来是如此。
小易后来听说父亲三十多岁在外地上班时有过一个女人,此事真伪他无从得知也不愿去证实。不过他认为即使有,最大的责任是源于他母亲的喋喋不休盛势凌人。是她一手把自己丈夫往外推。
等到小易自己出外工作时,每每回家便难以容忍他母亲对父亲的无端斥责。小易认为做为一个女人对丈夫极其不应该那样。本身他又没什么过错,仅仅因为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便闹得鸡犬不宁声传四方。于是便站在父亲一方声援。但即使他力图对母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往往收效甚微。渐渐地也终于明白吵架是女人的天赋,男人是无法望其项背的。已经根深蒂固的性格无从改变。
小易一直以为母亲失败在她太要强的个性上。她是那种他父亲犯了点小错误便能放大十倍百倍的批判,而自己犯了再大过错都不当回事力图消弭于无形。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每个春节都过得不安生。没有所羡慕的别人家庭那般热闹欢笑。小易自己也有责任,这么些年在外面弯路绕来绕去一无所获两手空空,愧对家人。其实小易也理解也能体会他母亲心地是善良的,只是嘴上有时利了点。然而她对子女是期望的,是不愿她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的。孩子有一点长进,她比谁都高兴。尽管她不会说出来,但是小易内心清楚。近两年两个孩子都懂事了很多也在努力,这多少能让她感觉到安慰。
小易父亲五十来岁便已头发全白苍老若六七十之人,小易的心愿是母亲能稍微反思下自己待丈夫好点。毕竟夫妻一场不容易。
两个人相处是一辈子的事,快乐一天是过,痛苦一天也是过,为什么就不能包容些选择前者呢?